專利名稱: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建筑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
背景技術:
目前對建筑物裝修粘貼瓷磚,且瓷磚的形狀、尺寸規格有各種各樣,而粘貼的方法大都采用傳統的手工砌貼法,它不僅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而且為了使粘貼的瓷磚排列整齊,不得不事先在建筑物的整個外墻表面上拉許多縱、橫吊線,然后按縱、橫吊線來進行砌貼;既要求粘貼操作者有較高的技術,又給粘貼操作者帶來操作不便;粘貼后的瓷磚容易出現"空鼓",即使用的混凝土層一水泥層不均勻,最易在瓷磚背面中央沒有混凝土層,而產生"空鼓"",導致粘接不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可同時粘貼多塊瓷磚,即可提高生產效率高,又能降低勞動強度的一種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0004]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種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側面上設有位置相對的凸耳,與凸耳位置相對應處邊框的上端面上設有卡槽,卡槽內卡裝有相互交錯的縱桿和橫桿,縱桿和橫桿的兩端與框架外側面上的凸耳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框架內設有壓板,壓板的上端面上設有把手,壓板的下底面上設有凸塊,凸塊的尺寸小于安裝在框架上縱桿和橫桿所圍格孔的尺寸;框架上相對應的兩個邊框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螺絲,螺絲的長度大于邊框的厚度,壓板上設有與螺紋孔位置相對應的凹孔,螺絲的端部置于凹孔內所述凹孔呈豎向條形,凹孔內徑的尺寸大于螺絲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不僅設計合理,結構緊湊,可同時粘貼多塊瓷磚,既節省時間,又提高了瓷磚粘貼質量,又不需要較高的技術的操作者,具有生產效率高,勞動強度低等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0008] 圖2為圖1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 :如圖所示的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包括框架l,所述框架l外側面上設有位置相對的凸耳3,與凸耳3位置相對應處邊框的上端面上設有卡槽10,卡槽10內卡裝有相互交錯的縱桿12和橫桿13,縱桿12和橫桿13的兩端與框架外側面上的凸耳3之間通過螺栓4連接,框架1內設有壓板9,壓板9的上端面上設有把手6,壓板9的下底面上設有凸塊7,凸塊7的尺寸小于安裝在框架1上縱桿12和橫桿13所圍格孔的尺寸,框架1上相對應的兩個邊框上設有螺紋孔ll,螺紋孔11內設有螺絲2,螺絲2的長度大于邊框的厚度,壓板9上設有與螺紋孔11位置相對應的凹孔5,螺絲2的端部置于凹孔5內,所述凹孔5呈豎向條形,凹孔5內徑的尺寸大于螺絲2的直徑。 裝配時位于框架1外側耳孔3的數量和位置關系可根據所裝瓷磚的尺寸而定,可使縱桿12和橫桿13所圍格孔的尺寸與瓷磚的尺寸相當,并且壓板9的下底面上設有凸塊7的數量與縱桿12和橫桿13所圍格孔的數量相對應,粘貼瓷磚時將瓷磚放置在縱桿12和橫桿13所圍格孔內并抹上水泥,而后將瓷磚貼在地面或墻壁上,用手握住壓板9上的手柄6向下或向前推壓,推壓時壓板9由安裝在框架1上的螺絲2來定位,上下移動的距離由凹孔5的高度來決定,而凹孔5的高度大于要粘貼瓷磚的厚度,此時凸塊7便擠壓瓷磚使水泥與地面或墻壁貼緊,待水泥粘接好后將壓板9向上或向后拉起,使凸塊7脫離開瓷磚,取下框架便可。這樣可以同時粘貼多塊瓷磚,既節省時間,粘貼質量又好,粘貼好的瓷磚上表面也較為平整。
權利要求一種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包括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框架外側面上設有位置相對的凸耳,與凸耳位置相對應處邊框的上端面上設有卡槽,卡槽內卡裝有相互交錯的縱桿和橫桿,縱桿和橫桿的兩端與框架外側面上的凸耳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框架內設有壓板,壓板的上端面上設有把手,壓板的下底面上設有凸塊,凸塊的尺寸小于安裝在框架上縱桿和橫桿所圍格孔的尺寸;框架上相對應的兩個邊框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螺絲,螺絲的長度大于邊框的厚度,壓板上設有與螺紋孔位置相對應的凹孔,螺絲的端部置于凹孔內所述凹孔呈豎向條形,凹孔內徑的尺寸大于螺絲的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建筑用墻磚粘貼工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外側面上設有位置相對的凸耳,與凸耳位置相對應處邊框的上端面上設有卡槽,卡槽內卡裝有相互交錯的縱桿和橫桿,縱桿和橫桿的兩端與框架外側面上的凸耳之間通過螺栓連接,框架內設有壓板,壓板的上端面上設有把手,壓板的下底面上設有凸塊,凸塊的尺寸小于安裝在框架上縱桿和橫桿所圍格孔的尺寸;框架上相對應的兩個邊框上設有螺紋孔,螺紋孔內設有螺絲,螺絲的長度大于邊框的厚度,壓板上設有與螺紋孔位置相對應的凹孔,螺絲的端部置于凹孔內所述凹孔呈豎向條形,凹孔內徑的尺寸大于螺絲的直徑。本實用新型不僅設計合理,結構緊湊,可同時粘貼多塊瓷磚,節省時間,提高了粘貼質量。
文檔編號E04F21/00GK201495750SQ20092022376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25日
發明者吳耀清, 李炳武, 賈飛宏, 陳國清, 黃延錚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