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四層復合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四層復合地板。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居所采用地板進行地面的裝飾,由于適合于地板的木材一般采用有一定硬質木料,而且還需要其木紋比較好看,而適合于上述條件的木材通常是生長緩慢的樹種,大量的速生林所產的木料并不適合于地板的生產,為此人們開始采用復合地板,就是表面采用具有美麗木紋的硬質木料,而中間的芯板及下層采用木質較軟的速生林的木料,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中間層還是利用速生林的木料的邊塊,整個中間層是由小條的木塊拼接而成,從而大大降低了硬質木材的消耗,并且也盡可能地利用了速生林所產的木料,早期在利用硬質木料時,是利用鋸片進行鋸切,將硬木料鋸切成2毫米以上的木片來制造復合地板,但是在鋸切時消耗了幾乎等量的木材,因此近年來又對硬質木料取薄片的加工方法進行了改進,采用旋切或刨切工藝,旋切工藝就是先將硬質木料進行浸泡處理,使之變軟,然后用圈筆刀的原理對呈圓柱的木料進行沿圓周進行旋切,成為連續的薄板,再經后續加工后成為薄板;刨切工藝就是先將硬質木料進行浸泡處理,使之變軟, 然后用刨切機在木材表面刨切成為薄板,隨后在將薄板鋪裝在速生林的木材制成的條塊上,然而旋切的薄板經過后續處理后雖然硬度有恢復,但是將其鋪裝粘合在芯板上并長期使用后,會在表面看到在芯板的接縫處留下背面有縫隙的痕跡,使復合地板的表面看上去有一道一道的暗痕,嚴重影響復合地板的美觀,且旋切及刨切后的木材改變了木材本身的應力,作為表板在地熱環境使用后,極易出現表面開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旋切或刨切生產的復合地板所存在的上述問題, 提供一種四層復合地板。本發明設計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包括表板、芯板、底板,其特征在于在表板和芯板之間有一中間層。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均為旋切片或刨切薄片,芯板為細木條。其特征在于表板、中間層、芯板、底板相互之間由粘膠粘合,表板的表面有漆膜。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的厚度為2毫米,芯板的厚度為8 —10毫米。其特征在于表板為硬質木材的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速生林木材。本發明的優點是所生產的復合地板美觀大方,節省了大量優質木材。
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附圖和施工實例對本發明作詳細使用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中包括表板1、芯板3、底板4,其特征在于在表板和芯板之間有一中間層2。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均為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細木條。其特征在于表板、中間層、芯板、底板相互之間由粘膠粘合,表板的表面有漆膜5。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的厚度為2毫米,芯板的厚度為8—10毫米。其特征在于表板為硬質木材的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速生林木材。 生產時,將硬質木材的榆木或橡木等浸泡,使其變軟后進行整理,然后將木料用刀片沿圓周進行旋切,旋切后的木片進行后續處理,待用。隨后再用一些不貴重的普通木料進行底板和中間層的旋切,一般采用的是楊木、桉木、樺木、櫸木等樹種,而芯板一般采用的是杉木、楊木、松木等樹種。上述的表板、芯板、底板和芯塊準備后,將上述四層木料用粘膠依此相互粘合,然后再進行后續的砂光定厚和側面的企口的機加工,最后進行表板表面的油漆涂裝,成品出廠。
權利要求
1.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包括表板、芯板、底板,其特征在于在表板和芯板之間有一中間層。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均為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細木條。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其特征在于表板、中間層、芯板、底板相互之間由粘膠粘合,表板的表面有漆膜。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的厚度為2 毫米,芯板的厚度為8—10毫米。
5.按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其特征在于表板為硬質木材的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速生林木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四層復合地板。包括表板、芯板、底板,其特征在于在表板和芯板之間有一中間層。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均為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細木條。其特征在于表板、中間層、芯板、底板相互之間由粘膠粘合,表板的表面有漆膜。其特征在于表板、底板、中間層的厚度為2毫米,芯板的厚度為8—10毫米。其特征在于表板為硬質木材的旋切或刨切薄板,芯板為速生林木材。本發明的優點是所生產的復合地板美觀大方,節省了大量優質木材。
文檔編號E04F15/02GK102477794SQ20101056331
公開日2012年5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29日
發明者李宏剛, 翟峻逸, 袁作德 申請人:上海譽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