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真空吸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真空吸濾裝置,用于對新澆混 凝土結構實施內吸真空脫水。
背景技術:
混凝土真空脫水,是對新澆筑的混凝土結構采用真空抽吸方法將內部多余的水份 抽出,同時借助大氣壓將混凝土壓實。現階段混凝土澆注普遍使用混凝土泵送,泵送過程中由于混凝土塌落度大、水泥 漿多,施工中經常容易出現裂紋、氣泡、水砂線、水泡等嚴重影響外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真空吸濾裝置,不僅能夠實現對混凝土 結構的真空脫水處理而且免清理不堵塞,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構件質量好,成本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措施一種真空吸濾裝置,包括外管和內管,一端設有用于與真空吸水機相連的連接部, 另一端封閉,且內管與外管呈間隙配合;所述外管和內管的管壁上分別開有多個外吸水孔 和內吸水孔,且外吸水孔和內吸水孔是交錯設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內管上部設有手柄,用于旋轉內管防止堵塞。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外管上端內壁直徑大于內管外壁直徑,且二者之間頂 部設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內管長度大于外管。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澆筑入模過程中,將本實用新型置入混凝土中,并將連接部連接真空吸水機,借助 于大氣壓力與真空腔壓力差的作用,排出混凝土拌合物中多余的水分和氣體。在進行真空 處理時,在混凝土體內的真空腔便形成真空,隨著真空處理時間的延續,混凝土中的部分多 余水分和空氣被排出,固相顆粒相互靠近,水分被擠壓濾出,水泥漿濃縮,水灰比降低,混凝 土密實不斷提高,真空吸水處理后的混凝土,剩余水灰比不低于0. 3,不會影響水泥的正常 水化作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加快施工速度。真空吸水的混凝土采用流動性、和易性較好的混凝土,其澆筑、 和振動時間較短便于操作。真空吸水后縮短混凝土拆模時間,減少季節與氣候條件的影響, 可縮短工期。2.提高構件質量。采用真空吸水工藝的結構,混凝土密實、強度高,材質均勻,外形 美觀,保證質量。可做到混凝土表面光潔無氣泡、水砂線,較大提高了耐磨、抗滲、抗裂等耐 久性和視覺感觀效果。3.節約原材料,降低工程成本。采用真空吸水工藝與普通生產工藝相比,雖然增加了真空吸水設備費用,但減少了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修飾帶來的影響和費用,增加混凝土 強度可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成本。說明書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選定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連接部,2、內管,3、手柄,4、密封圈,5、外管,6、外吸水孔,7、內吸水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本領域人員更 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參考附
圖1,一種真空吸濾裝置,包括外管5和內管2,所述內管2 —端設有用于與 真空吸水機相連的連接部1,且連接部1下方設有手柄3,另一端封閉,且內管2與外管5呈 間隙配合;所述外管5和內管2的管壁上分別開有多個外吸水孔6和內吸水孔7,且外吸水 孔6和內吸水孔7是交錯設置的。所述外管5上端內壁直徑大于內管2外壁直徑,且二者之間設有密封圈4。考慮到拔除內管2方便,所述內管2長度大于外管。本實用新型中外管5和內管2可以采用硬質塑料或金屬材料加工而成。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1、用真空軟管把本裝置連接于真空吸水機,并連接接好電源。2、在支立好的模板內側豎直安置,加臨時固定,距離模板15CM為宜,平行于模板 方向每隔30CM為宜,按照模板外形尺寸均勻分布安裝。3、在澆筑混凝土到達吸氣孔上部時開動真空機開始工作,工作時間按照工藝參數 控制,混凝土振搗同時進行。4、達到要求時間停止工作,切斷電源開關,抽出內管2,在外管5內插入振動器隨 振動拔出外管5,同時也對混凝土進行了二次振搗,達到外光內實的效果。5、用清水清理裝置,用金屬加工裝置時要加電鍍處理,防止生銹影響使用。6、混凝土結構較高,可做能滿足數量的兩組裝置,交替使用加快施工進度。工藝過程中參數控制采用合理的工藝參數是保證真空吸水混凝土質量,提高施工效率的關鍵。真空吸 水工藝主要包括真空度、真空處理延續時間和真空處理時間的振動制度三個參數。1.真空度真空度表示真空腔內氣壓數值的大小,通常以負壓數值來表示,用真 空壓力表測量,單位為pa.真空度愈高,脫水愈大,真空延續時間久愈短,混凝土愈密實,在 實際施工中真空度一般為66. 5 79. Skpa0若真空度低于53. 6kpa,總脫水量較少,真空時 間延長,效率相應降低。2.真空處理延續時間真空處理延續時間域真空度、混凝土的厚度、水泥用量及 品種、混凝土塌落度和溫度等因素有關。3.震動制度用插入式振搗棒對混凝土進行振搗過程中及振搗后對混凝土進行
真空處理。
權利要求一種真空吸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5)和內管(2),所述內管(2)一端設有用于與真空吸水機相連的連接部(1),另一端封閉,且內管(2)與外管(5)呈間隙配合;所述外管(5)和內管(2)的管壁上分別開有多個外吸水孔(6)和內吸水孔(7),且外吸水孔(6)和內吸水孔(7)是交錯設置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真空吸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2)上部設有手柄(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吸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上端內壁直徑 大于內管(2)外壁直徑,且二者之間頂部設有密封圈(4)。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真空吸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管(2)長度大于外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真空吸濾裝置,屬于建筑設備技術領域,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真空吸濾裝置,不僅能夠實現對混凝土結構的真空脫水處理而且免清理,不堵塞,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構件質量好,成本低。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措施包括外管和內管,一端設有用于與真空吸水機相連的連接部,另一端封閉,且內管與外管呈間隙配合;所述外管和內管的管壁上分別開有多個外吸水孔和內吸水孔,且外吸水孔和內吸水孔是交錯設置的。本實用新型的用途澆筑入模過程中,將本實用新型置入混凝土中,并將連接部連接真空吸水機,借助于大氣壓力與真空腔壓力差的作用,排出混凝土拌合物中多余的水分和氣體。
文檔編號E04G21/06GK201687217SQ20102022240
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1日
發明者盧慶中 申請人:盧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