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
背景技術:
鋼連廊的搭設一般都與主體建筑同時施工或在主體建筑設計之初就有規劃,而實 際工程中存在在主體建筑完成之后,在使用過程中或后期工程需要與原建筑進行連接,此 時,原建筑上未預留與鋼連廊連接的相關構件,則鋼連廊與原有建筑的連接就成了搭設鋼 連廊的難點所在,連接不當會改變原有建筑的受力模式,引發結構安全隱患,本實用新型所 提供的連接方法可有效減少后搭鋼連廊對原有建筑的影響,并起到有效隔振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要解決后 搭鋼連廊與原建筑的連接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 度鋼結構連廊,為由上弦桿、中弦桿、下弦桿、鋼柱和連接桿組成的鋼桁架,所述連接桿包括 水平連接桿和斜連接桿,其特征在于鋼連廊一端與新建筑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另一端與原 建筑連接,原建筑兩側安裝兩根加固柱,在鋼連廊設計安裝位置的底面兩加固柱之間有新 鋼梁,新鋼梁與鋼連廊的下弦桿連接,下弦桿為H型鋼,H型鋼的下翼緣通過高強螺栓與鉛 芯橡膠支座連接,鉛芯橡膠支座焊接在新鋼梁上,在新鋼梁的上面原建筑的相鄰兩層樓面 位置各有一根鋼支撐,鋼支撐的中央套接阻尼器,鋼支撐一端與加固柱通過水平銷節點連 接,另一端與中弦桿或上弦桿通過水平銷節點連接。所述阻尼器為鉛阻尼器,其由鉛芯、外套筒和端板組成,端板與鋼支撐焊接,外套 筒的長度大于鉛芯的長度,外套筒的內徑大于鋼支撐的外徑,外套筒套在鋼支撐外面,其中 一端和鋼支撐焊接,另一端與鋼支撐不連接,鋼支撐與外套筒之間縫隙內涂有潤滑油。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通過隔震支座的設置,實現了在未預留安裝位置的原建筑和新建筑之間搭設新舊 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可有效減少后搭鋼連廊對原有建筑的影響,并起到有 效隔振作用。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鋼連廊與主體建筑的連接可能改變原有建筑的受力模式, 引發結構安全隱患的缺點以及鋼連廊的安裝采用高空散拼施工周期長、影響原建筑的正常 使用;解決了減少搭設鋼連廊后對原有建筑的影響,并起到有效隔振作用。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在原有建筑和新建建筑之間搭設鋼連廊的施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鋼連廊平面布置示意圖。[0012]圖2是
圖1的A-A剖面圖。圖3是
圖1的B-B剖面圖。圖4是鋼連廊與原有建筑的連接示意圖。圖5是圖4的C-C剖面圖。圖6是鉛阻尼器連接示意圖。附圖標記1 一上弦桿、2 —中弦桿、3 —下弦桿、4 一鋼柱、5 —水平連接桿、6 —高 強螺栓、7 —鉛芯橡膠支座、8 —新鋼梁、9 一加固柱、10 —鋼支撐、11 一阻尼器、12 —斜連接 桿。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
圖1 圖6所示,某辦公樓一期和二期分期施工,二期為新建結構。要 在原有鋼結構八、九和十層與新建鋼結構間增設鋼連廊(共兩座,東西各一座,對稱布置)。 連橋軸線尺寸跨度36. lm、寬2. 7m,高8. Olm,共分兩層,底標高32. 87m,鋼連廊頂標高 40. 880m,整座鋼連廊重約122噸。所述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為由上弦 桿1、中弦桿2、下弦桿3、鋼柱4和連接桿組成的鋼桁架,所述連接桿包括水平連接5和斜 連接桿12,鋼連廊一端與新建筑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另一端與原建筑連接,原建筑兩側安裝 兩根加固柱9,在鋼連廊設計安裝位置的底面兩加固柱之間有新鋼梁8,新鋼梁8與鋼連廊 的下弦桿3連接,下弦桿3為H型鋼,H型鋼的下翼緣通過高強螺栓6與鉛芯橡膠支座7連 接,鉛芯橡膠支座7焊接在新鋼梁8上,在新鋼梁8的上面原建筑的相鄰兩層樓面位置各有 一根鋼支撐10,鋼支撐10的中央套接阻尼器11,鋼支撐10 —端與加固柱9通過水平銷節 點連接,另一端與中弦桿2或上弦桿1通過水平銷節點連接。所述阻尼器11為鉛阻尼器,其由鉛芯、外套筒和端板組成,端板與鋼支撐10焊接, 外套筒的長度大于鉛芯的長度,外套筒的內徑大于鋼支撐10的外徑,外套筒套在鋼支撐10 上,其中一端和鋼支撐10焊接,另一端與鋼支撐10不連接,鋼支撐10與外套筒之間縫隙內 涂有潤滑油。
權利要求一種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為由上弦桿(1)、中弦桿(2)、下弦桿(3)、鋼柱(4)和連接桿組成的鋼桁架,所述連接桿包括水平連接桿(5)和斜連接桿(12),其特征在于鋼連廊一端與新建筑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另一端與原建筑連接,原建筑兩側安裝兩根加固柱(9),在鋼連廊設計安裝位置的底面兩加固柱之間有新鋼梁(8),新鋼梁(8)與鋼連廊的下弦桿(3)連接,下弦桿(3)為H型鋼,H型鋼的下翼緣通過高強螺栓(6)與鉛芯橡膠支座(7)連接,鉛芯橡膠支座(7)焊接在新鋼梁(8)上,在新鋼梁(8)的上面原建筑的相鄰兩層樓面位置各有一根鋼支撐(10),鋼支撐(10)的中央套接阻尼器(11),鋼支撐(10)一端與加固柱(9)通過水平銷節點連接,另一端與中弦桿(2)或上弦桿(1)通過水平銷節點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鋼連廊一端與原建筑通過高強螺栓連接,另一端通過鉛芯橡膠支座新建筑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隔震支座及阻尼器的設置,實現了在未預留安裝位置的原建筑和新建筑之間搭設新舊建筑之間搭設的大跨度鋼結構連廊,保證了原建筑正常使用,縮短了施工周期。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在現有建筑與新建筑搭設大跨度鋼結構連廊。
文檔編號E04B1/19GK201722774SQ20102023283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安鳳杰, 張桂敏, 張輝, 張靜濤, 楊凱明, 王莉, 翟雷, 胡大川, 榮軍成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