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45031閱讀:2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卡具,特別是一種連接拼裝式鋼大模板與背楞用的連接卡具。
背景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傳統的連接拼裝式鋼大模板與背楞用的連接卡具是由卡具螺栓和卡鐵組成的,其中卡具螺栓是直角鉤子,并且卡具螺栓是從卡鐵的上面放進至卡鐵里的,當拼裝式鋼大模板經過多次反復周轉使用后,卡具螺栓的螺母會有松動,所以非常容易導致連接卡具的卡具螺栓直接從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上的連接孔中脫落(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已發現確有掉落的現象),然后高空墜落,這非常危險,很容易砸傷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和過路的行人,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要解決傳統的連接卡具容易從拼裝式鋼大模板上脫落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由卡具螺栓和卡鐵組成,其中卡具螺栓由一根螺桿和螺紋連接在這根螺桿上部的螺母組成,所述卡鐵為可裝盛卡具螺栓的空腹形,卡鐵腹部的左右兩側有兩個背楞卡板,所述卡鐵腹部的底面開有螺桿孔,所述背楞卡板的外端部有卡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為順序在橫向、豎向各彎一次的h形兩次彎鉤;所述卡鐵腹部的正面側壁上有正側面孔,卡鐵腹部的正面側壁和底面上開有連通正側面孔與螺桿孔的連接通道;所述連接通道的寬度大于卡具螺桿1的直徑,螺桿孔的直徑小于螺母的直徑,螺母的直徑小于正側面孔的寬度。所述卡鐵腹部的背面側壁上有背側面孔。所述卡鐵腹部的頂面開有螺母孔。所述正側面孔上方的正面側壁和背側面孔上方的背面側壁均是向外凸出的凸臺。所述連接通道的寬度小于螺桿孔的直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克服了傳統連接卡具容易脫落的缺點,所述螺桿的卡鉤連彎兩次,所以即使螺母出現松動,螺桿也不會輕易從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上掉落。同時根據螺桿形狀的變化,所述卡鐵的結構也做了對應的變化,這種變化可以使連彎兩次的螺桿從卡鐵的正側面放進卡鐵腹內,而不再是從卡鐵的上面放進至卡鐵腹內,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連彎兩次的螺桿非常容易的與卡鐵和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連接,由此方便了連接卡具的整體安裝,節約了模板拼裝時間。本實用新型制作簡單,只需把傳統的連接卡具稍微加以改進后即變為了本實用新型,這樣傳統的卡具仍然能被利用,所以防止了傳統的連接卡具被淘汰而導致材料大量浪費的后果,為企業節資增效,同時又能保證施工安全。


[0011]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3]圖2是卡具螺栓的主視示意圖。[0014]圖3是卡鐵的正面的示意圖。[0015]圖4是卡鐵的背面的示意圖。[0016]圖5是圖4的俯視示意圖。[0017]圖6是圖4的仰視示意圖。[0018]圖7是圖5中A-A剖面的示意圖。[0019]圖8是卡鐵的立體示意圖。[0020]圖9是卡鐵將背楞連接到拼裝式鋼大模板上的示意圖。[0021]圖10是圖9中B-B剖面的示意圖。[0022]圖11是圖10中I處的放大示意圖。[0023]附圖標記1 一卡具螺栓、2 —卡鐵、3 —螺桿、4 一螺母、5 —橫向、6 —豎向、7—卡
鐵腹部、8 —背楞卡板、9 一卡鉤、10 —正側面孔、11 一背側面孔、12 —螺桿孔、13 —連接通道、14 一背楞、15 —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16 —拼裝式鋼大模板、17 —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3所示,這種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由卡具螺栓1和卡鐵2組成,其中卡具螺栓1由一根螺桿3和螺紋連接在這根螺桿上部的螺母4組成,所述卡鐵2為可裝盛卡具螺栓1的空腹形,卡鐵腹部7的左右兩側有兩個背楞卡板8,所述卡鐵腹部7的底面開有螺桿孔12,所述背楞卡板8的外端部有卡鉤9。參見圖2,所述卡鉤9為順序在橫向5、豎向7各彎一次的h形兩次彎鉤。參見圖3-8,所述卡鐵腹部7的正面側壁上有正側面孔10,卡鐵腹部7的正面側壁和底面上開有連通正側面孔10與螺桿孔12的連接通道13 ;為了保證螺桿3能進入卡鐵腹部7,所述連接通道13的寬度大于卡具螺桿1的直徑,為了保證螺母4能擰緊,螺桿孔12的直徑小于螺母4的直徑,為了保證螺母4能進入卡鐵腹部7,螺母4的直徑小于正側面孔10 的寬度。所述連接通道13的寬度小于螺桿孔12的直徑。為便于兩側均可操作,所述卡鐵腹部7的背面側壁上有背側面孔11。為利用廢舊材料,所述卡鐵腹部7的頂面也可開有螺母孔。為鑄造方便,所述正側面孔10上方的正面側壁和背側面孔11上方的背面側壁均是向外凸出的凸臺17。參見圖9-11,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先將螺桿3放進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15上的連接孔中,再在兩個背楞14之間放進卡鐵,螺桿3通過卡鐵的正側面孔10和連接通道13 放進至螺桿孔12中,然后擰緊螺桿3上的螺母4,由此實現拼裝式鋼大模板16與背楞14。
權利要求1.一種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由卡具螺栓(1)和卡鐵(2)組成,其中卡具螺栓(1)由一根螺桿(3 )和螺紋連接在這根螺桿上部的螺母(4 )組成,所述卡鐵(2 )為可裝盛卡具螺栓(1)的空腹形,卡鐵腹部(7)的左右兩側有兩個背楞卡板(8),所述卡鐵腹部(7)的底面開有螺桿孔(12),所述背楞卡板(8)的外端部有卡鉤(9),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9)為順序在橫向(5)、豎向(7)各彎一次的h形兩次彎鉤;所述卡鐵腹部(7)的正面側壁上有正側面孔(10),卡鐵腹部(7)的正面側壁和底面上開有連通正側面孔(10)與螺桿孔(12)的連接通道(13);所述連接通道(13)的寬度大于卡具螺桿(1)的直徑,螺桿孔(12)的直徑小于螺母(4)的直徑,螺母(4)的直徑小于正側面孔(10)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鐵腹部(7)的背面側壁上有背側面孔(1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鐵腹部(7)的頂面開有螺母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側面孔(10)上方的正面側壁和背側面孔(11)上方的背面側壁均是向外凸出的凸臺(17)。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通道(13)的寬度小于螺桿孔(12)的直徑。
專利摘要一種拼裝式鋼大模板防脫落背楞卡具,由卡具螺栓和卡鐵組成,其中卡具螺栓由一根螺桿和螺紋連接在這根螺桿上部的螺母組成,所述卡鐵為可裝盛卡具螺栓的空腹形,卡鐵腹部的左右兩側有兩個背楞卡板,所述卡鐵腹部的底面開有螺桿孔,所述背楞卡板的外端部有卡鉤,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鉤為順序在橫向、豎向各彎一次的ㄣ形兩次彎鉤;所述卡鐵腹部的正面側壁上有正側面孔,卡鐵腹部的正面側壁和底面上開有連通正側面孔與螺桿孔的連接通道;所述連接通道的寬度大于卡具螺桿的直徑,螺桿孔的直徑小于螺母的直徑,螺母的直徑小于正側面孔的寬度。本裝置克服了傳統連接卡具容易脫落的缺點,即使螺母出現松動,螺桿也不會輕易從拼裝式鋼大模板背肋上掉落。
文檔編號E04G17/04GK201972403SQ201020676819
公開日2011年9月14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3日
發明者吳士勇, 曹金虎, 錢峰 申請人:北京城建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