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45871閱讀:56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中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這種砌塊除與現有墻 體砌塊(形狀如圖6和圖11所示)有很好的銜接外,其本身就替代了澆灌混凝土承重立 柱的框架。
背景技術
在建筑中,灌筑鋼筋混凝土的承重立柱,都是先用圍板搭好框架(支設模板),澆 灌混凝土完畢又拆去框架,是一步不可缺少的費時程序,而且承重立柱與墻體之間沒有結 構性的搭接,長期來這種建筑技術上明顯存在的缺陷未被人重視。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建筑技術上的缺陷,設計一種新的建筑砌塊,既 代替了灌筑承重立柱澆灌混凝土時的框架,又使承重立柱與墻體有著結構上的搭接。本實用新型的砌塊是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上的咬合鉤構成的,根據不同種類的墻 體,改變咬合鉤在管壁上的位置和方向,設計出不同的砌塊。對于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兩個咬合鉤組 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兩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對的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配 合,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鉤的朝向相反,參見附圖1。這里所說的現有墻體砌塊,如附圖務所示,通常情況下,承重立柱的厚度比墻體
厚度要厚,兩種砌塊的配合,就會有二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承重立柱的一個外側面與墻體砌 塊的一個外側面在同一平面上,即一邊對齊;另一種情況是居中,如附圖11所示。本申請案 中咬合鉤的位置采取后一種情況。對于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兩個咬合鉤組 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兩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鄰的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配 合,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垂直,鉤的朝向垂直相對,或者垂直相離,參見附圖2、3。對于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三個咬合鉤 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三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鄰的三個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 相配合,其中相對的兩個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鉤的朝向相反,第三個咬合鉤的 連體臂的延長線分別與另兩個的相垂直,鉤的朝向垂直相對或垂直相離。參見附圖4。對于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四個咬合鉤 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四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四個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配 合,相對的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四個鉤的朝向順一個方向轉。參見附圖5所
7J\ ο

圖1、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結構示意圖[0011]圖2、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A型[0012]圖3、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B型[0013]圖4、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結構示意圖[0014]圖5、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結構示意圖[0015]圖6、配套使用的現有墻體砌塊示意圖[0016]圖7、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A、B型交替使用示意圖[0017]圖8、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翻轉使用示意圖[0018]圖9、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翻轉使用示意圖[0019]圖10、拐角墻的承重立柱綜合結構示意圖[0020]圖11、多種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綜合使用的一個例子具體實施方式
[0021]例 1[0022]附圖1是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方形管體,2是咬合 鉤,3是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兩個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是平行的,這兩個咬合鉤是用 來與現有技術的墻體砌塊(圖6)相搭接,4是澆灌承重立柱的芯柱孔,在壘砌該承重立柱 時,如圖9所視,依次翻轉使用砌塊。[0023]例 2[0024]附圖2、3是適用于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的結構示意圖,其中標號1是方形管 體,2是咬合鉤,3是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兩個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是垂直的,4是澆灌 承重立柱的芯柱孔,圖2為A型,圖3為B型,在壘砌時A、B兩型交替使用,如圖7所視。[0025]例 3[0026]附圖4是適用于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結構示意圖,其中的標號1是方形 管體,2是咬合鉤,3是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三根延長線是成丁字形的,4是芯柱孔,壘砌 時按圖8所視依次翻轉使用。[0027]例 4[0028]附圖5是適用于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結構示意圖,標號1為方形管體,2 為咬合鉤,3為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四根延長線互相成為十字形,4為芯柱孔。壘砌時依 次翻轉使用。[0029]例 5[0030]各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框架壘砌到一定高度后,再將立柱的鋼筋骨架從芯柱孔插 入,并打開下端一個砌塊,將插入的鋼筋骨架與下面的鋼筋焊接,最后澆灌混凝土,完成承 重立柱的構筑,如圖10所視。[0031]附圖11是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的綜合使用例子,其中1是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 架砌塊,2、3是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A、B型砌塊,4是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5是 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003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在建筑施工中省去了為澆灌混凝土承重 立柱搭框架,并利用如圖6所示的墻體砌塊,解決了墻體與承重立柱的自然搭接問題,使用 效果是很好的,特別適用低層樓房的建筑。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平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兩個咬合 鉤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兩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對的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 配合,咬合鉤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鉤的朝向相反。
2.一種適用于拐角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兩個咬合 鉤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兩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鄰的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 配合,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垂直,鉤的朝向垂直相對,或者垂直相離。
3.一種適用于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三個咬 合鉤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三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相鄰的三個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 砌塊相配合,其中相對的兩個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鉤的朝向相反,第三個咬合 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分別與另兩個的相垂直,鉤的朝向垂直相對或垂直相離。
4.一種適用于十字形墻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四個咬 合鉤組成,其特征是,所說的四個咬合鉤分布在方管四個外側面上,分別與現有墻體砌塊相 配合,相對的咬合鉤的連體臂的延長線相平行,四個鉤的朝向順一個方向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中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框架砌塊,它代替了灌筑承重立柱澆灌混凝土時的框架,并且使承重立柱與墻體之間的搭接問題得到良好的解決。本實用新型的砌塊由方形管體和其管壁相連接的咬合鉤構成,改變咬合鉤的方位,就可以適用多種墻體的承重立柱。本實用新型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效果很明顯,特別適用于低層樓房的建筑施工。
文檔編號E04C1/39GK201817959SQ20102925102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8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29日
發明者茅金聲 申請人:茅金聲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