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灌漿料及用該灌漿料灌注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灌漿料及用該灌漿料灌注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屬于土木工程加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鋼筋混凝土梁和鋼筋混凝土柱加固中常采用增大截面的方法。增大截面法通常是在原截面外圍綁扎鋼筋骨架后設置木模板或竹絲模板,然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結硬后,拆除模板。但在實際工程中常遇到梁、柱所需增加的截面尺寸有限,澆筑混凝土時混凝土中的粗骨料難以進入原構件與模板間隙、混凝土難以澆筑密實及難以振搗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灌漿料及用該灌漿料灌注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以解決采用傳統增大截面法在加固所需增加尺寸有限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柱的過程中,粗骨料難以進入原構件與模板間隙、混凝土難以澆筑密實及難以振搗等問題。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分別是本發明的灌漿料,所述灌漿料由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UEA膨脹劑、FDN高效減水劑和水混合而成,其中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與水的重量比為1 0. 3 0. 5,UEA膨脹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6 8%,FDN高效減水劑的重量占P. 052. 5 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0. 6 0. 8%。利用本發明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包括U形槽鋼模、多個箍筋、多根受力鋼筋、多根第一連接鋼筋、多根第二連接鋼筋以及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U形槽鋼模的槽底面與槽側壁之間所成的交角為直角;多個箍筋設置在原鋼筋混凝土梁的正下方,且多個箍筋沿原鋼筋混凝土梁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并列設置,每個箍筋的上端與第一連接鋼筋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一連接鋼筋的另一端穿過原鋼筋混凝土梁的底端面固定植入原鋼筋混凝土梁內,多根受力鋼筋沿原鋼筋混凝土梁的長度方向設置并依次穿出多個箍筋,每根受力鋼筋的兩端各與一根第二連接鋼筋相對應,每根受力鋼筋的兩端各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二連接鋼筋的另一端固定植入相對應的原梁支座內,U形槽鋼模套裝在多個箍筋以及原鋼筋混凝土梁上,U形槽鋼模的兩側壁與原鋼筋混凝土梁長度方向的兩側壁均通過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固接,原鋼筋混凝土梁、U形槽鋼模以及兩個原梁支座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U形槽鋼模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封閉式灌注腔相通的注漿孔,所述封閉式灌注腔內灌注灌漿料。利用本發明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包括鋼模板、多根受力鋼筋、多個箍筋、多根第一連接鋼筋、多根第二連接鋼筋和多個錨栓;多個錨栓與橫截面形狀為矩形的原鋼筋混凝土柱的四個側壁垂直固接,且多個錨栓沿該原鋼筋混凝土柱的四個側壁均布設置,多根受力鋼筋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多根受力鋼筋均布設置在該原鋼筋混凝土柱的四個側壁的外側,多個箍筋由上至下等間距綁扎在所述多根受力鋼筋的外側面上,多根受力鋼筋的上端與多根第一連接鋼筋一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的上端與相對應的第一連接鋼筋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一連接鋼筋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上支座內,多根受力鋼筋的下端與多根第二連接鋼筋一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的下端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二連接鋼筋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下支座內,鋼模板包覆在多個箍筋的外側壁上,鋼模板的相對應的兩側端面焊接構成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所述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原柱上支座以及原柱下支座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所述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該封閉式灌注腔相通的注漿孔,所述封閉式灌注腔內灌注灌漿料。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先在原構件(鋼筋混凝土原梁和鋼筋混凝土原柱)外綁扎鋼筋,再在其外圍設置焊接密閉鋼模,最后灌注本發明的灌漿料(水泥基)的加固技術,稱之為焊接密閉鋼模注漿加固技術。這種新型加固技術與常規的增大截面法加固技術相比,焊接密閉鋼模的密閉效果較好,可保證施工過程中不漏漿,且施工后無需拆除,施工簡便,節省工期。與混凝土相比,所采用的水泥基灌漿料(該水泥基灌漿料替代常規混凝土進行澆筑)不僅強度高,而且流動性好,其成份中無粗骨料,在免振搗或輕微振搗下即可達到良好的澆筑效果。因此,本發明具有施工簡便,節省工期,加固效果良好的特點,因此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圖1是用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混凝土梁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圖3是用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混凝土柱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B-B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具體實施方式
一本實施方式的灌漿料由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UEA膨脹劑、 FDN高效減水劑和水混合而成,其中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與水的重量比為1 0. 3 0. 5,UEA膨脹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6 8%,FDN高效減水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0. 6 0. 8%。
具體實施方式
二 本實施方式所述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與水的重量比為 1 0. 4,UEA膨脹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7%,FDN高效減水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0.7%。強度高,流動性好。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結合圖1和圖2說明,本實施方式利用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包括U形槽鋼模5、多個箍筋8、多根受力鋼筋4、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多根第二連接鋼筋 6以及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10,U形槽鋼模5的槽底面與槽側壁之間所成的交角為直角;多個箍筋8設置在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正下方,且多個箍筋8沿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并列設置,每個箍筋8的上端與第一連接鋼筋9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一連接鋼筋 9的另一端穿過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底端面固定植入原鋼筋混凝土梁2內(第一連接鋼筋9的數量按設計確定),多根受力鋼筋4沿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長度方向設置并依次穿出多個箍筋8,每根受力鋼筋4的兩端各與一根第二連接鋼筋6相對應,每根受力鋼筋4的兩端各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6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二連接鋼筋6的另一端固定植入相對應的原梁支座3內,U形槽鋼模5套裝在多個箍筋8以及原鋼筋混凝土梁2上,U形槽鋼模 5的兩側壁與原鋼筋混凝土梁2長度方向的兩側壁均通過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10固接,原鋼筋混凝土梁2、U形槽鋼模5以及兩個原梁支座3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11,U 形槽鋼模5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封閉式灌注腔11相通的注漿孔13,所述封閉式灌注腔 11內灌注灌漿料。本實施方式中的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兩端各與一個相對應的原梁支座3固接,原梁支座3為原鋼筋混凝土柱或墻體,屬于現有技術。本實施方式中的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高度為hi (樓板15的厚度包括在內),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梁的高度為h2,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梁的高度h2的取值依設計確定。
具體實施方式
四本實施方式所述U形槽鋼模5由薄鋼板彎折而成。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五所述薄鋼板的板厚為3 5mm。這樣設計,可滿足強度要求。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六結合圖3和圖4說明,本實施方式利用具體實施方式
一或二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包括鋼模板7、多根受力鋼筋4、多個箍筋8、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多根第二連接鋼筋6和多個錨栓10 ;多個錨栓10與橫截面形狀為矩形的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垂直固接, 且多個錨栓10沿該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均布設置,多根受力鋼筋4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多根受力鋼筋4均布設置在該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的外側,多個箍筋8由上至下等間距綁扎在所述多根受力鋼筋4的外側面上(受力鋼筋4的數量、多個箍筋8數量依照設計確定),多根受力鋼筋4的上端與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 一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4的上端與相對應的第一連接鋼筋9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一連接鋼筋9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上支座12內,多根受力鋼筋4的下端與多根第二連接鋼筋6 —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4的下端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6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二連接鋼筋6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下支座16內,鋼模板7包覆在多個箍筋8的外側壁上,鋼模板7的相對應的兩側端面焊接構成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所述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與原鋼筋混凝土柱1、原柱上支座12以及原柱下支座16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11,所述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該封閉式灌注腔11相通的注漿孔13,所述封閉式灌注腔11內灌注灌漿料。本實施方式中的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上下兩端各與原柱上支座12和原柱下支座 16固接,原柱上支座12和原柱下支座16均為原鋼筋混凝土梁或樓板,屬于現有技術。
具體實施方式
七本實施方式所述鋼模板7的厚度為3 5mm。這樣設計,可滿足強度要求。其它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灌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漿料由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UEA膨脹劑、FDN 高效減水劑和水混合而成,其中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與水的重量比為1 0. 3 0. 5, UEA膨脹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6 8%,FDN高效減水劑的重量占 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0. 6 0. 8%。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灌漿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與水的重量比為1 0. 4,UEA膨脹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7%,FDN高效減水劑的重量占P. 052. 5普通硅酸鹽水泥重量的0. 7%。
3.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包括U形槽鋼模(5)、多個箍筋(8)、多根受力鋼筋G)、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多根第二連接鋼筋(6)以及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10),U形槽鋼模(5)的槽底面與槽側壁之間所成的交角為直角;多個箍筋(8)設置在原鋼筋混凝土梁O)的正下方,且多個箍筋(8)沿原鋼筋混凝土梁O)的長度方向等間距并列設置,每個箍筋⑶的上端與第一連接鋼筋(9)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一連接鋼筋(9)的另一端穿過原鋼筋混凝土梁(2)的底端面固定植入原鋼筋混凝土梁(2)內,多根受力鋼筋(4)沿原鋼筋混凝土梁O)的長度方向設置并依次穿出多個箍筋(8),每根受力鋼筋 ⑷的兩端各與一根第二連接鋼筋(6)相對應,每根受力鋼筋⑷的兩端各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6)的一端搭接焊接,該第二連接鋼筋(6)的另一端固定植入相對應的原梁支座 ⑶內,U形槽鋼模(5)套裝在多個箍筋⑶以及原鋼筋混凝土梁(2)上,U形槽鋼模(5) 的兩側壁與原鋼筋混凝土梁( 長度方向的兩側壁均通過多個射釘或多個錨栓(10)固接, 原鋼筋混凝土梁0)、U形槽鋼模(5)以及兩個原梁支座(3)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11),U形槽鋼模(5)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封閉式灌注腔(11)相通的注漿孔(13),所述封閉式灌注腔(11)內灌注灌漿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U形槽鋼模(5)由薄鋼板彎折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鋼板的板厚為3 5mm。
6.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包括鋼模板(7)、多根受力鋼筋 (4)、多個箍筋(8)、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多根第二連接鋼筋(6)和多個錨栓(10);多個錨栓(10)與橫截面形狀為矩形的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垂直固接,且多個錨栓(10)沿該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均布設置,多根受力鋼筋(4)沿豎直方向設置,且多根受力鋼筋(4)均布設置在該原鋼筋混凝土柱(1)的四個側壁的外側,多個箍筋(8)由上至下等間距綁扎在所述多根受力鋼筋的外側面上,多根受力鋼筋的上端與多根第一連接鋼筋(9) 一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的上端與相對應的第一連接鋼筋(9) 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一連接鋼筋(9)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上支座(1 內,多根受力鋼筋的下端與多根第二連接鋼筋(6) —一對應設置,每根受力鋼筋的下端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鋼筋(6)的一端搭接焊接,每根第二連接鋼筋(6)的另一端固定植入原柱下支座(16)內,鋼模板(7)包覆在多個箍筋⑶的外側壁上,鋼模板(7)的相對應的兩側端面焊接構成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與原鋼筋混凝土柱(1)、原柱上支座(1 以及原柱下支座(16)之間形成的內腔為封閉式灌注腔(11),所述所述橫截面為矩形的鋼模的一側壁的上端設有與該封閉式灌注腔(U)相通的注漿孔(13),所述封閉式灌注腔(11)內灌注灌漿料。
7. 一種利用權利要求6所述的灌漿料灌注焊接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模板(7)的厚度為3 5mm。
全文摘要
灌漿料及用該灌漿料灌注密閉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它涉及灌漿料及用該灌漿料灌注鋼模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針對采用增大截面法加固原混凝土梁和柱,混凝土難以澆筑密實及振搗問題。灌漿料由P.O52.5普通硅酸鹽水泥、UEA膨脹劑、FDN高效減水劑和水混合而成;原鋼筋混凝土梁下方設置箍筋,箍筋通過第一連接鋼筋與原鋼筋混凝土梁固接,受力鋼筋通過第二連接鋼筋與原梁支座固接,U形槽鋼模固套在箍筋及原鋼筋混凝土梁上;錨栓與原鋼筋混凝土柱固接,受力鋼筋設置在原鋼筋混凝土柱的外側,箍筋綁扎在受力鋼筋上,受力鋼筋通過第一、二連接鋼筋與上、原柱下支座固接,鋼模板包覆在箍筋上,封閉式灌注腔內灌注灌漿料。本發明用于加固鋼筋混凝土梁和柱。
文檔編號C04B28/04GK102351482SQ20111018116
公開日2012年2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6月30日
發明者王琨, 王英, 鄭文忠, 齊岳 申請人:哈爾濱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