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化工原料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
背景技術:
玻璃纖維(英文原名為glass fiber或fiberglass )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種類繁多,優點是絕緣性好、耐熱性強、抗腐蝕性好,機械強度高,但缺點是性脆, 耐磨性較差。它是以玻璃球或廢舊玻璃為原料經高溫熔制、拉絲、絡紗、織布等工藝制造成的,其單絲的直徑為幾個微米到二十幾米個微米,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1/20-1/5,每束纖維原絲都由數百根甚至上千根單絲組成。玻璃纖維通常用作復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電絕緣材料和絕熱保溫材料,電路基板等國民經濟各個領域。申請號為200910104239的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高強度高模量玻璃纖維, 其強度和模量明顯地高于E玻璃和E C R—玻璃,或其它無硼玻璃如A d ν a η t e χ 玻璃。這種玻璃要求較高的熔制和纖維成型溫度,其纖維成型溫度與液相溫度的差值在 6 5 °C以上,符合玻璃纖維工業化生產標準。該組分玻璃纖維比傳統的E玻璃具有更高的耐高溫性和耐化學腐蝕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能夠解決傳統樹脂可塑性不足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所述生產原料包括高纖維玻璃纖維、甲苯、抗氧化劑和潤滑劑;所述高纖維玻璃纖維占原料百分比的70-80%,甲苯占原料百分比的6-12%,抗氧化劑占原料百分比的5-15%,潤滑劑占原料百分比的3-9%。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抗氧化劑為活性氧化鋅。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潤滑劑為液態潤滑劑。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纖維的耐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電學性能、力學性能和作業性能也有所改善,適于目前E玻璃池窯生產工藝條件下大規模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
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經混合、擠出制成 高纖維玻璃纖維60% ;
甲苯12% ;
活性氧化鋅20% ;增塑劑8%。實施例2
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經混合、擠出制成 高纖維玻璃纖維70% ;
甲苯8% ;
活性氧化鋅15% ;
增塑劑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纖維的耐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電學性能、力學性能和作業性能也有所改善,適于目前E玻璃池窯生產工藝條件下大規模生產。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
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產原料包括高纖維玻璃纖維、甲苯、 抗氧化劑和潤滑劑;所述高纖維玻璃纖維占原料百分比的70-80%,甲苯占原料百分比的 6-12%,抗氧化劑占原料百分比的5-15%,潤滑劑占原料百分比的3-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劑為活性氧化鋅。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劑為液態潤滑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改性玻璃纖維,其生產原料包括高纖維玻璃纖維、甲苯、抗氧化劑和潤滑劑;所述高纖維玻璃纖維占原料百分比的70-80%,甲苯占原料百分比的6-12%,抗氧化劑占原料百分比的5-15%,潤滑劑占原料百分比的3-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玻璃纖維的耐酸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電學性能、力學性能和作業性能也有所改善,適于目前E玻璃池窯生產工藝條件下大規模生產。
文檔編號C03C13/00GK102503152SQ20111029186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30日
發明者周建國 申請人:常熟市申華化工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