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砌塊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墻體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墻體的構造設計應該至少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具有保溫隔熱隔音性能、符合防火要求、防潮防水要求、建筑工業化的要求。但是,我國現階段傳統建筑行業尚未完全擺脫秦磚漢瓦式的手工作業模式,整體勞動生產率低、建筑的綜合質量低,資源消耗高、建筑垃圾污染程度高,這種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不符合我國“十二五”規劃的可持續發展要求,不適應提高住宅建筑質量的需要,亟須革新。砌體結構墻這種傳統的結構形式,尤其是實心粘土燒結磚,是當前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結構形式之一,此類建筑在我國的各類建筑中至今仍占據著75%以上的比例。傳統磚或砌塊(包括目前廣泛使用的普通頁巖燒結實心磚和空心磚、混凝土砌塊和煤渣磚的實心及空心磚、其它輕集料砌塊磚以及條石磚等)和所構建的墻體及其施工工藝方法存在下述弊端結構不合理導致抗震防災能力差、逐塊砌筑的作坊式施工導致工效低、施工難以嚴格管理導致墻面起殼剝落漏水滲水、不利于線管線路的暗裝鋪設、不利于節能建筑的保溫隔熱隔音、現澆樓板時需要使用大量的支撐架管浪費成本資源及工期、現澆墻/柱/梁時需要使用大量的墻柱梁建筑模板浪費成本資源及工期、建筑與裝飾嚴重脫節幾乎沒有將裝飾環節融入建筑施工的一體化工藝、砌塊用于保坎護坡護提護墻時不能滿足生態環保及人性化需求、砌體的砌筑施工方式單一缺少多樣性比如砌筑時只能錯縫施工不能通縫施工、以及砌塊技術功能單一不全面導致應用范圍狹窄,缺少保溫功能、缺少防水功能、無法滿足生態要求、無模板功能或無實質上的模板化作用、塊體太重不輕便導致施工時安全性差和效率低勞動強度高以及過多依賴機械從而在很多場合不適用。傳統磚砌墻體結構如需暗鋪線管時,要在磚墻體上預設槽洞或砌筑好后另開槽鑿洞,這樣就進一步降低了墻體結構安全,還易出現滲漏水、起殼起泡、表層剝落現象以及浪費材料和人工;傳統砌塊及墻體無附加保溫層功能,不屬節能建筑,砌筑后的墻體如需保溫隔熱隔音,則須在墻面上單獨鋪設保溫層需二次施工,不僅浪費資源成本、標準化程度低、 輔助工序多,而且這種保溫層由于其與建筑墻體不是一個整體以及固有使用壽命的原因, 需定期更新維護并直接影響建筑物的使用成本和壽命;再次,由于保溫層單獨附在墻體外面,還易燃,消防安全性差。傳統建筑與室內外裝飾嚴重脫節,裝飾很少能提前融入建筑中, 造成重復施工和資源浪費。比如室外墻面裝飾、室內墻面貼瓷磚都是在土建及墻體施工工序完工后再二次施工的,重復施工產生更多的建筑垃圾,既浪費資源成本又不利于標準化。傳統砌塊在砌筑河提護壁護墻、井坑壁時,形成的護墻面往往光滑嚴密無縫隙,這類應用有以下不足第一,如果有人不慎落水或跌入井坑中,則無法沿壁自救上岸,容易導致無謂的生命損失;第二,光滑的壁坎,還使河岸護墻護壁成了永久的不毛之地,無花草植被的生長環境,并減少了魚蝦蟹等自然生態生物的棲身繁衍之所,不利于生態環境和生態循環的保護;第三,由于采用的傳統砌筑模式修建,導致沒有內部整體拉結結構,容易垮塌、 滑坡,影響安全和使用,后期維護成本巨大;第四,傳統河提護墻“嚴絲合縫”,使觸水面與背水面無任何相通,使岸上的自然積水如雨水不能從墻體中透過而只能“越墻”,這不符合生態要求,該類墻無“透水留土”功能,理想的效果是使河提河岸邊的雨水、積水自然滲入河提內且泥土不會滲入。傳統砌塊在砌筑公路兩邊的護坡護墻、農田水利土壤保坎護墻時,不足之處除了砌體內部無整體連接結構容易垮塌增加安全風險和維護成本外,砌筑后的護坡護墻上沒有任何花草植物,也是一個永久性的不毛之地,不利于保護生態和美化環境;而且,此類砌體墻無“透水留土”功能要么泥土和水同時流出,要么泥土和水都不流出,理想的效果是使保坎墻里邊的雨水、積水自然滲入墻外且泥土不會流出。傳統砌體墻在增加墻面造型、設置廣告架、改變建筑外觀形態上缺少靈活性,由于砌體自身安全結構因素原因,不易于向外延伸拓展空間,造成砌體建筑物的火柴盒式呆板樣式,不利于構建具有多元文化元素的生態建筑。傳統磚砌體在砌筑時為了增加添接效應(縱向加強效應),現有施工工法中都嚴格規定采用“錯縫”、“破縫”施工,禁止“通縫”施工,且規定錯縫寬度不得小于某個數值。這是由于傳統砌塊是采用逐塊抹灰“砌筑法”施工,砌體內砌塊間缺少互卡連接構件尤其是砌體內部無可靠整體受力連接結構導致的。但通縫施工有其自身的優特點拼裝施工容易、施工效率高、砌塊形狀規格標準統一、輔助砌塊少、便于質量檢驗。建筑上的通縫技術已在國內外很多盾構隧道中被采用。有條件時,應合理采用通縫施工,以提高工效,但目前砌體工程千篇一律全部都采用錯縫施工,缺少多樣性。如CN 1054901C,公開了 “建筑砌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這種砌塊的建筑構造物”, 該砌塊功能單一,無保溫隔熱隔音裝置,不具有保溫隔熱隔音功能,不適合修建節能及隔音墻;無左右互卡裝置,左右相鄰砌塊無互卡裝配式連接功能,砌筑時不方便快速對位安裝, 效率不高;砌塊的上凸肋及與其對應的下凹口不是一個連續的整體,中間是斷開的,不利于整體防水防滲漏;砌塊長邊中間的中孔和四周的澆筑槽形狀嚴格對應為半圓形和同半徑的圓形,孔形不夠靈活從而限制了混凝土芯柱的大小,其澆注孔半徑尺寸受砌塊厚度的制約, 導致中間的澆注孔橫截面積不能太大,不利于具有更多承重抗剪需求場合如層數更高或地震帶上的建筑物的修建。CN 86106157A,公開了“裝配式砌塊及使用該砌塊的建筑方法”,該砌塊雖然設有縱向通孔,但即使在其中澆注填充了混凝土,形成了砼或加筋砼芯柱,但不能同時在澆筑時將相鄰砌塊間的灰漿自動形成,砌塊間仍需抹漿粘接;該砌塊無橫向澆筑槽及其裝置,不能形成橫向砼芯柱或加筋砼芯柱,不能將墻體形成一個內部現澆砼拉筋連接整體;在鋪設線管時不能隨意橫向鋪設,只可豎向鋪設,需橫向鋪設時要將線管從墻頂上的梁中穿過,不方便線管鋪設;砌塊無保溫隔熱隔音裝置,不具有保溫隔熱隔音功能,不適合節能墻體修建, 功能少。CN 2858834Y,公開了 “多用途建筑砌塊”,該砌塊功能少,無任何互卡裝配裝置和功能,不能實現裝配式砌筑,砌筑時不方便快速對位安裝,效率不高;無任何保溫隔熱隔音裝置,不具有保溫隔熱隔音功能,不適合節能墻體修建和隔音墻體修建;該砌塊的權利要求書中的長度為1200mm,高300mm,砌塊太重,沒有實現其所述重量輕的目的,不利于人工作業尤其是垂直運輸、現場施工,對機械設備的依賴性較大,施工時安全性差,不便于普及推廣,更不適合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推廣;該砌塊長邊中間的中孔和四周的澆筑槽形狀嚴格對應為半圓形和同半徑的圓形,孔形不夠靈活,其澆筑孔半徑尺寸受砌塊厚度的制約,導致中間的澆筑孔橫截面積不能太大,不利于具有更多承重抗剪需求場合如層數更高或地震帶上的建筑;該砌塊仍屬砌塊范圍,不具有實質意義上的模板作用,更不能滿足需要更大橫截面積的柱、梁模板使用(如更高層建筑)。現有砌塊不能體系化地從根本上綜合解決目前各類建筑墻體的多種功能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具有互卡裝配連接裝置的、以澆筑法替代砌筑法的、具有建筑模板功能和裝飾功能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和后面板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相連接,前面板和后面板的側面設有凸肋或凹口,中間板相對的兩個側面中,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另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或平面或凸塊。所述的前面板和/或后面板設有保溫隔音孔槽,所述保溫隔音孔槽為在前面板和 /或后面板內部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設置的孔槽和/或在前面板和/或后面板邊緣的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根據權利要求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所述的中間板還設置有垂直和/或水平方向的孔B,所述孔B為通孔或盲孔。所述的前面板和/或后面板設有若干個垂直于其外表面的孔A,所述孔A為通孔和 /或盲孔,且通孔貫穿中間板。所述的前面板和/或后面板上設有若干個通孔和/或若干個盲孔,且通孔貫穿中間板。所述的中間板的端部連接有端部壁,端部壁與前面板和后面板為一個整體。所述的前面板和/或后面板的外表面開設有與面板邊緣相配合的槽口。所述的前面板和/或后面板的外表面為裝飾面。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使用方法,所述砌塊采用垂直對縫施工方法或垂直錯縫施工方法施工,它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所要形成墻體的設計用途,選擇相應規格的砌塊;將所述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橫向相接形成橫向墻層,砌塊間無需抹灰砌筑,所述的墻層層層疊置形成一次性砌塊式現澆墻模板、現澆梁柱模板,相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通過凸肋和凹口相互連接卡緊;當墻體需要形成包括門/窗/墻洞的邊緣的墻端時,則采用具有端部壁的砌塊砌筑;當墻體需要形成轉角時,則采用前后面板外表面設有槽口的砌塊;當所建建筑物較高時,則設置若干個大規格的砌塊,以形成大規格的剪力墻或構造柱;
B、將鋼筋植入相鄰砌塊間形成的澆筑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的孔B內并形成可靠拉結筋網,將建筑物所需用到的線管線路預埋在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或砌塊的中間板的孔B中;
C、砌塊砌筑成水平橫向位于同一高度的墻、柱后,在已完成砌筑的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的孔B —次性整體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以便形成內部整體可靠連接的鋼筋混凝土芯柱網;
D、繼續砌筑、植筋、澆筑,直至完成墻體、圈梁、過梁的澆筑。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用途為所述砌塊在建筑房屋墻體、農田水利及道路兩側護坡保坎墻、河提護墻、裝飾墻、圍墻、城市及公路隔音墻、生態墻、人防及掩體工事、 地下建筑墻體中的應用。所述的裝飾墻包括用于放置花卉的墻體或護坡護提用的墻體或生態墻體,該墻體由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或由面板外側有造型塊或面板帶孔的砌塊構成。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改進了傳統實心或空心燒結頁巖粘土磚和傳統混凝土預制砌塊的逐塊抹灰粘接砌筑方式,變為一次性分層現澆整體連接方式,即變“砌筑”為 “澆筑”,安全抗震這是因為本發明砌塊在砌筑時,任何相鄰砌塊間的接觸面內都會形成一個澆筑槽、澆筑空間,在該澆筑空間內現澆混凝土時,自動形成混凝土砂漿漿口,自動流入砌塊之間的縫隙,不用再逐塊抹灰砌筑。加快和簡化了施工程序、質量標準統一、整體結構好更抗震。(2)、改進了傳統砌體墻的線管線路暗鋪方式在砌筑砌塊時,提前將建筑物所需線管預埋在澆筑槽內,使暗鋪線管簡單快捷、方便可靠。(3)、改進了傳統砌體墻的整體防水防滲漏性能在墻體需要防水防滲漏時,在砌塊上下表面間設置上凸肋和對應的下凹口(用于擋土墻時則可不要此凸肋凹口),水分不易從墻的一側進入另一側;同時,在砌塊墻現澆混凝土形成墻體內部混凝土芯柱時,經過必要的混凝土砂漿振搗工序,其砂漿漿液自動流入各砌塊之間的縫隙,自動填實,密封性能好、 整體性密封好,不易滲水,從而達到高效的防水防滲漏性能。同時,在砌塊有保溫層時,由于保溫層的設置,使砌塊間的接觸平面不完整,為了達到防滲漏防水的目的,砌筑時在保溫槽端面周圍涂抹的一層少量耐候密封膠或漿也能確保防水防滲漏。(4)、提高了傳統砌體墻的保溫隔熱隔音功能,并可根據不同需求而優化選擇搭配建筑需要保溫隔熱隔音的墻體時,選用本砌塊規格中帶相應保溫裝置的砌塊,包括多層、雙層或單層保溫裝置,砌筑時在保溫槽內可填入相應規格的輕質保溫材料,如聚苯板、 加氣(發泡)混凝土塊或其它輕質隔熱隔音材料,保溫要求不高時也可空置。(5)、減少了現有框架結構施工時的支撐管架數量和模板的使用數量,節省了資源成本如前所述,由于模板化砌塊具有實質上的模板功能,幾乎不需要其它模板即可完成墻、柱、梁的混凝土澆筑;由于砌筑時是墻、柱、梁同步完工的,在澆筑施工后期的樓板和梁時,墻體已經可以承重相當部分支撐,因此減少了支撐管架的數量,從而節省了資源成本及工期。(6)、融入了更多裝飾功能到砌塊上,減少了土建與裝飾重復產生建筑垃圾和節約了資源成本砌塊在工廠制造時,可提前在工廠內將所述砌塊面板上的裝飾功能同時集成, 如貼內墻裝飾瓷磚、刷外墻涂料、墻面裝飾造型組合、提前將外墻裝飾燈具集成到砌塊內、 還可以在房屋墻體上局部栽種花草、墻體上的空調通孔以及建筑時的腳手架孔只要換一塊面板之間具有通孔的砌塊即可等,方便快捷。
(7)、增加了砌塊用于建筑護坡護坎護提時的生態環保功能使砌塊兩個面板上具有造型通孔或盲孔或其組合,使所述墻體具有“透水留土”功能,以及用于河提護墻及井坎壁時的人性化生態功能。(8)、改進了與本發明同類的現有砌塊技術功能單一的缺點,從而具有適應性和針對性強的多種功能,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新型體系。(9)、本發明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使所述砌塊具有實質意義上的模板功能,墻體主要是靠內部現澆芯柱網實現承重抗剪的,從而實現了本發明所述砌塊在施工時的“垂直對縫施工”方法,即砌筑施工時上下層相鄰砌塊的砌塊縫隙相對。通縫施工方法的優點是拼裝施工容易,施工效率高,砌塊大小形狀規格標準統一,不必需要輔助砌塊及不必鋸切砌塊,能自動對正、便于校準校直,從而便于施工質量檢驗;在砌筑時,可根據實際要求,選擇上述的“垂直對縫”施工方法或傳統的錯縫施工方法,施工方式可靈活選擇,更利于提高施工效率。(10)、使本發明所述砌塊可用于高層建筑的修建成為可能尤其是若所建建筑物高度較高或處于地震帶上時,除采用規格較大的模板化砌塊外,柱和梁模板砌塊的橫截面積可相應加大,模板化砌塊外形尺寸遵從統一模數規則,這樣兼容性好,易于通用,降低成本,并達到設計所需承重抗剪等要求;在所述砌塊的功能孔中填入輕質保溫材料或使用輕集料合成混凝土來制作砌塊,還能用于空心非承重墻體的砌筑,有效減輕墻體重量的同時能更隔音隔熱。綜上所述,本發明提升了砌塊的傳統概念,改進了傳統建筑模式,從而易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建筑工業化新體系模式。所述砌塊的生產制造由專業工廠化統一生產制造,采用精度高、公差小、標準統一的模具化生產,這樣,砌塊形成的墻體的平整度好,不需再在墻面上進行抹灰找平等二次處理,節省成本。在這點上,相當于使我國古代建筑中特有的“磨磚對縫”高級建筑工藝的概念得到了現代意義上的延伸,光大了我國古代的優秀建筑文化。 所述砌塊的生產制造可采用機械化生產或非機械化生產,機械化生產可采用壓力式或震動式,非機械化生產比如在工廠內設置多個同等規格的各種模具,按同一標準統一批量生產。
圖1為本發明的俯視結構示意2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左右互卡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5為上下左右互卡、單側保溫槽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上下左右互卡、雙側保溫、中間板中心帶孔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7為上下左右互卡、單側雙層保溫、中間板中心帶孔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8為左右互卡、水平向雙側保溫、中間板中心帶孔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9為上下左右互卡、雙側保溫、單側雙保溫、中間板中心帶孔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帶右端部壁的端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帶左端部壁的端砌塊結構示意圖
圖12為上下左右互卡、帶左端部壁、設有槽口的砌塊結構示意13為上下左右互卡、前面板和后面板設孔A的砌塊結構示意14為上下左右互卡、前面板設由凸棱造型的砌塊結構示意15采用砌塊砌筑的墻體結構示意16為采用砌塊砌筑的護坡保坎用墻體結構示意17為澆注的內部芯柱的結構示意18為采用砌塊砌筑的裝飾墻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前面板,2-后面板,3-中間板,4-上表面A,5-右表面A,6-凸肋,7-凹口,8-上表面B,9-通體凹槽,10-右表面B,11-端部壁,12-保溫隔音孔槽,13-孔槽,14-凹槽,15-孔 A, 16-孔 B, 17-槽口,18-芯柱。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圖2、圖3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 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或后面板 2的上表面A4至多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或后面板2的下表面A至多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或后面板2的右表面A5至多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或后面板2的左表面A至多設有一個凹口 7,凸肋6及與之相對應的凹口 7的形狀可為方形、 帶倒角或圓角的方形或弧形;中間板3的下表面B和左表面B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或平面或凸塊,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 的截面輪廓可為任意曲線圍成,如半圓形、圓弧形、橢圓形、三角形、多邊形或帶圓角的多邊形或上述圖形的任意組合。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包括在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內部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或在前面板1和/ 或后面板2邊緣設置的垂直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14 ;所述孔槽13可為通孔或盲孔, 且孔槽13的橫截面輪廓可為任意閉合曲線。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和/或水平方向的孔B16,孔B16為通孔或盲孔,孔B16 的橫截面輪廓可為任意閉合曲線,如圓弧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或帶圓角的多邊形或上述圖形的任意組合。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設有若干個垂直于其外表面的孔A15,所述孔A15為通孔和/或盲孔,且通孔貫穿中間板3,所述通孔或盲孔的截面輪廓可為任意閉合曲線,如圓弧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或帶圓角的多邊形或上述圖形的任意組合。中間板3的端部連接有端部壁11,端部壁11與前面板1和后面板2為一整體。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的外表面開設有與面板邊緣相配合的槽口 17。所述的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的外表面為裝飾面,外表面可雕刻圖案,預貼瓷磚、刷涂料、裝飾凹凸造型組合等。砌塊形成墻面的表面形狀,即主視形狀可以設計為正方形或橫長方形或豎長方形。砌塊的面板可以為圓弧形,以形成圓弧形墻體;砌塊面板可以為不規則形狀,以形成不規則墻體,如圖18所示。
所述砌塊的上、下、左、右四個表面在作相應的上、下、左、右墻端砌塊時設置為平面,不作為墻端砌塊使用時,除非有特別的用途,否則不設置為平面,以免影響砌塊間的互卡裝配式連接。所述砌塊可以用于形成兩個或多個砌塊組成的砌塊序列,該砌塊序列可以是一次性整體生產出來的砌塊組合體。比如應用于門、窗及墻洞上方的具有過梁作用的長砌塊, 該長砌塊的尺寸規格符合該面墻體中標準砌塊的模數規則,為其整數倍。所述砌塊在形成墻端時,墻端為平面,在砌塊上的相應中間板3側面上設置端部壁11 ;一個墻端砌塊最多同時具有兩個相鄰的端部壁11。設有端部壁11的砌塊用于墻體中的墻體端頭、門、窗、墻洞的邊沿。澆筑后的左右墻端的砌塊還具有柱子的作用、上下墻端的砌塊還具有過梁的作用,為了使墻體結構更安全可靠,因此墻端砌塊的中間板3的兩組側面之間最好同時設置水平通孔和垂直通孔,以及施工時在其中植入較多的鋼筋數量和保證混凝土芯柱的強度;使用墻端砌塊,替代了在傳統建筑體系中用到的預制或現澆梁柱、輔助建筑模板,因為砌塊本身具有梁柱模板的作用,達到了提高施工效率和節約成本的目的。 構筑較高建筑或需增加墻體受力時,除增加鋼筋外,還可使用較大規格尺寸的墻端砌塊,比如所述砌塊中間板更寬、更長或更高。所述砌塊應用到實際中的各種功能墻體時,具有不同的使用場合特征。比如,房屋外墻需要使用保溫砌塊時就不需要在所述砌塊上設置孔A15;圍墻、護坡護墻及河提護墻則不需設置保溫隔音孔槽12,但可設置孔A15使之具有生態功能;防水墻體需要設置上凸肋6與下凹口 7而不需防水的墻體則可以不設置上凸肋6與下凹口 7 ;裝飾墻體的砌塊內 /外面板表面需要設置裝飾功能,而用于地下管道墻的砌塊則不需要。因此,本發明所述砌塊根據不同的使用場合需作出相應的結構組合變化,目的是在實現本發明所述目的時,能達到各使用場合的最佳使用效果、最優的性價比。所述砌塊根據不同功能場合可有多種組合變化,以實現其多功能用途,比如
A、用于自保溫墻體時,在所述砌塊前后面板上需至少設置一組垂直保溫隔音孔槽12 或水平保溫隔音孔槽12或兩者都設置,使用時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選擇所述砌塊內共設置一組、兩組或多組的保溫隔音孔槽12,設置多組保溫隔音孔槽12時,應選擇無冷橋式保溫槽組合,有效減少內外墻面間的熱傳導,達到更佳的保溫效果,保溫隔音孔槽12可以為通槽或盲槽。根據墻體的保溫設計要求,在其中填充相應的保溫材料,如聚苯板、發泡混凝土塊或其它保溫材料,也可以空置不填充任何物質。保溫墻需要防水時,可設置為上下左右均互卡的連接結構,如無防水要求時,也可只設置為左右互卡連接結構。如保溫要求較高,可在所述砌塊的中間板上的垂直孔B16或水平孔B16或兩者中同時也填入保溫材料,再實現砌塊間的裝配式澆筑連接,在增強保溫隔音性能的同時,還有效減輕了墻體重量并保持了墻體整體結構安全。B、所述砌塊用于承重墻體時,如用于建筑較高的建筑或建筑在地震帶及附近地區的建筑物,在砌塊中間板上設置水平通孔和垂直通孔,并將兩者均作為澆筑孔使用,以使墻體內部更加可靠整體連接,同時可植入較多的鋼筋,達到更佳的抗震結構。C、所述砌塊用于不能太重的場合時,為了在有效減輕墻體重量的同時增強其抗震等特性,可在砌塊的中間板上設置較大孔徑的水平通孔或垂直通孔并在其中填充輕質材料,如發泡混凝土塊或聚苯板或空心輕質材料;同時也可采用輕集料混凝土或其它輕質材料來生產所述砌塊,如發泡混凝土、加氣混凝土、摻入適量聚苯顆粒或膨脹珍珠巖的混凝土,然后再整體裝配、內部澆筑連接,這樣就在減輕墻體重量的同時還保持了墻體的高抗震結構等性能。D、所述砌塊在用于護坡保坎墻或河提護坎墻時,不設置保溫隔音孔槽12而在所述砌塊的前后面板或之間設置通孔或盲孔或者它們的組合、以及設置外表面凸出造型或者使前后面板厚度不一樣,并在通孔的靠近土壤的端面上設置口徑比通孔稍大的盲孔,現場構筑墻體施工時在靠近土壤一側的盲孔內填入相應形狀的輔助材料,該輔助材料具有“透水留土”功能,如采用已有技術生產的透水磚,從而使整個墻體具有大面積的“透水留土”功能,還可在通孔外側的孔洞內置土栽花草、讓河流中的魚蝦蟹有棲息繁衍之所,既達到生態環保及美觀的作用,當用于河提護墻或井壁時還具有“救人”的人性化作用跌入河水中的人員可順著面板上的孔洞自行爬上岸邊,不必等待旁人救助,減少不必要的生命損失。E、所述砌塊用于裝飾墻或具有生態功能的裝飾墻時,砌塊的前面板1與后面板2 可以具有不同的厚度,但同一面墻的中間板3厚度最好相同,還可在外面板上設置具有生態裝飾作用的造型凸塊,比如弧線形等,這樣,砌筑后的墻體就會具有交錯的表面結構,達到裝飾及生態的作用,還可融入多種文化元素。如圖18所示。F、所述砌塊在用于砌筑施工前,可先在工廠里將內外表面的裝飾性能設計、生產好,這樣,在現場澆筑施工時,一次性完成建筑及一部分裝飾功能,節約了成本和工期。所述砌塊在形成基礎建筑墻體前,可在地下基礎中植入相應的鋼筋,以配合墻體拉結筋網的地上地下形成整體,結構更好;用于構建護坡護提墻體時,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個深埋進土壤內的錨固拉結柱,以加強護坡護提墻體的整體結構安全性。所述砌塊在形成建筑墻體時,由于墻體內部縱橫交錯相連接相當于有若干個柱子和梁整體集成到墻體中,因此在設計或施工梁或柱時,減少了對現有梁或柱的荷載設計要求,改進了現有建筑模式。所述砌塊在形成墻體轉角時,配以面板外表面設有槽口 17的砌塊來實現,如圖12 所示。對于本行業的技術人員來說,實現所述砌塊的配套功能砌塊的途徑眾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實施例1
如圖4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A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B和左表面B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 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如圖10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 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中間板3 的下表面、上表面B8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右端連接有一個端部壁 11,端部壁11與前面板1和后面板2為一個整體。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包括在前面板1和后面板2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凹槽14,孔槽13可為通孔或盲孔,且后面板2上設有兩排保溫隔音孔槽12,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外表面設有垂直于該外表面的孔A15,孔A15為盲孔,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孔B16,所述孔B16為通孔。如圖11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 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 ;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上表面B8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右表面BlO設置為平面,且該平面超出前面板1和后面板2垂直方向延伸的凸肋6的邊緣,中間板3的左端連接有一個端部壁11,端部壁11與前面板1和后面板2為一個整體。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包括在前面板1和后面板2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凹槽14,孔槽13可為通孔或盲孔,且后面板2上設有兩排保溫隔音孔槽12,前面板 1和后面板2的外表面設有垂直于該外表面的孔A15,孔A15為盲孔,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孔B16,孔B16為通孔。如圖12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 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 ;中間板3的下表面、右表面BlO和上表面B8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左端連接有一個端部壁11,端部壁11與前面板1和后面板2為一個整體。前面板1的外表面設有與面板邊緣相配合的槽口 17。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所要形成墻體的設計用途,選擇相應規格的砌塊;將所述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縱向相接形成墻層,砌塊間無需抹灰砌筑,所述的墻層層層疊置形成一次性砌塊式現澆墻模板、現澆梁柱模板,相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通過凸肋6和凹口 7相互連接卡緊;當墻體需要形成包括門/窗/墻洞的邊緣的墻端時,則采用具有端部壁11的砌塊砌筑;當墻體需要形成轉角時,則采用前后面板外表面設有槽口 17的砌塊;當所建建筑物較高時,則設置若干個大規格的砌塊,以形成大規格的剪力墻或構造柱;
B、將鋼筋植入相鄰砌塊間形成的澆筑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16內并形成可靠拉結筋網,將建筑物所需用到的線管線路預埋在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或砌塊的中間板3的孔B16中;
C、砌塊砌筑成水平橫向位于同一高度的墻、柱后,在已完成砌筑的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16 —次性整體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澆注的混凝土與預埋鋼筋形成內部整體可靠連接的芯柱18。D、繼續砌筑、植筋、澆筑,直至完成墻體、圈梁、過梁的澆筑。該砌塊的用途包括在建筑房屋墻體、農田水利、裝飾墻、圍墻、城市及公路隔音墻、 生態墻、人防及掩體工事、地下建筑墻體中的應用。裝飾墻包括用于放置花卉的墻體或護坡護提用的墻體或生態墻體,所述墻體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或由面板外表面為有造型凸塊的裝飾面的砌塊構成。
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的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分布于面板較薄的砌塊中形成整體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的面板超出其四周砌塊表面形成一個凸臺,花卉可放置于凸臺之上。實施例2
如圖5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為在面板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所要形成墻體的設計用途,選擇相應規格的砌塊;將所述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縱向相接形成墻層,砌塊間無需抹灰砌筑,所述的墻層層層疊置形成一次性砌塊式現澆墻模板、現澆梁柱模板,相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通過凸肋6和凹口 7相互連接卡緊;當墻體需要形成包括門/窗/墻洞的邊緣的墻端時,則采用實施例1中如圖 10、圖11所示的具有端部壁11的砌塊砌筑;當墻體需要形成轉角時,則采用實施例1中如圖12所示的前后面板外表面設有槽口 17的砌塊;當所建建筑物較高時,則設置若干個大規格的砌塊,以形成大規格的剪力墻或構造柱;
B、將鋼筋植入相鄰砌塊間形成的澆筑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16內并形成可靠拉結筋網,將建筑物所需用到的線管線路預埋在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或砌塊的中間板3的孔B16中;
C、砌塊砌筑成水平橫向位于同一高度的墻、柱后,在已完成砌筑的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16 —次性整體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如圖17所示,澆注的混凝土與預埋鋼筋形成內部整體可靠連接的芯柱18。D、繼續砌筑、植筋、澆筑,直至完成墻體、圈梁、過梁的澆筑。所述砌塊的用途包括在建筑房屋墻體、裝飾墻、圍墻、保溫墻中的應用。所述的裝飾墻包括用于放置花卉的墻體或護坡護提用的墻體或生態墻體,所述墻體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或由面板外表面為有造型凸塊的裝飾面的或面板帶孔 A15的砌塊構成。所述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的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分布于面板較薄的砌塊中形成整體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的面板超出其四周砌塊表面形成一個凸臺,花卉可放置于凸臺之上。如圖15所示,采用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砌筑的墻體,中間板3的孔B16 和兩個相鄰砌塊間中間板3上的通體凹槽9形成的空間形成澆筑空間,面板上的保溫隔音孔槽12內可填裝保溫介質。實施例3
如圖6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為在面板垂直設置的孔槽13。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方向的孔B16,所述孔B16為通孔。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同實施例2。實施例4
如圖7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包括在后面板2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在后面板2邊緣設置的垂直方向延伸的凹槽14。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方向的孔B16,所述孔B16為通孔,所述通孔截面為半圓形。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同實施例2。實施例5
如圖8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為在前面板1和后面板2水平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在前面板1邊緣設置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凹槽14。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孔B16,所述孔B16為通孔。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同實施例2。實施例6
如圖9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 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平面,且該平面與凸肋6平齊。前面板1和后面板2上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為在后面板2 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在前面板1垂直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在前面板1邊緣設置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凹槽14,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外表面設有垂直于該外表面的孔A15,孔A15 為盲孔,中間板3上還設置有垂直方向的孔B16,所述孔B16為通孔。
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同實施例2。實施例7
如圖13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前面板1和后面板2 上的外表面設有垂直于該外表面的孔A15,孔A15為通孔,且該通孔貫穿中間板3。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2。所述砌塊的用途包括在農田水利及道路兩側護坡保坎墻、河提護墻、裝飾墻、圍墻、城市及公路隔音墻、生態墻、人防及掩體工事中的應用。所述的裝飾墻包括用于放置花卉的墻體或護坡護提用的墻體或生態墻體,該墻體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所述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的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分布于面板較薄的砌塊中形成整體墻體,面板較厚的砌塊的面板超出其四周砌塊表面形成一個凸臺,花卉可放置于凸臺之上。如圖16所示,采用該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砌筑的護坡保坎用墻體,此通孔可為植物生長提供空間。實施例8
如圖14所示,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上表面A4各設有一個水平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下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右表面A5各設有一個垂直延伸的凸肋6,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左表面各設有一個凹口 7 ;且凹口 7與凸肋6對應設置;中間板3的下表面和左表面分別設置有通體凹槽9,中間板3的上表面B8和右表面BlO設置為通體凹槽9。前面板1的外表面上加工有一組凸棱造型。該砌塊的使用方法同實施例2。該砌塊的用途包括在建筑房屋墻體、河提護墻、裝飾墻、圍墻、城市及公路隔音墻、 生態墻中的應用,如圖18所示采用該砌塊形成的不規則墻體。
權利要求
1.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其特征在于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側面設有凸肋(6)或凹口(7),中間板(3)相對的兩個側面中,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9),另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9)或平面或凸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 (1)和/或后面板(2)設有保溫隔音孔槽(12),所述保溫隔音孔槽(12)為在前面板(1)和 /或后面板(2)內部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設置的孔槽(13)和/或在前面板(1)和/或后面板(2)邊緣的沿垂直和/或水平方向延伸的凹槽(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板 (3)還設置有垂直和/或水平方向的孔B (16),所述孔B (16)為通孔或盲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 (1)和/或后面板(2)設有若干個垂直于其外表面的孔A (15),所述孔A (15)為通孔和/ 或盲孔,且通孔貫穿中間板(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間板 (3 )的端部連接有端部壁(11),端部壁(11)與前面板(1)和后面板(2 )為一個整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 (1)和/或后面板(2)的外表面開設有與面板邊緣相配合的槽口(17)。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面板 (1)和/或后面板(2)的外表面為裝飾面。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采用垂直對縫施工方法或垂直錯縫施工方法施工,它包括以下步驟A、根據所要形成墻體的設計用途,選擇相應規格的砌塊;將所述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橫向相接形成橫向墻層,所述的墻層層層疊置形成一次性砌塊式現澆墻模板、現澆梁柱模板,相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通過凸肋(6)和凹口(7)相互連接卡緊; 當墻體需要形成墻端時,則采用具有端部壁(11)的砌塊砌筑;當墻體需要形成轉角時,則采用前后面板外表面設有槽口(17)的砌塊;當所建建筑物較高時,則設置若干個大規格的砌塊,以形成大規格的剪力墻或構造柱;B、將鋼筋植入相鄰砌塊間形成的澆筑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16)內并形成可靠拉結筋網,將建筑物所需用到的線管線路預埋在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或砌塊的中間板(3)的孔B (16)中;C、砌塊砌筑成水平橫向位于同一高度的墻、柱后,在已完成砌筑的相鄰砌塊間形成的凹槽空間內和/或砌塊中間板(3)的孔B (16) 一次性整體澆注混凝土,并振搗密實;D、繼續砌筑、植筋、澆筑,直至完成墻體、圈梁、過梁的澆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在建筑房屋墻體、農田水利及道路兩側護坡保坎墻、河提護墻、裝飾墻、圍墻、城市及公路隔音墻、生態墻、人防及掩體工事、地下建筑墻體中的應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飾墻包括用于放置花卉的墻體或護坡護提用的墻體或生態墻體,所述墻體由前后面板厚度不同的砌塊構成或由面板外表面為有造型凸塊的裝飾面的或面板帶孔A (15)的砌塊構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及其使用方法和用途,多功能裝配澆筑式模板化砌塊,包括兩個與墻體平行的前面板(1)和后面板(2),前面板(1)和后面板(2)通過設在兩板之間的中間板(3)相連接,前面板(1)和后面板(2)的側面設有凸肋(6)或凹口(7),中間板(3)兩組相對的兩個側面中,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9),另一個側面設置為通體凹槽(9)或平面或凸塊。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互卡裝配結構,可應用于多種用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施工快捷、保溫防水、建造成本低、建筑抗震結構好、節能環保、質量標準化的優點,易于實現建筑工業化。
文檔編號E04B2/54GK102444233SQ201110294970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王小松 申請人:王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