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屬于建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腳手架在建筑施工中,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但是,如果在搭設和使用方法上不當,往往會造成多人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現在使用的用鋼管材料制作的腳手架有扣件式鋼管腳手架、碗扣式鋼管腳手架、承插式鋼管腳手架、門式腳手架,還有各式各樣的里腳手架、掛挑腳手架以及其它鋼管材料腳手架。按搭建的方式分類主要包括落地式雙排腳手架和懸挑式雙排腳手架,其中落地式雙排腳手架為地下室、首層采用,待二層懸挑架完成后拆除,或者在裙樓上塔樓邊線收縮部位采用,搭設至建筑頂部。而二層以上搭設懸挑式雙排腳手架,遇樣板房需露出外墻者,從樣板房的上一層重新搭設懸挑式雙排腳手架,待樣板房外墻施工完畢以后拆除樣板房所在層的外架。不同施工段相鄰高差超過2層時,需在施工高度高的一段豎向分段搭設懸挑架,待另一施工段高度施工至架底時,拆除底下一段架體。分段高度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腳手架必須均勻荷載,結構架應控制在270kg/m2,裝修架應控制在200kg/ m2,其它架子必須經過計算和試驗確定承重荷載,標準架嚴格規程定負荷。外腳手架必須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和穩定性,在各種荷載作用下不發生失穩、倒塌以及超過允許要求的變形、傾斜、搖晃或扭曲現象,確保安全施工。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荷載均勻、剛度和穩定性好的腳手架。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落一種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包括設置在通長方木上的立桿及各層橫桿,其特征在于每兩層樓設置一剛性連接桿連接立桿與梁,設置一道卸荷,所述卸荷包括設置在第二樓層以上的任一樓層的吊環,鋼絲繩一端穿過吊環,另一端繞過吊環所在樓層的下一層的小橫桿上。前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內立桿、外立桿均為單桿,立桿橫距 b=0. 90m、縱距 1=1. 5m。前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掃地橫桿距地面200mm,以上的大橫桿步距h=l. 8m ;小橫桿間距I1=O. 75m。前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小橫桿置于大橫桿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緊。前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每步架外側設置防護欄桿。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荷載均勻,承載力強,剛度和穩定性強。
圖1為本發明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采用Φ48Χ3. 5鋼管和扣件搭設,內、外立桿均為單桿,設置在通長方木2上,通長方木2設置在結構樓面1上,立桿橫距b=0. 90m、縱距1=1. 5m,具體尺寸根據工程結構尺寸進行調整,不大于1. 5m,內排立桿距結構bfO. 35m,空調板和陽臺等處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掃地橫桿3距地面200mm,以上大橫桿步距h=l. 8m ;小橫桿8間距 I1=O. 75m,端頭距結構Id2=O. lm。每兩層樓設置一剛性連接桿4連接立桿與梁9,設置一道卸荷,所述卸荷包括設置在第二樓層以上的任一樓層的吊環6,鋼絲繩5—端穿過吊環6,另一端繞過吊環所在樓層的下一層的小橫桿8上。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與結構拉結水平間距1^=31^彡4. 5m,豎向間距氏=211=3. 6m。 搭設過程中選派專人負責檢查,嚴禁漏設或不設。在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外立面的轉角、端頭及沿縱向每隔彡15m設置剪刀撐,每檔剪刀撐占4個跨間,從底到頂連續布置,斜桿與水平方向夾角呈45° 60°,斜桿兩端和夾角處采用旋轉扣件連接,并在其中間增加2 4個扣結點。高度在2細以上的腳手架必須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按外墻裝修架進行設計,其施工荷載控制在2KN / m2以內, 不得在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上堆放任何建筑材料。主體結構施工時,所有外模和邊梁底模支撐不得依附于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外墻裝修時,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內應限制在兩步架上同時操作。塔樓部分四層為架空轉換層,遇塔樓收縮在裙樓邊線范圍內的部位,在裙樓板面立桿底部加墊板塊搭設腳手架直至頂層,采用雙排落地式腳手架。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搭設及其注意事頂
1、位于樓板上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立桿腳部加設300X300X36雙層模板作墊板, 拉線、拉尺按規定間距尺寸擺放砼墊板,鋪設平穩并加以固定。2、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搭設應選派專人負責檢查,內、外立桿采取對接接長,內、 外大橫桿采取雙扣件搭接接長;有變形的桿件和不合格的扣件不能使用,扣件擰緊程度要適當,隨時校正桿件垂直、水平偏差,避免誤差過大。3、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搭設順序擺放掃地大橫桿-樹立桿-裝掃地小橫桿-安第一步大橫桿-安第一步小橫桿-逐步搭設。4、相鄰立桿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步距內,且與相近大橫桿距離不宜大于步距三分之一;立桿與大橫桿必須用直角扣件扣緊,不得隔步設置或遺漏;立桿最后驗收垂直度的允許偏差為士 100mm。5、每步架上、下大橫桿接頭位置應錯開布置在不同立桿縱距內,且與相近立桿距離不宜大于縱距三分之一;每步架大橫桿統一布置在立桿內側,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低差不應超過士 100mm。6、小橫桿置于大橫桿之上用直角扣件扣緊,在使用過程中不得拆除緊貼立桿的小橫桿。7、設置防雷接地裝置,接地電阻< 30 Ω ;搭設工人必須佩掛安全帶和穿膠鞋,禁止穿皮鞋和拖鞋;及時與結構進行拉結或者采取臨時支撐,確保搭設過程安全;未搭設完成的腳手架,在每天收工時設置臨時拋撐固定,一定要確保架子的穩定,避免發生意外事故。8、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采用鋼管(Φ48Χ3. 5)和扣件搭設,內、外立桿均為單桿, 立桿橫距b=0. 90m、縱距1=1. 5m(具體尺寸根據工程結構尺寸進行調整,不得大于1. 5m), 內排立桿距結構Id1=O. 35m(空調板和陽臺等處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掃地橫桿距地面 200mm,以上大橫桿步距h=l. 8m ;小橫桿間距I1=O. 75m,端頭距結構Id2=O. Im ;每步架外側設置1. 2m高的防護欄桿7,每二步架以及操作層必須滿鋪腳手板和設置> 0. 2m高的踢腳板 (18厚膠合板),腳手板內側距結構0. 1 0. 15m。同時,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外立面采用符合安檢標準的密目式安全網進行全封閉。9、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在搭設、使用過程中應加強檢查,確保安全使用。外腳手架拆除過程為
1、在作業區劃出禁區,設置圍欄,禁止行人、閑人通行闖入。2、嚴格遵守拆除順序,由上而下,后綁者先拆,先綁者后拆。一般是先拆除防護欄桿、踢腳板、腳手板、剪刀撐,而后拆除小橫桿、大橫桿和立桿等,連墻點亦必須與腳手架同步拆除。3、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告知對方, 以防墜落。4、材料、工具不得隨意拋擲亂扔,要用滑輪和繩索運送。以上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了本發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凡采用等同替換或者等效變換方式所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包括設置在通長方木上的立桿及各層橫桿,其特征在于 每兩層樓設置一剛性連接桿連接立桿與梁,設置一道卸荷,所述卸荷包括設置在第二樓層以上的任一樓層的吊環,鋼絲繩一端穿過吊環,另一端繞過吊環所在樓層的下一層的小橫桿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內立桿、外立桿均為單桿,立桿橫距b=0. 90m、縱距1=1. 5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掃地橫桿距地面200mm, 以上的大橫桿步距h=l. 8m ;小橫桿間距I1=O. 75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小橫桿置于大橫桿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其特征在于每步架外側設置防護欄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包括設置在通長方木上的立桿及各層橫桿,其特征在于每兩層樓設置一剛性連接桿連接立桿與梁,設置一道卸荷,所述卸荷包括設置在第二樓層以上的任一樓層的吊環,鋼絲繩一端穿過吊環,另一端繞過吊環所在樓層的下一層的小橫桿上。本發明的雙排腳手架,荷載均勻,易于安裝,承載力強,剛度和穩定性強。
文檔編號E04G1/38GK102367700SQ20111033442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9日
發明者李欣 申請人: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