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頂篷可開窗的帳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帳篷,特別是一種頂篷可開窗的帳篷。
背景技術:
帳篷是一種可移動的簡易建筑,其撐在地上能夠遮蔽風雨、日光并供臨時休息或 居住。現有的帳篷通常能夠隨時進行拆裝,方便攜帶使用,從而在人們休閑、娛樂等方面使 用及其廣泛。傳統的帳篷由頂篷、圍壁和蓬架組成,其結構較為復雜,且連接死板,由此不易 安裝使用;同時傳統的帳篷的頂篷均整體固置裝死在蓬架上,由此使頂篷無法更換,也無法 實現開天窗的功能,從而局限了帳篷適應需求的使用功能。例如,中國專利文獻曾公開了一種可折疊的帳篷骨架中國專利號 ZL200920310434. 6 ;授權公告號CN201117302U,用于架設一預定形狀的帳篷,包括4根 間隔設立的腳架單元,腳架單元上可滑動地安裝有滑動托架;連接每相鄰兩根腳架單元的 4個周邊連接架單元,每個周邊連接架單元包括兩對周邊連桿組,每一周邊連桿組包括樞接 成剪刀形狀的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該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具有內端和外端,其中,每一第 一連桿的外端分別樞接腳架單元的頂端,每一第二連桿的外端分別樞接滑動托架;每個周 邊連接架單元中的第一連桿的內端通過一第一連接件相互樞軸地連接,第二連桿的內端通 過一第二連接件相互樞軸地連接;和一位于帳篷中心的頂桿單元,該頂桿單元上可滑動地 安裝一第四連接件,其頂端形成一頂帽,其下端則固定一第三連接件;和兩個中間連接架單 元,每個中間連接架單元包括兩對中間連桿組,每一中間連桿組包括樞接成剪刀形狀的第 三連桿和第四連桿,該第三連桿和第四連桿具有內端和外端,其中,每一第三連桿的外端分 別樞接于第二連接件上,每一第四連桿的外端分別樞接于第一連接件上;每一第三連桿的 內端分別樞接在第三連接件上,每一第四連桿的內端分別樞接在第四連接件上;還包括連 接在頂桿單元頂端和四個腳架單元頂端之間的四個支頂桿單元。上述可折疊的帳篷骨架雖然實現了帳篷的功能,但其蓬頂是呈一整體固定在骨架 上的,由此帳篷頂部不能夠實現開窗的功能,使帳篷結構比較單一、死板;同時帳篷的四周 封閉導致帳內光線較暗,空氣悶熱,從而不利于夏日野外休閑旅行。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通過設置可活動 的頂篷板塊從而實現頂篷開窗功能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包括支 架與設置在支架頂部的頂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的頂部具有呈相互平行設置的兩根 圈梁桿,所述的頂篷設置在兩根圈梁桿之間,所述頂篷與圈梁桿之間設有能夠使頂篷沿圈 梁桿滑動的滑動機構。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頂篷呈薄板狀且可采用滌綸布、特斯林、鐵板、鋁板、鋁塑
3板等材料制成,上述材料均具有一定韌性,使頂篷能夠發生彈性變形并恢復原狀。圈梁桿呈 水平設置在支架的頂端,頂篷滑動連接在圈梁桿上,通過頂篷的滑動從而實現帳篷頂部的 閉合與開窗的功能。在上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所述的頂篷具有與上述圈梁桿固連的固定頂和能 夠滑動的滑動頂,所述的滑動機構包括圈梁桿內側開設的滑槽,所述滑動頂的側邊具有能 夠嵌入上述滑槽并形成滑動卡接的滑輪。頂篷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與圈梁桿形成固連的 固定頂,一個是能夠在圈梁桿上滑動的滑動頂,兩個板塊呈鄰貼并排設置;滑動頂的側邊伸 出軸桿,軸桿上套設滑輪,滑輪吻合嵌入滑槽并與滑槽的開口邊沿形成卡接。當滑動頂沿滑 槽滑動至與固定頂呈上下相疊的位置時,頂篷的天窗敞開;當滑動頂沿滑槽滑動至與固定 頂呈鄰貼并排的位置時,頂篷的天窗關閉。在上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所述的滑槽具有與固定頂的位置水平相齊的上滑 軌和平行位于固定頂下方的下滑軌,所述的上滑軌與下滑軌之間通過斜軌連接。滑動頂位 于上滑軌處(即與固定頂呈鄰貼并排)時,由于上滑軌與固定頂呈平齊,故頂篷天窗閉合時 形成一整塊平整的板面;當頂篷天窗打開時,滑動頂平貼于固定頂的下方,且兩滑軌之間通 過斜軌過渡連接,從而提升了整體頂篷的美觀性與整齊性。在上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所述的支架包括若干根立柱,所述立柱的頂端均 套設有兩角角件,所述的圈梁桿通過相鄰的兩兩角角件套設連接。采用四根立柱支撐在地 面上,兩角角件具有兩個相互呈直角夾角的水平接口,每相鄰的兩個立柱之間設有圈梁桿, 故總共設有四根圈梁桿,每根呈平直的圈梁桿水平對應插接入兩相對峙的水平接口內形成 固定,其中一對相平行的圈梁桿內側對應滑動頂與固定頂開設有滑槽,另一對相平行的圈 梁桿上無滑槽。在上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所述的立柱的底端具有底座。底座呈方形板狀,且 其上開設有用于將立柱安裝在地面上的安裝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通過滑動頂與圈梁桿的滑動配合,實現了 頂篷具有天窗開閉的功能,從而根據遮蔽面積的不同需求提供靈活的操作方案,增加了該 帳篷的使用功能與市場競爭力;同時該滑動結構采用上、下滑軌,使天窗關閉后為一平整面 而不造成連接的層次凸臺,提高了整體造型的美觀性。
圖1是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另一使用狀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圖1的局部放大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中圖1的A-A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立柱;la、底座;2、圈梁桿;2a、上滑軌;2b、斜軌;2c、下滑軌;3、兩角角 件;4、固定頂;5、滑動頂;5a、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 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0019]如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包括支架與設置在支架頂部的 頂篷,支架的頂部具有圈梁桿2,頂篷與圈梁桿2之間設有能夠使頂篷沿圈梁桿2滑動的滑 動機構。支架包括四根立柱1,該四根立柱1豎直布局呈方形架支撐在地面上,每根立柱1 的底端具有底座la,底座Ia呈方形板狀,且其上開設有用于將立柱1安裝在地面上的安裝 孔;每根立柱1的頂端均固套有一個兩角角件3,兩角角件3具有兩個相互呈直角夾角的水 平接口,每相鄰的兩個立柱1之間設有一根圈梁桿2,故總共設有四根圈梁桿2,每根呈平直 的圈梁桿2水平對應插接入兩相對峙的水平接口內形成固定。頂篷呈薄板狀且可采用滌綸布、特斯林、鐵板、鋁板、鋁塑板等材料制成,上述材料 均具有一定韌性,使頂篷能夠發生彈性變形并恢復原狀。頂篷分為兩個板塊,一個是與圈梁 桿2形成固連的固定頂4,一個是能夠在圈梁桿2上滑動的滑動頂5,兩個板塊呈鄰貼并排設置。頂篷與圈梁桿2之間設有滑動機構,滑動機構包括一對相平行的圈梁桿2內側對 應滑動頂5與固定頂4位置開設的滑槽,滑槽具有上滑軌加和下滑軌2c,固定頂4固連在 一對圈梁桿2的后段之間,上滑軌加位于一對圈梁桿2的前段上并與固定頂4的位置呈水 平相齊,下滑軌2c平行開設于固定頂4的下方的一對圈梁桿2上,上滑軌加與下滑軌2c 之間通過斜軌2b連接。滑動機構還包括滑動頂5對應滑槽的兩側邊均伸出軸桿,軸桿上套 設滑輪fe,滑輪fe吻合嵌入滑槽并與滑槽的開口邊沿形成卡接固連。常態下頂篷天窗處于閉合狀態,即滑動頂5位于上滑軌加處并與固定頂4呈鄰貼 并排設置,使整體頂篷形成一整塊平整的板面;當需開啟頂篷天窗時,外力驅動滑動頂5沿 上滑軌加滑動通過斜軌2b到達下滑軌2c處,此時滑動頂5平貼相疊于固定頂4的下方, 頂篷前部的天窗敞開,從而實現帳篷頂部的閉合與開窗的功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 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立柱1 ;底座Ia ;圈梁桿2 ;上滑軌加;斜軌2b ;下滑軌2c ; 兩角角件3 ;固定頂4 ;滑動頂5 ;滑輪fe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 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 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
權利要求1.一種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包括支架與設置在支架頂部的頂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 架的頂部具有呈相互平行設置的兩根圈梁桿O),所述的頂篷設置在兩根圈梁桿( 之間, 所述頂篷與圈梁桿( 之間設有能夠使頂篷沿圈梁桿( 滑動的滑動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篷具有與上述圈 梁桿( 固連的固定頂(4)和能夠滑動的滑動頂(5),所述的滑動機構包括圈梁桿O)內側 開設的滑槽,所述滑動頂(5)的側邊具有能夠嵌入上述滑槽并形成滑動卡接的滑輪(5a)。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具有與固定頂 (4)的位置水平相齊的上滑軌Oa)和平行位于固定頂(4)下方的下滑軌(2c),所述的上滑 軌Qa)與下滑軌Oc)之間通過斜軌Ob)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包括若 干根立柱(1),所述立柱(1)的頂端均套設有兩角角件(3),所述的圈梁桿( 通過相鄰的 兩兩角角件C3)套設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的底端具有 底座(Ia)。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屬于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帳篷的蓬頂因呈一整體固定在骨架上,由此帳篷頂部不能夠實現開窗的功能,使帳篷結構比較單一、死板等問題。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包括支架與設置在支架頂部的頂篷,支架的頂部具有呈相互平行設置的兩根圈梁桿,頂篷設置在兩根圈梁桿之間,頂篷與圈梁桿之間設有能夠使頂篷沿圈梁桿滑動的滑動機構。本頂篷可開窗的帳篷實現了頂篷具有天窗開閉的功能,從而根據遮蔽面積的不同需求提供靈活的操作方案,增加了該帳篷的使用功能與市場競爭力;同時該滑動結構采用上、下滑軌,使天窗關閉后為一平整面而不造成連接的層次凸臺,提高了整體造型的美觀性。
文檔編號E04H15/34GK201933838SQ20112005278
公開日2011年8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日
發明者辛宏 申請人: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