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加氣砼砌塊生產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
背景技術:
加氣砼砌塊的生產一般包括如下步驟原料破碎、球磨、配料制漿、澆鑄、靜養、脫模、切割、蒸壓和出釜。其中,脫模是將處于模框中的加氣砼砌塊坯體取出放置在切割車上, 使裝置由加氣砼砌塊坯體的切割車進入切割工序,由于加氣砼砌塊坯體較重,因此加氣砼砌塊坯體的脫模需要借助脫模裝置來實現,實踐證明,現有的脫模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操縱不方便、容易損壞坯體等不足之處,需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動作精確的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和橫向移動的升降架、設置于升降架上的翻轉機構、以及模框裝置,模框裝置由底板、 與底板固定設置的三個固定側板和一個可拆卸的活動側板組成,模框裝置的前側設置有用于鎖緊活動側板的鎖緊臂、后側設置有用于驅動鎖緊臂在鎖緊位置和釋放位置之間擺動的第一擺臂、鎖緊臂與第一擺臂之間通過設置于模框裝置底部的轉動軸連接,模框裝置左、右兩側的外側壁分別設置有兩凸起的第一卡頭;翻轉機構包括分別設置于升降架兩側可繞中心轉動的翻轉臂、設置于升降架上連接驅動翻轉臂轉動的第一油缸、設置于升降架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擺動的第二擺臂、以及連接驅動第二擺臂擺動的第二油缸,翻轉臂上設置有可與第一卡頭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擺臂上形成有第二卡槽,第一擺臂上設置有可與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頭,當翻轉臂與第一卡頭配合吊起模框裝置并且翻轉臂轉動90°后,第二卡頭可嵌入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二擺臂的第二卡槽中,當第二擺臂處于第二位置,其撥動第一擺臂擺動使鎖緊臂處于釋放位置。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側板與所述固定側板和底板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密封件。進一步的,所述鎖緊臂上設置有可與活動側板滾動接觸的滾輪。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工作時,升降架通過翻轉臂與第一卡頭配合將裝置有加氣砼砌塊坯體的模框裝置吊起,第一油缸驅動翻轉臂轉動90°,使活動側板處于模框裝置底部,此時第一擺臂的第二卡頭嵌入第二擺臂的第二卡槽中,升降架將模框裝置吊運至切割車正上方,第二油缸驅動第二擺臂擺動,帶動第一擺臂擺動使鎖緊臂處于釋放位置,使加氣砼砌塊坯體連通活動側板放置到切割車上,完成加氣砼砌塊坯體的脫模動作,整個過程自動完成、動作簡單、操作方便;活動側板與固定側板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密封件,可防止在澆鑄過程中漿料的滲出,同時加強鎖緊臂的鎖緊效果;鎖緊臂上設置有可與活動側板滾動接觸的滾輪,可使鎖緊臂的擺動更為順暢,防止其在擺動過程中磨損或磨損活動側板。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升降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
圖1的俯視圖,第二擺臂處于第一位置。圖3為
圖1的俯視圖,第二擺臂處于第二位置。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擺臂的正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擺臂的側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翻轉臂與第一油缸的連接結構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模框裝置的立體圖,示出鎖緊臂。圖8為本實用新型模框裝置的立體圖,示出第一擺臂。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至圖8所示,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包括機架(圖中未示出)、 設置于機架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和橫向移動的升降架1、設置于升降架1上的翻轉機構、以及模框裝置2,其中,升降架1的垂直上下移動和橫向移動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多種方式來實現,在這里不再詳細說明。模框裝置2由底板21、與底板21固定設置的三個固定側板22和一個可拆卸的活動側板23組成,升降架1下方設置有軌道,模框裝置2的底部設置有與軌道相配合的行走輪,工作時,模框裝置2沿軌道輸送至升降架1的下方,上述軌道和行走輪結構為現有技術, 活動側板23與固定側板2和底板21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密封件,模框裝置2的前側設置有用于鎖緊活動側板23的兩鎖緊臂對、后側設置有用于驅動鎖緊臂M在鎖緊位置和釋放位置之間擺動的兩第一擺臂25、鎖緊臂M與第一擺臂25之間通過設置于模框裝置2 底部的轉動軸26連接,模框裝置2左、右兩側的外側壁分別設置有兩凸起的第一卡頭221, 鎖緊臂M上設置有可與活動側板23滾動接觸的滾輪M1,第一擺臂25上設置有凸起的第二卡頭251,具體工作時,先將模框裝置組裝成型,也就是組模工序,然后經過澆鑄、靜養后通過軌道輸送到脫模裝置中進入脫模工序。翻轉機構包括通過水平安裝軸131可轉動地設置于升降架1兩側的兩翻轉臂13、 設置于升降架1上連接驅動翻轉臂13轉動的第一油缸14、通過垂直安裝軸112設置于升降架1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擺動的兩第二擺臂11、以及通過連桿121連接驅動垂直安裝軸112轉動以使第二擺臂11擺動的第二油缸,翻轉臂13上設置有可與第一卡頭 22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132,第二擺臂11上形成有沿其長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卡槽111,第一擺臂25的第二卡頭251可與第二卡槽111相配合,當翻轉臂23與第一卡頭221配合吊起模框裝置2并且翻轉臂23轉動90°后,第二卡頭251可嵌入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二擺臂11 的第二卡槽111中,當第二氣缸12驅動第二擺臂11擺向第二位置,第二擺臂11可撥動第一擺臂25擺動使鎖緊臂M處于釋放位置。具體工作方式為工作時,升降架1通過翻轉臂13與第一卡頭221配合將裝置有加氣砼砌塊坯體的模框裝置2吊起,第一油缸14驅動翻轉臂13轉動90°,使活動側板23 處于模框裝置2底部,此時第一擺臂25的第二卡頭251嵌入第二擺臂11的第二卡槽111 中,升降架1將模框裝置2吊運至切割車正上方,第二油缸12驅動第二擺臂11擺動,帶動第一擺臂25擺動使鎖緊臂M處于釋放位置,使加氣砼砌塊坯體連通活動側板23放置到切割車上,完成加氣砼砌塊坯體的脫模動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實施的范圍,即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實用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和橫向移動的升降架、設置于升降架上的翻轉機構、以及模框裝置,模框裝置由底板、 與底板固定設置的三個固定側板和一個可拆卸的活動側板組成,模框裝置的前側設置有用于鎖緊活動側板的鎖緊臂、后側設置有用于驅動鎖緊臂在鎖緊位置和釋放位置之間擺動的第一擺臂、鎖緊臂與第一擺臂之間通過設置于模框裝置底部的轉動軸連接,模框裝置左、右兩側的外側壁分別設置有兩凸起的第一卡頭;翻轉機構包括分別設置于升降架兩側可繞中心轉動的翻轉臂、設置于升降架上連接驅動翻轉臂轉動的第一油缸、設置于升降架上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擺動的第二擺臂、以及連接驅動第二擺臂擺動的第二油缸,翻轉臂上設置有可與第一卡頭相配合的第一卡槽,第二擺臂上形成有第二卡槽,第一擺臂上設置有可與第二卡槽相配合的第二卡頭,當翻轉臂與第一卡頭配合吊起模框裝置并且翻轉臂轉動90°后,第二卡頭可嵌入處于第一位置的第二擺臂的第二卡槽中,當第二擺臂處于第二位置,其撥動第一擺臂擺動使鎖緊臂處于釋放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側板與所述固定側板和底板的接觸面之間設置有彈性密封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臂上設置有可與活動側板滾動接觸的滾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氣砼砌塊坯體脫模裝置,包括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可垂直上下移動和橫向移動的升降架、設置于升降架上的翻轉機構、以及模框裝置,模框裝置由底板、與底板固定設置的三個固定側板和一個可拆卸的活動側板組成,模框裝置的前側設置有用于鎖緊活動側板的鎖緊臂、后側設置有用于驅動鎖緊臂在鎖緊位置和釋放位置之間擺動的第一擺臂、鎖緊臂與第一擺臂之間通過設置于模框裝置底部的轉動軸連接,模框裝置左、右兩側的外側壁分別設置有兩凸起的第一卡頭;翻轉機構設置于升降架上,具有可與第一卡頭配合將模框裝置吊起并翻轉90°的翻轉臂、撥動第一擺臂使鎖緊臂處于釋放位置的第二擺臂、以及相應的驅動油缸,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等優點。
文檔編號B28B13/04GK202037710SQ20112005485
公開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4日
發明者傅炳煌, 洪詩杰 申請人:福建泉工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