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858540閱讀:18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軌枕蒸汽養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雙塊式軌枕養護通常采用鍋爐燃煤蒸汽養護工藝,因而在軌枕場建場規劃時需配備鍋爐房、存煤場、煤渣處理場和蒸汽管道等,占用土地面積較大。同時,正常生產至少配備兩名勞動力,且使用一臺4t燃煤蒸汽鍋爐,每年消耗燃煤1000多噸,日常安全檢測維修費用較大。另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煙塵的排放量大,易造成環境污染,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節能減排且軌枕預制成本高。綜上,現有的鍋爐燃煤蒸汽養護方法存在土地占用面積較大、工廠化的生產水平低、鍋爐及相應設備的前期投入及運行成本較大、勞動力強度較大、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等多種實際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設計合理、投入及運行成本低、操作簡便且養護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軌枕的養護質量易控,能實現養護水的循環利用且蒸養過程無污染、低排放。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開挖形成的蒸養坑、布設在蒸養坑內側底部且用于產生軌枕養護用水蒸汽的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與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內部相通且連續不斷向蒸養坑內提供水蒸汽的水蒸汽散熱管、沿蒸養坑底部四周墻腳布設且對蒸養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進行及時排放的冷凝水排放溝槽和罩裝在蒸養坑上的保溫罩,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包括養護水存儲箱、不斷向養護水存儲箱內提供經軟化處理后的養護水的養護水供給裝置、將養護水存儲箱內所存儲的養護水加熱至沸騰并產生大量水蒸汽的電加熱裝置和對所述電加熱裝置進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所述電加熱裝置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電加熱裝置布設在所述養護水存儲箱內,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與養護水存儲箱的內部相通;所述水蒸汽散熱管布設在蒸養坑底部且其上開有多個排氣孔,所述水蒸汽散熱管的一端通至養護水存儲箱內部,所述蒸養坑的底部和四周側壁上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包括養護水供給箱和通過供送管道與養護水供給箱內部相通的養護水供給裝置,所述養護水供給箱與養護水存儲箱均布設于蒸養坑內側底部開挖形成的基礎坑,所述基礎坑的底部和四周側壁上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所述基礎坑內部通過分隔板分隔為養護水供給箱和養護水存儲箱兩個箱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和養護水存儲箱的下部相通且其上部之間通過所述分隔板進行分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和養護水存儲箱的底部平齊且養護水供給箱的頂部高度低于養護水存儲箱的頂部高度;所述養護水供給箱的上部開口且養護水存儲箱的上部通過蓋板進行封閉,且養護水供給箱和養護水存儲箱組成一個連通器。[0006]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還包括分別對蒸養坑內部溫度和濕度進行實時檢測的溫度檢測單元和濕度檢測單元,所述溫度檢測單元和濕度檢測單元均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保溫罩上安裝有電動旋轉機構,且電動旋轉機構由自動控制系統進行控制且其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所述電動旋轉機構和自動控制系統組成對蒸養坑內進行降溫控制的降溫控制系統。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冷凝水排放溝槽通至養護水供給箱頂部,且將冷凝水排放溝槽內收集的冷凝水排至養護水供給箱內以進行循環利用。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還包括對養護水供給箱內部水位進行實時檢測的水位檢測單元和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的通斷控制閥,所述通斷控制閥由自動控制系統進行通斷控制且所述水位檢測單元和所述通斷控制閥均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且位于養護水供給箱頂部的浮球閥。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蒸養坑和所述基礎坑的底部和四周側壁均為磚砌結構,且所述防水保溫層為平鋪在磚砌結構上的浙青涂層和粘貼在浙青涂層上的鋁箔布保溫層。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基礎坑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裝的防水保溫層上均平鋪有一層平直鋼板,所述蓋板為鋼蓋板,所述分隔板為分隔鋼板; 且鋼蓋板和分隔鋼板以及所述基礎坑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的平直鋼板均加工制作為一體。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水蒸汽散熱管的數量為一根且其沿蒸養坑的底部中心線進行布設,所述水蒸汽散熱管呈水平向布設;所述電加熱裝置為電加熱管,所述電加熱管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電加熱管均與自動控制系統電連接。上述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是所述蒸養坑和所述基礎坑均為立方體坑體;所述蒸養坑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5. 8m±0. 2m,3. 5m±0. Im和 0. 55m士 0. 05m,所述基礎坑的深度為50cm士 3cm且其寬度和長度分別為45cm士 3cm和 IOOcm士5cm。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設計合理、所投入的硬件設備少,前期投入成本低且后期運行費用少。2、使用操作簡便且養護質量控制方便,通過自動控制系統對電加熱裝置進行自動控制,同時結合溫度檢測單元和濕度檢測單元,對蒸汽養護過程中靜停、升溫、恒溫和降溫各階段的蒸養參數進行控制,保證雙塊式軌枕蒸汽養護滿足標準規范要求。3、養護效果好,首先利用電能在密閉容器內將軟化處理過的水加熱至沸騰,再用水蒸汽散熱管將熱水產生的蒸汽均勻送至蒸養坑內,這樣熱水中的熱量能很快傳遞給周圍空氣介質,且蒸養坑內溫度上升后,產生的蒸汽同時又使蒸養坑內空氣中的濕度提高,同時,蒸養罩及蒸養坑的保溫層有效地控制了熱量的損失,營造出既有一定的溫度且又有足夠濕氣的蒸養坑環境,因而被蒸養混凝土軌枕的強度就能較快地增長,并最終達到養護目的。4、符合節能減排標準,首先蒸汽養護水經軟化后通過布設于養護水存儲箱內的電加熱水裝置加熱產生蒸汽,同時浮球閥自動控制養護水供給箱對養護水存儲箱進行補水, 且蒸養過程中通過冷凝水排放溝槽將冷凝水匯集到養護水供給箱內,使養護水得到循環使用。另外,蒸養坑和基礎坑的四周及底層采用浙青涂抹,再粘貼鋁箔布來減少蒸養坑和基礎坑內的溫度損失;并且,蒸汽養護過程中,由于采用電加熱裝置,因而排放的污染物非常少, 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5、養護效率高,提高了軌枕的工廠化生產水平,其將電能轉化成熱能并在密閉空間內用電能持續產生蒸汽,同時結合自動控制系統確保蒸汽養護工藝滿足溫度和濕度的要求,實現方便,能大幅提高軌枕的養護效率。6、適用范圍廣且實用價值高,能有效推廣適用至多種混凝土軌枕,尤其是雙塊式軌枕的養護過程中,其不僅減少了在軌枕場配備鍋爐房及存煤區等大量場建工作,減少了土地占用面積,同時減少了鍋爐及相應設備的投入成本,減少了勞動力及鍋爐日常使用的安全費用和其它費用,并且減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煙塵、廢渣等廢棄物的排放,提高了節能減排水平,有效提高了軌枕的生產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投入及運行成本低、使用操作簡便且養護效率高、使用效果好、軌枕的養護質量易控,同時能實現養護水的循環利用,且蒸養過程中排放的廢棄物少,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能有效解決現有鍋爐燃煤蒸汽養護方法存在的土地占用面積較大、工廠化生產水平低、前期投入及運行成本較大、勞動力強度較大、不符合節能減排標準等多種實際問題。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參考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說明
2-水蒸汽散熱管; 5-1-養護水存儲箱; 5-4-溫度檢測單元; 5-7-浮球閥; 5-10-分隔鋼板; 9-電動旋轉機構;
I-蒸養坑;
4-保溫罩;
5-3-電加熱管; 5-6-養護水供給箱 5-9-鋼蓋板;
7-浙青涂層;
II-雙塊式軌枕。
3-冷凝水排放溝槽; 5-2-自動控制系統; 5-5-濕度檢測單元;
5-8-平直鋼板;
6-磚砌結構; 10-基礎坑;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及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開挖形成的蒸養坑1、布設在蒸養坑1內側底部且用于產生軌枕養護用水蒸汽的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與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內部相通且連續不斷向蒸養坑1內提供水蒸汽的水蒸汽散熱管2、沿蒸養坑1底部四周墻腳布設且對蒸養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進行及時排放的冷凝水排放溝槽3和罩裝在蒸養坑1上的保溫罩4,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包括養護水存儲箱5-1、不斷向養護水存儲箱5-1內提供經軟化處理后的養護水的養護水供給裝置、將養護水存儲箱5-1內所存儲的養護水加熱至沸騰并產生大量水蒸汽的電加熱裝置和對所述電加熱裝置進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5-2,所述電加熱裝置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所述電加熱裝置布設在所述養護水存儲箱5-1內,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與養護水存儲箱5-1的內部相通。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布設在蒸養坑1底部且其上開有多個排氣孔,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的一端通至養護水存儲箱5-1內部,所述蒸養坑1的底部和四周側壁上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本實施例中,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包括養護水供給箱5-6和通過供送管道與養護水供給箱5-6內部相通的養護水供給裝置,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與養護水存儲箱5-1均布設于蒸養坑1內側底部開挖形成的基礎坑10,所述基礎坑10的底部和四周側壁上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所述基礎坑10內部通過分隔板分隔為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兩個箱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的下部相通且其上部之間通過所述分隔板進行分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的底部平齊且養護水供給箱5-6的頂部高度低于養護水存儲箱5-1的頂部高度。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的上部開口且養護水存儲箱5-1的上部通過蓋板進行封閉,且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 5-1組成一個連通器。實際開挖時,所述蒸養坑1和所述基礎坑10均為立方體坑體。所述蒸養坑1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5. 8m±0. 2m,3. 5m±0. Im和0. 55m士0. 05m,所述基礎坑10的深度為 50cm士3cm且其寬度和長度分別為45cm士3cm和IOOcm士5cm。本實施例中,所述蒸養坑1 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5. 8m,3. 5m和0. 55m,所述基礎坑10的深度為50cm且其寬度和長度分別為45cm和100cm。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包括分別對蒸養坑1內部溫度和濕度進行實時檢測的溫度檢測單5-4和濕度檢測單5-5,所述溫度檢測單5-4和濕度檢測單元5-5均與自動控制系統 5-2電連接。實際使用過程中,為實現養護水循環利用,所述冷凝水排放溝槽3通至養護水供給箱5-6頂部,且將冷凝水排放溝槽3內收集的冷凝水排至養護水供給箱5-6內以進行循環利用。為實現養護水自動供給,本實施例中,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且位于養護水供給箱5-6頂部的浮球閥5-7。實際使用時,也可以設置對養護水供給箱5-6內部水位進行實時檢測的水位檢測單元和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的通斷控制閥, 所述通斷控制閥由自動控制系統5-2進行通斷控制且所述水位檢測單元和所述通斷控制閥均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同時,所述基礎坑10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裝的防水保溫層上均平鋪有一層平直鋼板5-8,所述蓋板為鋼蓋板5-9,所述分隔板為分隔鋼板5-10。且鋼蓋板5-9和分隔鋼板 5-10以及所述基礎坑10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的平直鋼板5-8均加工制作為一體。實際使用時,所述平直鋼板5-8、鋼蓋板5-9和分隔鋼板5-10的厚度均相同且其厚度為5mm士 1mm。 本實施例中,平直鋼板5-8、鋼蓋板5-9和分隔鋼板5-10的厚度均為5mm。本實施例中,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的數量為一根且其沿蒸養坑1的底部中心線進行布設,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呈水平向布設。實際布設時,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采用直徑為60mm的穿孔鋼管。所述電加熱裝置為電加熱管5-3,所述電加熱管5-3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電加熱管5-3均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本實施例中,所用電加熱管5-3的數量為9個,且9 個電加熱管5-3橫向安裝在養護水存儲箱5-1的內側壁上。實際布設安裝時,可以對所述蒸養坑1和所述基礎坑10的尺寸、電加熱管5-3和水蒸汽散熱管2的數量、電加熱管5-3的功率和布設位置以及水蒸汽散熱管2上所開設排氣孔的尺寸和間距進行相應調整。本實施例中,所述蒸養坑1和所述基礎坑10的底部和四周側壁均為磚砌結構6,且所述防水保溫層為平鋪在磚砌結構6上的浙青涂層7和粘貼在浙青涂層7上的鋁箔布保溫層。實際施工時,所述浙青涂層7的厚度為5cm士 lcm。本實施例中,所述浙青涂層7的厚度為 5cm。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基礎坑10內的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采用連通器原理,上部用鋼板隔離下部連通,形成兩個并聯的箱體,其中養護水供給箱5-6在整個蒸汽養護循環過程中不斷向養護水存儲箱5-1內供應養護水,且其內部安裝一浮球閥 5-7來控制內部水位,同時養護水供給箱5-6上部一角與冷凝水排放溝槽3相連;所述養護水存儲箱5-1向蒸養坑1內供應水蒸汽,其內側橫向安裝9根電加熱管5-3用來加熱水產生蒸汽,養護水存儲箱5-1的上部封閉與水蒸汽散熱管2相連接。實際使用過程中,通過水蒸汽散熱管2不斷向蒸養坑1內進行供氣,為便于蒸汽能夠均勻充滿整個蒸養坑1內,水蒸汽散熱管2縱向安裝在蒸養坑1底部的中間位置。同時,所述水蒸汽散熱管2上的排氣孔進行倒角處理,以防結垢堵塞,并便于排除凝結水,并且多個排氣孔分布均勻,每個排氣孔排氣均衡,流量相同。而沿蒸養坑1的墻體底部四周設置的槽深為10cm、寬IOcm且坡度的冷凝水排放溝槽3,收集所有冷凝水匯集到養護水供給箱5-6內,使養護用水得到循環使用。實際使用過程中,所述蒸養坑1可滿足養護2X2連式雙塊式軌枕模型12套48根軌枕的養護需求,水蒸汽散熱管2上所開排氣孔的數量足夠保證蒸汽能完全充滿整個蒸養坑1。本實施例中,被養護的軌枕為雙塊式軌枕11。同時,蒸養坑1內的降溫速度也是影響整個蒸汽養護循環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蒸養坑1的密封效果較好,考慮到冬季環境溫度較低,蒸養坑1內的環境溫度較高,降溫溫差較大,而蒸養罩(即保溫罩4)的保溫效果較好,因此采用在恒溫養護階段完成后,旋轉養護罩來進行降溫,以提高降溫的效率。所述保溫罩4上安裝有電動旋轉機構9,且電動旋轉機構9由自動控制系統5-2進行控制且其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所述電動旋轉機構 9和自動控制系統5-2組成對蒸養坑1內進行降溫控制的降溫控制系統。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開挖形成的蒸養坑(1)、布設在蒸養坑(1)內側底部且用于產生軌枕養護用水蒸汽的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與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內部相通且連續不斷向蒸養坑(1)內提供水蒸汽的水蒸汽散熱管O)、沿蒸養坑(1)底部四周墻腳布設且對蒸養過程中產生的冷凝水進行及時排放的冷凝水排放溝槽C3)和罩裝在蒸養坑(1)上的保溫罩,所述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包括養護水存儲箱(5-1)、不斷向養護水存儲箱(5-1)內提供經軟化處理后的養護水的養護水供給裝置、將養護水存儲箱(5-1)內所存儲的養護水加熱至沸騰并產生大量水蒸汽的電加熱裝置和對所述電加熱裝置進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5-2),所述電加熱裝置與自動控制系統(5-2) 電連接,所述電加熱裝置布設在所述養護水存儲箱(5-1)內,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與養護水存儲箱(5-1)的內部相通;所述水蒸汽散熱管( 布設在蒸養坑(1)底部且其上開有多個排氣孔,所述水蒸汽散熱管O)的一端通至養護水存儲箱(5-1)內部。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包括養護水供給箱(5-6)和通過供送管道與養護水供給箱(5-6)內部相通的養護水供給裝置,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與養護水存儲箱(5-1)均布設于蒸養坑(1)內側底部開挖形成的基礎坑(10),所述基礎坑(10)的底部和四周側壁上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所述基礎坑(10)內部通過分隔板分隔為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兩個箱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的下部相通且其上部之間通過所述分隔板進行分隔,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的底部平齊且養護水供給箱(5-6)的頂部高度低于養護水存儲箱(5-1)的頂部高度;所述養護水供給箱(5-6)的上部開口且養護水存儲箱(5-1)的上部通過蓋板進行封閉,且養護水供給箱(5-6)和養護水存儲箱(5-1)組成一個連通器。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對蒸養坑(1)內部溫度和濕度進行實時檢測的溫度檢測單元(5-4)和濕度檢測單元 (5-5),所述溫度檢測單元(5-4)和濕度檢測單元(5-5)均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 所述保溫罩(4)上安裝有電動旋轉機構(9),且電動旋轉機構(9)由自動控制系統(5-2)進行控制且其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所述電動旋轉機構(9)和自動控制系統(5-2) 組成對蒸養坑(1)內進行降溫控制的降溫控制系統。
4.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排放溝槽( 通至養護水供給箱(5-6)頂部,且將冷凝水排放溝槽(3)內收集的冷凝水排至養護水供給箱(5-6)內以進行循環利用。
5.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還包括對養護水供給箱(5-6)內部水位進行實時檢測的水位檢測單元和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的通斷控制閥,所述通斷控制閥由自動控制系統(5-2)進行通斷控制且所述水位檢測單元和所述通斷控制閥均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
6.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護水供給裝置還包括安裝在所述供送管道上且位于養護水供給箱(5-6)頂部的浮球閥(5-7)。
7.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養坑(1) 和所述基礎坑(10)的底部和四周側壁均為磚砌結構(6),且所述防水保溫層為平鋪在磚砌結構(6)上的浙青涂層(7)和粘貼在浙青涂層(7)上的鋁箔布保溫層。
8.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礎坑 (10)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裝的防水保溫層上均平鋪有一層平直鋼板(5-8),所述蓋板為鋼蓋板(5-9),所述分隔板為分隔鋼板(5-10);且鋼蓋板(5-9)和分隔鋼板(5-10)以及所述基礎坑(10)底部和四周側壁上所鋪的平直鋼板(5-8)均加工制作為一體。
9.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蒸汽散熱管O)的數量為一根且其沿蒸養坑(1)的底部中心線進行布設,所述水蒸汽散熱管 (2)呈水平向布設;所述電加熱裝置為電加熱管(5-3),所述電加熱管(5-3)的數量為多個且多個電加熱管(5- 均與自動控制系統(5-2)電連接。
10.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養坑(1)和所述基礎坑(10)均為立方體坑體;所述蒸養坑(1)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分別為 5. 8m士0. 2m、3. 5m±0. Im 和 0. 55m士0. 05m,所述基礎坑(10)的深度為 50cm士 3cm 且其寬度和長度分別為45cm士3cm和IOOcm士5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軌枕電加熱蒸汽養護系統,包括開挖形成的蒸養坑、布設在蒸養坑底部的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連續不斷向蒸養坑內提供水蒸汽的水蒸汽散熱管、沿蒸養坑四周的瀝青保溫層、沿墻腳布設且對冷凝水進行及時排放的冷凝水排放溝槽和罩裝在蒸養坑上的保溫罩,電加熱式蒸汽發生裝置包括養護水存儲箱、養護水供給裝置、布設在養護水存儲箱內的電加熱裝置和對電加熱裝置進行控制的自動控制系統;水蒸汽散熱管布設在蒸養坑底部且其上開有多個排氣孔,蒸養坑底部和四周均鋪裝有防水保溫層。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投入及運行成本低、操作簡便且養護效率高、使用效果好、養護質量易控,能實現養護水的循環利用且蒸養過程無污染、低排放。
文檔編號B28B11/24GK202000225SQ20112008948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30日
發明者丁鼎, 張濤, 施連勝, 朱軍, 李曉, 楊文生, 白雙明, 范恒秀, 蔣振國, 郭振江, 陳作光, 陳海珍 申請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