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用于建筑工程中處理上下水管預留位置的裝置,屬于建筑工具材料。具體涉及一種建筑工程中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
技術背景目前要完成建筑工程中上下水管的立管要經過復雜的工藝過程,大約要以下10 個工序1、買回泡沫,先切成所要的形狀,用塑料膠紙包好,或在模板上做模形,留出立管洞口 ;2、包好泡沫,用扎絲和釘子固定在模板上;3、等水泥漿定型后,打掉泡沫;4、吊垂直線,如有誤差,還要修打,對建筑物有損傷;5、買回鐵管,鋸成所要的材料,在邊上焊上卡環做成套管;6、裝上模板,把套管安上,灌上水泥漿;7、等幾天后拆掉模板;8、裝好下水管;9、買回薄模板切成形,挖圓孔,分兩半,固定在套管和主下水管下灌上水泥漿;10、拆掉模板。整個工序復雜、費時、費人工、而且工期長,不利于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縮短工期、減少工序、提供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其特征在于由管筒、管筒蓋、定位器、定位器蓋、防水圈組成。管筒的特征在于其上部有外螺紋連接管筒蓋,其外側有凸出的橫向塊,內側平整; 外側凸出的橫向塊更好的固定在混凝土中。定位器的特征在于,其呈杯狀,底部有3個螺絲孔,中心位置上有激光投線儀孔, 上部有定位器蓋。管筒蓋的特征在于螺紋連接管筒,呈環形,外側有徑向凸塊,內側設置有防水圈; 徑向凸塊用來方便擰緊管蓋,防水圈用來防止水從上、下水管和管筒中滲漏。定位器蓋的特征在于下部有螺紋,中心有激光投線儀孔。定位器蓋上的螺紋用來連接定位器,固定激光投線孔的位置,使其與定位器底部的激光投線孔垂直。通過定位器底部的螺絲孔固定本實用新型來確定上下水管的位置,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模板上,在模板上位于激光投線儀孔的位置鉆一稍大于激光投線儀孔的圓孔,利用激光光源、定位器底部和定位器蓋上的激光投線儀孔,三點一線來確定管筒垂直立于混凝土樓板中,方便以后立上下水管。而且每向上一層都用同一方法,使所有樓層都是在一個中心點上。
圖1 本實用新型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參見附圖1可見。當建筑施工時進行裝模,模板5裝好后,在模板5下面放置激光光源3,使其位于上、下水管中心位置,將光線投到模板5上, 并在投影點鉆一個較大的模板孔4,在橫板5的上部固定定位器2,并使激光光線通過激光投線孔6,用螺釘通過定位器2上的螺絲孔9固定在模板5上。調整位置使激光光線同時穿過定位器蓋10和定位器2上的激光投線孔6,套上管筒1,管筒1的內徑和定位器2的外徑相同,外側有凸出的橫向塊12,上部放置防水圈7,蓋上管筒蓋8擰緊完成裝模。澆注混凝土 11,待混凝土凝固后,取下管筒蓋8和防水圈7,打開定位器蓋10,卸下螺釘,取出定位器2,此時管筒1固定在混凝土中,如上所述,依些類推,將整個建筑物每層同一位置的上、 下水管套筒1都安裝在一個中心點上,裝入上水管或下水管,將管筒蓋8和防水圈7環套在上下水管上并固定在管筒1上,即完成上下水管安裝。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準確率高,成本低,并且一次成型,比原來的方法節省工時, 減少建筑成本。
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由管筒、管筒蓋、定位器、 定位器蓋、防水圈組成,其特征在于管筒的上部有外螺紋連接管筒蓋,其外側有凸出的橫向塊,內側平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 其特征在于定位器呈杯狀,底部有3個螺絲孔,中心位置上有激光投線儀孔,上部有定位器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 其特征在于管筒蓋螺紋連接管筒,呈環形,外側有徑向凸塊,內側設置有防水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 其特征在于定位器蓋的下部有螺紋,中心有激光投線儀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用于建筑工程中處理上下水管預留位置的裝置,屬于建筑工具材料,目前要完成建筑工程中上下水管的立管要經過復雜的工藝過程,整個工序復雜、費時、費人工、而且工期長,不利于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問題,縮短工期、減少工序、提供一種建筑工程中可一次澆注完成上、下水管套管的立管器,其特征在于由管筒、管筒蓋、定位器、定位器蓋、防水圈組成。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準確率高,成本低,并且一次成型。
文檔編號E04G15/06GK202055529SQ20112009924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7日
發明者劉開陽 申請人:劉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