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光伏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建筑裝飾的幕墻大都不具有光伏發電功能,使得照射到建筑物的自然光源綜合利用率極低。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該板可廣泛應用于科技館、藝術館、劇院、體育場館等現代經典建筑的外幕墻及屋頂裝飾并同時具有光伏發電功能。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該復合板構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為柔性光伏電池板、高分子粘接膜、金屬板、高分子粘接膜、無毒低密度聚乙烯芯材板層或網孔金屬板、高分子粘接膜、金屬板、預涂樹脂保護層。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光伏電池板通過高分子粘接膜直接復合到復合板上,從而形成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材。高分子粘接膜由高分子粘膠替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采用柔性光伏電池板通過高分子粘接膜直接復合到復合板上,從而形成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材,其所構成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幕墻系統為建筑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幕墻功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整合,利用幕墻空間布置太陽能電池板,其發出的電力供樓使用、節能、環保,同時光伏發電幕墻系統本身還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其綜合效益好,是一種高效環保裝飾性建材;其可塑性強、重量輕、經濟性好、可選色彩的多樣性、安裝快捷方便能進行各種加工和造型,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最大限度的支持設計師的創作需要,使他們能以最佳的方法實施自己的奇思妙想;經濟性其采用大批量流水線標準化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結構示意圖,圖中采用無毒低密度聚乙烯芯材板層;圖2為本實用新型采用網孔金屬板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層狀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光伏電池板通過高分子粘接膜粘接到復合板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例1 [0012]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為柔性光伏電池板1、高分子粘接膜2、金屬板3、高分子粘接膜4、無毒低密度聚乙烯(PE)芯材板層5、高分子粘接膜6、金屬板7、預涂樹脂保護層8。實例2: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為柔性光伏電池板1、高分子粘膠2、金屬板3、高分子粘接膜4、網孔金屬板5、高分子粘接膜6、 金屬板7、預涂樹脂保護層8。實例3: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采用柔性光伏電池板1通過高分子粘接膜(或粘膠)2直接粘結到其它的鋁塑復合板9上,從而形成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材。光伏發電復合板所構成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幕墻系統為建筑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幕墻功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整合,利用幕墻空間布置太陽能電池板,其發出的電力供樓使用、節能、環保,同時光伏發電幕墻系統本身還有很強的裝飾效果;其節能、環保,是綜合效益好的一種高效環保裝飾性建材;其類似三明治結構,具有可塑性強、重量輕、經濟性好、可選色彩的多樣性、安裝快捷方便能進行各種加工和造型,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最大限度的支持設計師的創作需要,使他們能以最佳的方法實施自己的奇思妙想;其采用大批量流水線標準化生產。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的標準尺寸為厚度3mm 6mm,長度lnTl5m,寬度800 mnTl600謹間任意訂做。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其特征在于該復合板構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為柔性光伏電池板(1)、高分子粘接膜(2)、金屬板(3)、高分子粘接膜 (4)、網孔金屬板(5)、高分子粘接膜(6)、金屬板(7)、預涂樹脂保護層(8)。
2.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其特征在于光伏電池板 (1)通過高分子粘接膜(2)直接粘結到復合板(9)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其特征在于高分子粘接膜可由高分子粘膠替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其特征在于無毒低密度聚乙烯芯材板層替換網孔金屬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該復合板構從上向下的順序依次為柔性光伏電池板、高分子粘接膜、金屬板、高分子粘接膜、無毒低密度聚乙烯芯材板層或網孔金屬板、高分子粘接膜、金屬板、預涂樹脂保護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其采用柔性光伏電池板通過高分子粘接膜直接復合到復合板上,從而形成一種具有建筑外墻或屋頂裝飾功能的光伏發電復合板材,其所構成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幕墻系統為建筑披上高科技的外衣。幕墻功能與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整合,利用幕墻空間布置太陽能電池板,其發出的電力供樓使用、節能、環保,同時光伏發電幕墻系統本身還有很強的裝飾效果。
文檔編號E04D13/18GK202265950SQ20112037243
公開日2012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8日
發明者陳猛 申請人:陳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