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組合框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國內外的新建筑、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涌現,建筑幕墻設計也日益多樣化,建筑幕墻立面變化也越來越多。對于立面存在凸凹進出變化的鋁合金幕墻,由于鋁合金豎龍骨,部分位于室外,部分位于室內,若采用現有的鋁合金豎框,室內外會產生冷橋,大大的降低了幕墻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的保溫節能性能。另外,現有的鋁合金豎框一般為一體結構,裝卸不方便、更換玻璃麻煩。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保溫效果好、裝卸方便的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豎框主體,其結構要點豎框主體的一側與室外側扣板活動連接,豎框主體的另一側與室內側扣板活動連接;所述室外側扣板與豎框主體圍成的封閉區域內填充有隔熱材料。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室外側扣板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一轉接型材一端卡接,第一轉接型材另一端通過第一膠條緊固凹部玻璃,室外側扣板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二轉接型材通過第一螺釘連接;所述室內側扣板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三轉接型材一端卡接,第三轉接型材另一端通過第二膠條緊固凸部玻璃,室內側扣板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四轉接型材卡接。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一轉接型材、第二轉接型材、第三轉接型材、第四轉接型材均采用鋁型材。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室外側扣板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一轉接型材一端卡接處、室外側扣板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二轉接型材通過螺釘連接處、室內側扣板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上的第三轉接型材一端卡接處均設置有隔熱墊。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豎框主體橫向端部與室外側壓板通過第二螺釘、斷熱條連接,室外側壓板一端通過第三膠條與室外側扣板壓緊,室外側壓板另一端通過第四膠條與凸部玻璃壓緊;室外側壓板外側卡接有端部扣板。作為另一種優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隔熱材料為保溫巖棉。其次,本實用新型所述第二轉接型材、第四轉接型材均至少為兩個,沿豎框主體縱向排列。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豎框主體采用鋁合金豎框主體,室外側扣板采用鋁合金扣板,室內側扣板采用鋁合金扣板。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扣板與豎框主體分體組裝結構;制造容易、構造適用性強、現場施工裝卸方便、可方便的更換玻璃和扣板本身、且成本低。而且,室外側扣板與豎框主體圍成的封閉區域內填 充有隔熱材料;有效防止冷橋產生,保溫效果好。由于本實用新型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因此特別適用于立面存在凸凹進出變化的鋁合金幕
工回O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端部扣板、2為室外側壓板、3為第四膠條、4為第二螺釘、5為凸部玻璃、6為第二膠條、7為第三轉接型材、8為室內側扣板、9為第四轉接型材、10為凹部玻璃、11為第一膠條、12為第一轉接型材、13為隔熱墊、14為室外側扣板、15為豎框主體、16為隔熱材料、17為第二轉接型材、18為第一螺釘、19為第三膠條、20為斷熱條、21為室內側、22為室外側。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豎框主體15,豎框主體15的一側與室外側扣板14活動連接,豎框主體15的另一側與室內側扣板8活動連接;所述室外側扣板14與豎框主體15圍成的封閉區域內填充有隔熱材料16。所述豎框主體15用于承受幕墻荷載。所述室外側扣板14與室內側扣板8可為同一形狀,通用性好。所述室外側扣板14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一轉接型材12 —端卡接,第一轉接型材12另一端通過第一膠條11緊固凹部玻璃10,室外側扣板14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二轉接型材17通過第一螺釘18連接;所述室內側扣板8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三轉接型材7 —端卡接,第三轉接型材7另一端通過第二膠條6緊固凸部玻璃5,室內側扣板8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四轉接型材9卡接。所述第一轉接型材12、第二轉接型材17、第三轉接型材7、第四轉接型材9均采用鋁型材。所述室外側扣板14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一轉接型材12 —端卡接處、室外側扣板14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二轉接型材17通過螺釘連接處、室內側扣板8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三轉接型材7 —端卡接處均設置有隔熱墊13。通過設置隔熱墊13使保溫效果更好。所述豎框主體15橫向端部與室外側壓板2通過第二螺釘4、斷熱條20連接,室外側壓板2 —端通過第三膠條19與室外側扣板14壓緊,室外側壓板2另一端通過第四膠條3與凸部玻璃5壓緊;室外側壓板2外側卡接有端部扣板I。所述隔熱材料16為保溫巖棉。所述第二轉接型材17、第四轉接型材9均至少為兩個,沿豎框主體15縱向排列。第二轉接型材17、第四轉接型材9縱向長度均可設置為50mm。各第二轉接型材17間距、各第四轉接型材9間距均可設置為不大于350_。采用多個分段式轉接型材結構,節省了轉接型材的用量。所述豎框主體15采用鋁合金豎框主體,室外側扣板14采用鋁合金扣板,室內側扣板8采用鋁合金扣板可以理解的是,以上關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以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只要滿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包括豎框主體(15),其特征在于豎框主體(15)的一側與室外側扣板(14)活動連接,豎框主體(15)的另一側與室內側扣板(8)活動連接;所述室外側扣板(14)與豎框主體(15)圍成的封閉區域內填充有隔熱材料(16)。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側扣板(14)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一轉接型材(12) 一端卡接,第一轉接型材(12)另一端通過第一膠條(11)緊固凹部玻璃(10),室外側扣板(14)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二轉接型材(17)通過第一螺釘(18)連接;所述室內側扣板(8)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三轉接型材(7) —端卡接,第三轉接型材(7)另一端通過第二膠條(6)緊固凸部玻璃(5),室內側扣板(8)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四轉接型材(9)卡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接型材(12)、第二轉接型材(17)、第三轉接型材(7)、第四轉接型材(9)均采用鋁型材。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側扣板(14)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一轉接型材(12)—端卡接處、室外側扣板(14)橫向另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二轉接型材(17)通過螺釘連接處、室內側扣板(8)橫向一側與設置在豎框主體(15)上的第三轉接型材(7)—端卡接處均設置有隔熱墊(1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框主體(15)橫向端部與室外側壓板(2)通過第二螺釘(4)、斷熱條(20)連接,室外側壓板(2) —端通過第三膠條(19)與室外側扣板(14)壓緊,室外側壓板(2)另一端通過第四膠條(3)與凸部玻璃(5)壓緊;室外側壓板(2)外側卡接有端部扣板(I)。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材料(16)為保溫巖棉。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轉接型材(17)、第四轉接型材(9)均至少為兩個,沿豎框主體(15)縱向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豎框主體(15)采用鋁合金豎框主體,室外側扣板(14)采用鋁合金扣板,室內側扣板(8)采用鋁合金扣板。
專利摘要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屬于組合框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保溫效果好、裝卸方便的幕墻組合式隔熱豎框。本實用新型包括豎框主體,其結構要點豎框主體的一側與室外側扣板活動連接,豎框主體的另一側與室內側扣板活動連接;所述室外側扣板與豎框主體圍成的封閉區域內填充有隔熱材料。
文檔編號E04B1/76GK202359703SQ20112044497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崔慶輝, 王繼冬, 程生軍 申請人:沈陽遠大鋁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