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消能減震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
背景技術:
消能減震技術是目前世界地震工程界推廣應用較多的成熟的高新技術之一,被美國地震專家稱之為“40年來世界地震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阻尼器作為消能減震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建筑結構和橋梁中,為保證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于阻尼器只有在較大位移下才能夠發揮良好的耗能效果,而目前阻尼器多使用在位移較小的剪力墻、框筒等結構中,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嚴重制約了阻尼器在這些結構中的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在框架中安裝阻尼器,能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包括結構柱、梁、連接板、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所述的結構柱與梁垂直連接構成裝置的外框,外框的三個頂點處分別設有連接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的其中一端連接于一點,另一端分別連接在三個連接板。所述的結構柱有兩根。所述的梁有兩根。所述的連接板有三塊,分別設在外框底部的兩個頂點及上部的一個頂點處。 所述的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不在一條直線上。所述的阻尼器、第一連接桿及第二連接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所述的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與連接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所述的阻尼器、第一連接桿及第二連接桿的長度及所形成的角度根據阻尼器的極限位移及安裝的跨度、高度及阻尼器與設置在下部的梁所形成的角度α進行設定。所述的角度α的變化范圍為0° < α <9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由于在框架中安裝阻尼器,能夠有效地放大阻尼器在大風或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及速度,提高阻尼器的耗能效果,從而推動了阻尼器在位移較小的剪力墻、框筒等這些結構中的應用。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結構柱、2為連接板、3為第一連接桿、4為阻尼器、5為梁、6為第二連接桿。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包括兩根結構柱I、兩根梁5、三塊連接板2、第一連接桿3、第二連接桿6及阻尼器4,結構柱I與梁5垂直連接構成裝置的外框,外框的三個頂點處分別設有連接板2,分別設在外框底部的兩個頂點及上部的一個頂點處,第一連接桿3、第二連接桿6及阻尼器4的其中一端連接于一點,另一端分別連接在三個連接板2。第一連接桿3與第二連接桿6不在一條直線上,阻尼器4、第一連接桿3及第二連接桿6的連接方式為鉸接,第一連接桿3、第二連接桿6及阻尼器4與連接板2的連接方式為鉸接,阻尼器4、第一連接桿3及第二連接桿6的長度及所形成的角度根據阻尼器4的極限位移及安裝的跨度、高度及阻尼器4與設置在下部的梁5所形成的角度α (0° < α < 90° )進行設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結構柱、梁、連接板、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所述的結構柱與梁垂直連接構成裝置的外框,外框的三個頂點處分別設有連接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的其中一端連接于一點,另一端分別連接在三個連接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柱有兩根。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有兩根。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板有三塊,分別設在外框底部的兩個頂點及上部的一個頂點處。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不在一條直線上。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第一連接桿及第二連接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與連接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尼器、第一連接桿及第二連接桿的長度及所形成的角度根據阻尼器的極限位移及安裝的跨度、高度及阻尼器與設置在下部的梁所形成的角度α進行設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 α的變化范圍為0° < α <9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放大阻尼器耗能效果的裝置,包括結構柱、梁、連接板、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結構柱與梁垂直連接構成裝置的外框,外框的三個頂點處分別設有連接板,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的其中一端連接于一點,另一端分別連接在三個連接板。第一連接桿與第二連接桿不在一條直線上。阻尼器、第一連接桿及第二連接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第一連接桿、第二連接桿及阻尼器與連接板的連接方式為鉸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能夠有效地放大阻尼器在大風或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及速度,提高阻尼器的耗能效果等優點。
文檔編號E04B1/98GK102587532SQ20121006566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丁孫瑋, 徐斌, 朱唯豐, 賀輝 申請人:上海材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