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質復合墻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應用于建筑、裝飾領域中的輕質復合墻板。
背景技術:
目前,輕質復合墻板已廣泛應用于建筑、裝飾領域,其正逐步替代粘土磚和混凝土空心砌塊等建材,是ー種發展潛力巨大的新型墻體材料。圖I所示的是ー種典型的輕質復合墻板,其結構包括墻板本體I,在墻板本體I的一側均勻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榫頭2,在墻板本體I的另ー側設置有與榫頭2相配合的榫槽3 ;安裝吋,一塊復合墻板上的榫頭2與另一塊復合墻板上的榫槽3相互卡合,如此連續安裝形成墻體。上述結構的輕質復合墻板的缺點是由于所有榫頭2的外端面均處在同一平面上,造成相鄰復合墻板之間的結合力和結合強度差,從而降低了整個墻體的抗沖擊、抗剪力、抗風力、抗震カ等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提高相鄰復合墻板之間的結合力和結合強度的輕質復合墻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輕質復合墻板,包括墻板本體,在墻板本體的一側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榫頭,在墻板本體的另ー側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榫槽,至少兩個榫頭的外端面不處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這些外端面相互之間至少相距兩毫米。進ー步地,前述的輕質復合墻板,其中,所述的榫頭均勻地間隔設置在墻板本體的ー側。本發明的優點是輕質復合墻版上榫頭相互交錯設置的形式提高了相鄰復合墻板之間的結合力和結合強度,從而提高了整個墻體的抗沖擊力、抗剪力、抗風カ以及抗震力。
圖I是背景技術中所述的輕質復合墻板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所述的輕質復合墻板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如圖2所示,輕質復合墻板,包括墻板本體1,在墻板本體I的ー側間隔設置有兩個榫頭2和21,兩個榫頭2和21均勻地間隔設置在墻板本體I的ー側,在墻板本體I的另ー側設置有與榫頭2和21相配合的榫槽3和31,兩個榫頭2和21的外端面不處在同一平面上,并且兩個外端面之間至少相距兩毫米。本實施例中僅以墻板本體I上設置兩個榫頭為例進行說明,實際應用中榫頭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設置。施工時,只需將ー塊輕質復合墻板上的榫頭2和21與另ー塊輕質復合墻板上的榫槽3和31相互卡合即可。輕質復合墻板上兩個榫頭相互交錯設置的形式,提高了相鄰復合墻板之間的結合力和結合強度,從而提高了整個墻體的抗沖擊力、抗剪力、抗風力以 及抗震力。
權利要求
1.輕質復合墻板,包括墻板本體,在墻板本體的一側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榫頭,在墻板本體的另一側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榫槽,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榫頭的外端面不處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這些外端面相互之間至少相距兩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輕質復合墻板,其特征在與所述的榫頭均勻地間隔設置在墻板本體的一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輕質復合墻板,輕質復合墻板,包括墻板本體,在墻板本體的一側間隔設置有至少兩個榫頭,在墻板本體的另一側設置有與榫頭相配合的榫槽,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榫頭的外端面不處在同一平面上,并且這些外端面相互之間至少相距兩毫米。本發明的優點是輕質復合墻版上榫頭相互交錯設置的形式提高了相鄰復合墻板之間的結合力和結合強度,從而提高了整個墻體的抗沖擊力、抗剪力、抗風力以及抗震力。
文檔編號E04B2/82GK102635196SQ201210081570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李洪華 申請人:張家港市玉龍科技板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