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橫跨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立體車庫技術,尤其涉及了一種橫跨行車道路上空完全由司機駕車直進停車位或由電梯載車司機駕車直進停車位的立體車庫技術及其基本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中的民眾擁有小型汽車(轎車)作為代步工具的數量越來越多,建造昂貴的車輛直進停車式樓房車庫(立體車庫的一種)或/和地下車庫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之后,又出現的占地面積很小的以鋼構形式出現的廉價的立體車庫(以機電傳輸方式將車輛輸進停車位),對于緩解上述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也應該是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生事物,然而,也出現了制約該現有立體車庫發展的問題立體車庫的設計方案都是以呈矩形地面的高層框架結構形式出現的,占地面積雖然小,然而,欲在已有的城市道路,尤其是成熟的省會城市或一線大城市中需要集中停車的部位再找到適合于建造立體車庫及其輔助的短距離車輛專用通道的地皮,也是相當困難了。——以上情況已經在極大程度上限制了已經是占地面積不大的現有立體車取得可持續性發展的機會。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繁華城市中停車難大問題而設計的一種技術解決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擬采用以下的技術
本發明在結構上包括設置在行車道路上空且由支撐結構支持的至少一層停車坪,以及設置了連接第一層停車坪與行車道路之間的傾斜引導車道,或/和設置了連接停車坪與行車道路之間的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所述的引導車道至少在相反的傾斜方向上至少設置一對;一主要用于車輛從行車道路駛進第一層停車坪以及車輛從第一層停車坪再駛進行車道路時,實施最佳狀態的分流車輛運行的格局。所述的升降井至少設置一對;——成對的升降井設置在行車道路不同的行車方向上,各自能夠分別承擔運載車輛上與下的運行方式;如果上述的對數增加,則可以增加運載車輛的速率或者讓運載車輛實現上與下分流的運載方式,以避免可能產生在運載過程中的矛盾,這于增加運載車輛的速率更有利。所述的停車坪的地表面是由能夠行駛車輛的硬質材料鋪設的,可以采用常規的水泥路面或木料路面一類的硬質材料鋪設而成。——所述的升降井內的電梯廂能夠在一個直線方向上貫通或在垂直的兩個直線方向上貫通。—所述的支撐結構的設置位置至少包括車道分界線所在的位置地面上。—所述的停車坪采用鋼構建筑形式來實現。
——所述的設置了升降井 的位置適當占用了旁邊的人行道面積,對慢速行 走的人們影響極其有限。使用上述立體車庫的方法,即車輛進出立體車庫停車位的基本方法
車輛由行車道路進入到立體車庫的停車位的全過程,或者,車輛由立體車庫的停車位重新回到行車道路的全過程,無論是否利用升降井中的電梯廂載車升與降,均離不開司機對該車輛的直接駕駛或控制。本發明與現有技術比較的特點
一.本發明的最大特點之一是利用了行車道路(包括單條行車道路與由兩條行車道路垂直交叉形成的十字路口等地理位置)的上空來解決停車位的設置空間;——不影響地面車輛的交通;
二.本發明的最大特點之二是可以讓司機駕駛汽車直接駛進或駛離懸空設置的停車坪;——停車的方便程度與現有建造在普通專用地皮上的車輛直進停車位的封閉式樓房車庫相同;
三.本發明的實施涉及的與其他有可能相關的方面幾乎沒有矛盾;——以適當占用人行道面積(不影響慢速行進的行人)來換取給行人已經帶來的地面停車影響行人行進的麻煩或由此給行人帶來的由于交通擁擠而易發的交通事故問題;
四.本發明的“性價比”很高;——由于沒有占用城市中寶貴的地皮,而是利用了行車道路空閑的上空所致。
圖I示意了位于行車道路上空通過傾斜引導車道進入停車坪的作為本發明的單層敞開式立體車庫的結構斷面。圖2是圖I的作為第一類實施例(司機全程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的第一實例俯視圖(設置在道路上空的純駕車進入式立體車庫)。圖3是圖I的作為第一類實施例(司機全程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的第二實例俯視圖(設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純駕車進入式立體車庫)。圖4示意了位于行車道路上空通過升降電梯載車進入停車坪而仍然由司機開車進入停車位的作為本發明的單層敞開式立體車庫的結構斷面。圖5是圖4的作為第二類實施例(司機利用電梯升降并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的第三實例俯視圖(設置在道路上空的利用電梯與司機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圖6是圖4的作為第二類實施例(司機利用電梯升降并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的第四實例俯視圖(設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利用電梯并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I-a :傾斜的引導車道;l_b :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2 :按照常規布局設計的由硬質停車位形成的停車坪(包括露天的敞開型與不露天的密封性);3 :定位在地面的支撐結構(例如最簡單的立柱型);4 :行車道路;5 :人行道;6 :車道分界線(含中心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2與圖I示意的是本發明最為簡單而實用的單層大面積露天停車坪2的第一類實施例中的第一個實例,例如在由六個車道形成的行車道路4的上空設置的單層敞開式立體車庫,其停車坪2延著行車道路4的長度為60米;在該第一層停車坪2的兩側共設置了兩對相反傾斜方向的共四個傾斜引導車道I (例如傾斜角度為20度—箭頭的指向為行車方向);該第一層停車坪2的高度距離行車道路4地面應該大于或遠大于7米。車輛由司機控制從行車道路4直接駕駛車梁順著傾斜引導車道I的箭頭方向進入架空的第一層停車坪2,再繼續駕車停穩在自選的或規定的停車位當中;一根據停車坪2不同平面的形狀設計成各種停車位的排列以及配 用行車路線的布局方式均屬于相當成熟的現有技術(詳述從略);當車輛需要離開時,司機即可重新進入停車位中的車輛,開車從停車坪2另一處的傾斜引導車道l_a并依據其箭頭的指向由上而下地進入行車道路5駛離他處。根據上述實例的使用情況來看,完全可以將該實例中連接第一層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的傾斜引導車道l_a由上述的相反傾斜方向的兩對共四個,減少到相反傾斜方向的一對共兩個,即在順著行車道路4某一個行車方向上設置與第一層停車坪2前后兩側相連接的各一個傾斜引導車道l_a,將另一個行車方向上的行車道路4上的一對傾斜引導車道l_a撤銷;使用時,在該另一個行車方向上行駛的車輛,可以在行車道路4的十字路口處轉換其行車方向,即轉換到設置了傾斜引導車道l_a的行車方向的行車道路4上,再通過傾斜引導車道l_a行駛并進入上述的第一層停車坪2來實現存車之目的;當欲離開該第一層停車坪2時,同樣也可以通過上述轉換或繞道的方式來調整該車輛行車的方向。——是否省略上述的一對傾斜引導車道l_a,完全可以視有可能發生的存車流量而定;一般來說,設置了一對兩個傾斜引導車道l_a方案的第一層停車坪2的面積可以設計得小一些,例如第一層停車坪2延著行車道路4的長度,可以由上述實例的60米減小為本實例的30米即可。上述停車坪2也可以視具體情況而設計成多層(甚至是密封型的),這樣,就需要在兩個上下層的停車坪2之間,選擇合適的位置再設置若干個傾斜引導車道l_a,盡管這也屬于相當成熟的現有技術(詳述從略),然而,由于該實例的停車坪2層次一般可以取得很大,因此,將其設計為一層更為妥當(可簡化結構),這在其結構上的處理就方便得多了,于高“性價比”有利。圖3與圖I示意的是本發明最為簡單而實用的單層大面積露天停車坪2的第一類實施例中的第二個實例(例如在由兩個交叉而形成十字路口的上空設置的單層敞開式立體車庫),它與上述第一個實例不同點在于由于該第二個實例是位于十字路口上空的,構成它的停車坪2,在十字交叉的兩條行車道路4的四個方向上,共設置了相反傾斜方向的四對共八個傾斜引導車道l_a,其導車方向見圖3所示意的對每個引導車道l_a標示的箭頭方向;該第一層停車坪2的高度距離行車道路4地面應該大于或遠大于7米。顯然,根據在三叉路口與五叉路口等不同的地形,在其上空設置的本發明實例,主要在于停車坪2的形狀與傾斜引導車道l_a在配用數量上有所不同,是不難推理與設計的,這里詳述從略。圖5與圖4示意的是本發明最為簡單而實用的單層大面積露天停車坪2的第二類實施例(例如設置在由六個車道的行車道路4上空的單層敞開式立體車庫——司機利用電梯升降并駕車直接進入停車位)中的第三個實例,停車坪2延著行車道路4的長度為60米;該實例中的停車坪2距離行車道路4的地面高度應該大于或遠大于7米。此時,本發明中使用的在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 (以實線方框加叉示意)內的電梯廂,應該確保車輛能夠從電梯廂內一個直線方向上貫通,即從兩個相反方向過來的車輛都應該能夠徑直貫穿電梯廂;——在順著行車道路4的一個行車方向上位于停車坪2的前后兩個升降井l_b (以實線方框加叉示意)內的兩部電梯廂,前者電梯廂主要用于運載車輛上升到停車坪 2之后再開車到停車位存車的(車輛從電梯廂的前門進后門出),而后者電梯廂主要用于運載車輛下降并直駛行車道路4離開本發明的(車輛還是從電梯廂的前門進后門出);如此分流使用前后兩個電梯廂的方式,于增加車流量的快速調度有利。根據上述實例的使用情況來看,完全可以將該實例中連接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的升降井l_b由上述的兩對共四個,減少到一對共兩個,即可以在行車道路4相反的行車方向上各設置一個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 (以虛線方框示意——位于停車坪2邊側的中部),并由行車道路4上相反行車方向上的各一個升降井Ι-b (以虛線方框示意)來分別承擔一個行車方向上的車輛在上與下不同運行方式中使用同一個升降井l_b內的電梯廂。——是否省略上述的一對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完全可以視有可能發生的存車流量而定;一般來說,設置了一對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 (以虛線方框示意)方案的第一層停車2的面積可以設計得小一些,例如該第一層停車坪2延著行車道路4的長度,可以由上述實例60米減小為本實例30米即可。圖6與圖4示意的是本發明設置在十字路口上空的簡單而實用的單層大面積露天停車坪2的第二類實施例中的又一個實例,即第四個實例;——其中四個升降井Ι-b的分布是與圖6的中心點位置相互對稱的。本發明上述的第四個實例中使用的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Ι-b內的電梯廂,應該確保車輛能夠從電梯廂內相互垂直的兩個直線方向上貫通,即無論從哪個方向過來的車輛都應該能夠徑直貫穿電梯廂;它與上述第三個實例主要的區別在于升降井I內的電梯廂必須在兩個垂直的直線方向上貫通,而第三個實施例中只需要在一個直線方向上貫通即可。顯然,根據在三叉路口與五叉路口等不同的地形,在其上空設置的本發明實例,主要在于停車坪2的形狀與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Ι-b在配用數量上有所不同,是不難推理與設計的,這里詳述從略。在先已經提到,在停車坪2上可以按照現有的慣例設計出任何認為合理停車位的各種排列常規順序與配用的行車路線(詳述從略),當車輛駛進或離開本發明的停車坪2時,可以由司機照直駕駛車輛從行車道路4上或停車坪2上進入升降井I中等待著的電梯廂內,達到目的地之后,再由司機照直駕車從電梯廂內開出,直接進入停車坪2內的停車位中停車;或者,由司機駕車離開升降井I內電梯廂順著就近的行車道路4遠去他處。一顯然,駛進與駛離本發明的全過程中,盡管有電梯的協助,仍然離不開司機親自駕駛自己的車輛運行,這一點與上述第一類實施例是一樣的。上述的兩類實施例中分別采用了傾斜引導車道l_a與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如果在一個實例中,既采用了傾斜引導車道l_a,又采用了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例如在繁華的市中心區的行車道路4或十字路口的上空設置了本發明,它的第一層停車坪2與其下部的路面之間采用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而第一層停車坪2至以上的有限層次的停車坪2之間(例如設置了總共三層停車坪2 )均采用現有技術中樓房式停車庫中采用的傾斜引導車道l_a的結構形式(該傾斜引導車道l_a可視具體情況設計成可彎曲的——屬于成熟的現有技術,詳述從略),此舉的目的是,既解決了地面交通擁堵地段盡可能少占行車道路4中的地皮問題與載車電梯的成本(成本較高)問題,又通過增加層次來解決停車數量與采用成本低廉的傾斜引導車道l_a的問題;——由此可見,由于采用了引導車道l_a與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l_b兩者在同一個本發明中實施的混合技術,又增加了一種能夠解決特殊具體問題的本發明實施方案中的具體實例。由于停車坪2上行駛的汽車必然是處于慢速行進狀態,就有可能以高“性價比”的結構形式將整個停車坪2設計成常規的鋼構停車平臺的結構形式;這就為本發明成為可拆卸型的空中停車建筑結構創造了條件。一當停車坪2面
積不大,又是長期(例如一年以上)難得使用一次需要集中停車的狀況下,可以采用此全鋼構的空中停車建筑結構的設計方案(較適合于單層停車坪2的結構形式),便于如此狀態的本發明可以在一個地區內巡回使用,提高利用效率。不難看出由于派生出部分鋼構(停車坪2 )的本發明建筑結構形式,以及設置一層或多層停車坪2,再加上非敞開式(該式樣的本發明車庫主體建筑同于設置在專用地皮上現有的車輛直進停車位的封閉式樓房車庫)與敞開式的建筑結構形式以及利用電梯與不利用電梯升降等情況,經過排列組合,本發明實施例是不限于上述的幾個實施例,可以派生出根據不同需求的許多實施例了。顯然,縱觀本發明的技術整體,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非要占據城市中寶貴的地皮才行)而進行的一種有效的改進既然人們為了汽車的通行修建了行車道路4,那么,也應該為了解決汽車的停車難問題再利用該行車道路4內閑置的上空來解決汽車所需要的眾多停車位的問題,這應該是解決當前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最佳方案。一個成熟的城市,尤其是包括省會在內的一線大城市中,符合建造本發明的十字路口與行車道路4上空停車位的面積相當可觀的,若實施本發明不愁沒有地方,因為,不少需要大批量集中停車的大型商場,大型飯店,影劇院與眾多的辦公樓,等等公用設施都會開設在行車道路4的兩側或/和十字路口附近。此外,若能對本發明的外觀進行精心設計,就有可能成為城市道路上空的風景線。——對此若有異議,可以設想一下類似的問題是首先解決人能夠居住的問題重要還是首先解決住房外觀漂亮的問題重要。另外,前面已經談及了本發明涉及采用鋼構的建筑結構型式(成本低建速快重量輕),而鋼構少不了緊固件;最理想的緊固件是現有的鉚釘(必須地面燒紅鍛打實施緊固“鉚接”——現場“鉚接”操作困難),其次是“螺栓防松型旋緊”(相比之下劣于現有的“鉚接”:抗振功能較差,易于被振松脫),這里建議采用工程(制造與施工)“性 價比”最高且具有“四兩撥千斤”力學放大機構作用的作為另一項簡單發明專利的“螺栓型‘鉚接’ ”技術(ZL200310108707. 6 ),來實施本發明在空間利用專用工具徒手方便地實現“現場旋緊型‘鉚接只有強行破壞了該“螺栓型鉚釘”結構之后才會失去其“鉚接”功能。——“鉚接”緊固性能這一點幾乎同于現有的常規“鉚接”技術(抗振功能極強不存在松脫的可能)。
如果,從現在起,就 能夠著手規劃并實施涉及包括本發明在內的有關立體車庫的諸個發明項目,那么,有條件的我國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停車難問題,很可能就會在幾年內逐步予以解決,尤其是在新興的城市當中。——況且,經營并解決停車難的事業還能夠創造“停車收費利潤”來抵消本發明的初期建造費用,就如修建收費高速公路一樣。
權利要求
1.一種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 在結構上它包括設置在行車道路(4)上空且由支撐結構(3)支持的至少一層停車坪(2),以及設置了連接第一層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之間的傾斜引導車道(1),或/和設置了連接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之間的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2); 所述的引導車道(I)至少在相反的傾斜方向上設置一對; 所述的升降井(2)至少設置一對; 所述的停車坪(2)的地表面是由能夠行駛車輛的硬質材料鋪設的。
2.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所述的升降井(2)內的電梯廂,其結構是在一個直線方向上貫通的,或者是在垂直的兩個直線方向上貫通的。
3.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所述的支撐結構(3)的設置位置至少包括車道分界線(6)所在的位置地面上。
4.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所述的停車坪(2)采用鋼構建筑形式來實現。
5.一種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的使用方法,即車輛進出立體車庫停車位的基本方法 車輛由行車道路(4 )進入到立體車庫的停車位的全過程,或者,車輛由立體車庫的停車位重新回到行車道路(4)的全過程,無論是否利用升降井(I)中的電梯廂載車升與降,均離不開司機對該車輛的直接駕駛或控制。
全文摘要
一種橫跨行車道路上空設置的能駕車直停式立體車庫及其使用方法,它包括設置在行車道路(4)上空且由支撐結構(3)支持的至少一層停車坪(2),以及設置了連接第一層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之間的傾斜引導車道(1-a),或/和設置了連接停車坪(2)與行車道路(4)之間的專用于電梯的升降井(1-b);此舉的最大特點是利用了行車道路(4)的上空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停車收費利潤可抵消初期的全部建造費用,根據我國現有經濟實力與技術能力,再借助于其他高“性價比”的涉及立體車庫發明專利的技術(包括諸如居民小區狹窄道路上設置的不影響白天景觀的立體停車位),期望在最近幾年內就能逐步緩解甚至完全解決我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停車難問題。
文檔編號E04H6/08GK102619366SQ20121012926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6日
發明者梁嘉麟 申請人:梁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