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太陽能槽式聚光鏡的制鏡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銀鏡制造方法一般包括敏化、鍍銀、鍍銅、上漆、烘干等步驟,例如專利申請號為201010286964. 9的發明專利申請公開的制造方法,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在太陽能發電領域被廣泛應用,由于其形狀呈拱形,因而在傳輸上、各步操作的要求上與平板玻璃顯著不同,另タ卜,銀層厚度需要達到1300
Mg/M2以上,前述專利申請中的方法不能應用于太陽能槽式聚光鏡的制造;現有技術制得
的成品中,可能存在含銀殘渣,既影響銀鏡的平整度美觀度以及反射效果,還造成資源浪費,若能在上漆烘干后設置清洗含銀殘渣的步驟,將大大提高銀鏡質量,并且含銀殘渣可進行回收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銀層厚度高、加工速度快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的制鏡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清洗拋光,對熱彎處理過的玻璃原片進行清洗和拋光處理;(2)敏化,使玻璃原片隆起的待鍍表面與作為敏化液的SnCi2溶液接
觸,増加玻璃原片待鍍表面的活性,増加鍍層附著力;(3)鍍銀,使待鍍表面與^gAW3溶液
接觸,鍍上銀層;(4)鍍銅,使鍍有銀層的待鍍表面與CaSD4溶液接觸,鍍上銅層;(5)淋漆,將簾幕狀油漆淋至鍍有銅層的聚光鏡表面;(6)烘干,淋有油漆層的聚光鏡經過烘箱烘干;(7 )清洗含銀殘渣,通過浸有FeCl2溶液的海綿輥清洗含銀殘渣;(8 )清洗吹干后出片,得到成品;以上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進行。進ー步地,步驟(2)中還包括步驟(2-2):超級敏化,將經過溶液敏化過的玻璃原片與氯化鈀(PdCl2)溶液接觸。進ー步地,淋漆步驟包括2 3次,淋漆后烘干再進行下一次淋漆和烘干,每層油漆厚度30 40 _ ,三層油漆總厚度90 120 _。進ー步地,淋漆步驟包括3次淋漆,第一油漆層厚度為35 ± 5卿,第二油漆層厚度為35 ± 5 第三油漆層厚度為35 ± 5 _ ;第一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土50C第二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士 10°C,第三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200 +つC,每次烘干后在進行下一次淋漆前還進行風冷處理,使聚光鏡溫度降至50 + 5°C。進ー步地,油漆簾膜從傾斜設置的刀片流出形成,油漆簾幕的流速為80 m/mm,淋漆過程中聚光鏡的傳輸速度為6 m/nan。進ー步地,步驟(I)中依次包括步驟(1-1)毛刷式滾洗機第一次滾洗、步驟(1-2)海綿拋光機拋光以及步驟(1-3)毛刷式滾洗機第二次滾洗。進ー步地,滾洗機和拋光機各自的進出口位置設置有爬坡輸送機構,爬坡輸送機構包括具有增磨結構的傳送帶、用于帶動傳送帶循環運行的轉軸、用于安裝轉軸的支撐架、用于驅動支撐架以定位點為支點擺動的擺臂、控制裝置以及用于在玻璃原片的頭部到達入口和出口位置時向控制裝置發送相應信號的檢測裝置,玻璃原片的頭 部到達入口或出ロ位置時控制裝置驅動支承架的自由端作連續地下擺運動使得入口或出ロ位置與玻璃原片的接觸位置保持相切。進ー步地,在進行步驟(7)中還包括步驟(7-1):行走定位,在用于將聚光鏡送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的傳送帶兩側設有立起的柔性輥,聚光鏡穿過柔性輥的過程中進行行走姿態調整,以確保平穩進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進ー步地,步驟(3)形成的銀層厚度為1300 1500 mgfm2 ;步驟(7)包括兩次凊
洗步驟,在進行清洗前還通過含水海綿輥進行水冷,使烘干風冷后的聚光鏡溫度降至40 土5で。進ー步地,SnCi2溶液由I. 2kg鋅粉與407L濃度為37%的鹽酸反應24小時后每升反應產物加入440ml的水制得;ACi2溶液通過計量泵噴射至玻璃原片待鍍表面。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鍍銀前,分別通過和氯化鈀
(PdCl2)溶液進行敏化和超級敏化處理,増加玻璃表面活性,增強鍍層附著力;鍍銀后銀層
厚度達到1300 1500 mglm2 ,聚光效果好;簾幕淋漆,油漆層均勻平整,設置清洗含銀殘
渣步驟,油漆面平整,各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完成,快捷高效;為槽式聚光鏡的特殊形狀設置爬坡輸送機構,在輸送過程中進行清洗和拋光處理,節省エ時提高效率。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描述
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I)清洗拋光,對熱彎處理過的玻璃原片進行清洗和拋光處理;(2)敏化,使玻璃原片隆起的待鍍表面與作為敏化液的SnCi2溶液接
觸,増加玻璃原片待鍍表面附著力;(3)鍍銀,使待鍍表面與-4gAW3溶液接觸,鍍上銀層;
(4)鍍銅,使鍍有銀層的待鍍表面與Ciぶ4溶液接觸,鍍上銅層;(5)淋漆,將簾膜狀油漆淋至鍍有銅層的聚光鏡表面;(6)烘干,淋有油漆層的聚光鏡經過烘箱烘干;(7)清洗含銀殘渣,通過浸有ル巧溶液的海綿輥清洗含銀殘渣;(8)清洗吹干后出片,得到成品;以上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進行。為進ー步提高待鍍表面的附著力,步驟(2)中還包括步驟(2-2):超級敏化,將經過&C72溶液敏化過的玻璃原片與氯化鈀(PdCl2)溶液接觸,使其表面顆粒更小,附著效果更好。
為提高對銀層的保護效果,淋漆步驟包括2 3次,淋漆后烘干再進行下一次淋漆和烘干,每層油漆厚度30 40卿,三層油漆總厚度90 120 。本實施例中淋漆步驟包括3次淋漆,第一油漆層厚度為35 + 5 _,第二油漆層厚度為35 ± 5卿,第三油漆層厚度為35 ± 5聲2 ;第一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土5°C,第二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土 10°C,第三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200 ±つC,每次烘干后在進行下一次淋漆前還進行風冷處理,使聚光鏡溫度降至50 土 5°C。本實施例中,油漆簾膜從傾斜設置的刀片流出形成,油漆簾膜的流速為80 m/mm,淋漆過程中聚光鏡的傳輸速度為6 m/rnin。本有效清除玻璃原片表面的雜志,步驟(I)中依次包括步驟(1-1)毛刷式滾洗機第一次滾洗、步驟(1-2)海綿拋光機拋光以及步驟(1-3)毛刷式滾洗機第二次滾洗。為適應槽式聚光鏡的拱形形狀,滾洗機和拋光機各自的進出ロ位置設置有爬坡輸送機構,爬坡輸送機構包括具有增磨結構的傳送帶、用于帶動傳送帶循環運行的轉軸、用于安裝轉軸的支撐架、用于驅動支撐架以定位點為支點擺動的擺臂、控制裝置以及用于在玻璃原片的頭部到達入口和出口位置時向控制裝置發送相應信號的檢測裝置,玻璃原片的頭部到達入口或出ロ位置時控制裝置驅動支承架的自由端作連續地下擺運動使得入口或出ロ位置與玻璃原片的接觸位置保持相切。用于在傳輸過程中聚光鏡可能發生偏移,從而導致不能準確進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或者在清洗過程中發生邊緣撞擊等情況,因而,本實施例中,在進行步驟(7)中還包括步驟(7-1):行走定位,在用于將聚光鏡送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的傳送帶兩側設有立起的柔性輥,聚光鏡穿過柔性輥的過程中進行行走姿態調整,以確保平穩進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本實施例的鍍銀方式簡單且高效,步驟(3)形成的銀層厚度為1300
1500 mgim2 ;步驟(7)包括兩次清洗步驟,在進行清洗前還通過含水海綿棍進行水冷,使烘干風冷后的聚光鏡溫度降至40 ± 5°C。本實施例的溶液由I. 2kg鋅粉與407L濃度為37%的鹽酸反應24小時后每升反應產物加入440ml的水制得;ACI2溶液通過計量泵噴射至玻璃原片待鍍表面,制備方法簡單易操作。雖然本發明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實施例的描述,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變化。
權利要求
1.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清洗拋光,對熱彎處理過的玻璃原片進行清洗和拋光處理;(2)敏化,使玻璃原片隆起的待鍍表面與作為敏化液的SnCl2溶液接觸,増加玻璃原片待鍍表面的活性,增強銀層附著力;(3)鍍銀,使待鍍表面與AgNHl溶液接觸,鍍上銀層;(4)鍍銅,使鍍有銀層的待鍍表面與CkぶO4溶液接觸,鍍上銅層;(5)淋漆,將簾幕狀油漆淋至鍍有銅層的聚光鏡表面;(6)烘干,淋有油漆層的聚光鏡經過烘箱烘干;(7)清洗含銀殘渣,通過浸有溶液的海綿輥清洗含銀殘渣;(8)清洗吹干后出片,得到成品;以上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進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還包括步驟(2-2):超級敏化,將經過溶液敏化過的玻璃原片與氯化鈀溶液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淋漆步驟包括2 3次,淋漆后烘干再進行下一次淋漆和烘干,每層油漆厚度30 40 _,三層油漆總厚度90 120 聲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淋漆步驟包括3次淋漆,第一油漆層厚度為35 ± 5聲2,第二油漆層厚度為35 ± 5聲2,第三油漆層厚度為35 ± 5辦* ;第一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 5°C,第二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180 + 10°C,第三次淋漆并烘干后的初始溫度為200 +つC,每次烘干后在進行下一次淋漆前還進行風冷處理,使聚光鏡溫度降至60 ± 5°C。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漆簾膜從傾斜設置的刀片流出形成,油漆簾幕的流速為80 /min,淋漆過程中聚光鏡的傳輸速度為6構/腿。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依次包括步驟(1-1)毛刷式滾洗機第一次滾洗、步驟(1-2 )海綿拋光機拋光以及步驟(1-3 )毛刷式滾洗機第二次滾洗。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滾洗機和拋光機各自的進出口位置設置有爬坡輸送機構,爬坡輸送機構包括具有增磨結構的傳送帶、用于帶動傳送帶循環運行的轉軸、用于安裝轉軸的支撐架、用于驅動支撐架以定位點為支點擺動的擺臂、控制裝置以及用于在玻璃原片的頭部到達入口和出口位置時向控制裝置發送相應信號的檢測裝置,玻璃原片的頭部到達入口或出口位置時控制裝置驅動支承架的自由端作連續地下擺運動使得入口或出口位置與玻璃原片的接觸位置保持相切。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進行步驟(7)中還包括步驟(7-1):行走定位,在用于將聚光鏡送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的傳送帶兩側設有立起的柔性輥,聚光鏡穿過柔性輥的過程中進行行走姿態調整,以確保平穩進入含銀殘渣清洗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形成的銀層厚度為1300 1500 mg! m2 ;步驟(7)包括兩次清洗步驟,在進行清洗前還通過含水海綿輥進行水冷,使烘干風冷后的聚光鏡溫度降至40 ± 5°C。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7任一項所述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制鏡方法,其特征在于SnCl2溶液由I. 2kg鋅粉與407L濃度為37%的鹽酸反應24小時后每升反應產物加入440ml的水制得;溶液通過計量泵噴射至玻璃原片待鍍表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銀層厚度高、加工速度快的太陽能槽式聚光鏡的制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清洗拋光;(2)敏化;(3)鍍銀;(4)鍍銅鍍上銅層;(5)淋漆;(6)烘干;(7)清洗含銀殘渣,通過浸有FeCl3溶液的海綿輥清洗含銀殘渣;(8)清洗吹干后出片,得到成品;以上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進行。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鍍銀前敏化處理,增加表面附著力;鍍銀后銀層厚度高,聚光效果好;設置清洗含銀殘渣步驟,油漆面平整,各步驟均在傳輸過程中完成,快捷高效。
文檔編號C03C17/34GK102863157SQ20121035686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屠有軍, 羅軍民, 方金輝 申請人:浙江大明玻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