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玻璃器皿制造用的玻璃模具,特別是一種分體式、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
背景技術:
專利號為ZL200820038595. 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瓶罐玻璃分體組合模具,它包括兩組內模和外套,每組內模和外套之間是可拆卸的,內模和外套之間利用螺旋固定。外套的材質可以選擇價格低廉的配套鑄鐵,內模則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上述分體式模具的外套和內模可以替換使用,故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若出現模具損耗時,可以根據損壞的狀況具體選擇更換外套使用,減少了生產過程中模具的更換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外套可以重復利用,更換品種時只需更換內模,而模具廠生產時也只需要根據客戶要求生產內模,模具的重量減少了一半左右,有效地降低了玻璃瓶罐的生產成本。為了固定內模,內模上必然設置固定孔,在固定孔的設置處,內模的結構必然變化,在此具體表現為局部(固定孔的設置處)厚度減小。玻璃模具的大小是一定的,雖然其分為內模和外套,但是其整體結構大小不變。因此,玻璃模具局部在高速生產受到玻璃溶液的反復沖擊時,其抗沖擊性、耐腐蝕性等性能降低,極易產生裂縫。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在保證玻璃模具高速生產性能的基礎上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由兩個半模構成,所述半模為近似半環狀,所述半模由近似半環狀的外模、內模構成,所述內模可拆卸地固定在外模上,所述內模上具有澆注玻璃溶液的型腔,所述外模內側設置有半環狀連接槽,所述連接槽截面為梯形,所述內模的外表面設置有環狀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為與連接槽配合的形狀,其設置在連接槽內并可在連接槽內旋轉,所述外模上設置有貫穿外模內外的螺絲孔,所述螺絲孔內設置有螺絲,所述螺絲的頂端擰緊頂在內模外表面上。所述連接槽設置在外模內側的中部。所述連接槽的上下方各設置有螺絲孔。所述螺絲為平機螺絲。本發明的機構保證了玻璃模具內模原有的抗沖擊性、耐腐蝕性等性能,從而在不降低單片內模高速生產性能的基礎上,并使外模、內模可拆卸并更換。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I為本發明外模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內模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內外模結合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螺釘固定內外模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由兩個半模構成,所述半模為近似半環狀,所述半模由如圖I所示近似半環狀的外模I和如圖2所示近似半環狀的內模2構成,所述內模2上具有澆注玻璃溶液的型腔。
傳統的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的內模2可拆卸地固定在外模I上,其是通過螺釘將內模2和外模I固定。如圖3所示,本發明固定內模2、外模I的結構如下在所述外模I內側設置半環狀連接槽11,所述連接槽11截面為梯形,其開口處寬度小于其底部的寬度。而所述內模2的外表面設置環狀連接塊21,所述連接塊21為與連接槽11配合的形狀,即截面也為梯形,其設置在連接槽11內并可在連接槽11內旋轉,這樣內模2、外模I便可以限定位置,并可適度活動,此時活動只表現為連接塊21在連接槽11內沿連接槽11旋轉以及連接塊21與連接槽11之間的縫隙內活動。在生產時內模2與外模I之間是不允許活動的,本發明擯棄專利號為ZL200820038595.X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所采取螺絲固定的方式,如圖4所示,在所述外模I上設置有貫穿外模I內外的螺絲孔12,所述螺絲孔12內設置有螺絲3,所述螺絲3的頂端抒緊頂在內模2外表面上。由于連接槽11將連接塊21位置限定了,在螺絲3頂端頂在內模2外表面給予其施加一定壓力時,內模2與外模I之間便固定下來,不會產生位移。此種方式不需在內模2外表面設置螺絲孔,不會改變內模2的結構,從而不會改變其結構性能,例如抗沖擊性能,這樣就可以保證其原有的使用壽命。在不影響內模使用壽命的基礎上,使得玻璃模具內模2與外模I可拆卸、可更換,減少生產成本。螺絲孔12可以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只要滿足固定的要求即可。具體的,例如所述連接槽11設置在外模I內側的中部,所述連接槽11的上下方各設置有螺絲孔12,這樣上下螺絲3向內側頂壓,中部連接槽11當做一個支點便可以將內模2、外模I之間固定。為了外模I外表面的平整度,所述螺絲3為平機螺絲,使其與外模I外表面為一光滑整體,不影響使用且美觀大方。上述實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的方式獲得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由兩個半模構成,所述半模為近似半環狀,所述半模由近似半環狀的外模(I)、內模(2)構成,所述內模(2)可拆卸地固定在外模(I)上,所述內模(2)上具有澆注玻璃溶液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I)內側設置有半環狀連接槽(11),所述連接槽(11)截面為梯形,所述內模(2)的外表面設置有環狀連接塊(21),所述連接塊(21)為與連接槽(11)配合的形狀,其設置在連接槽(11)內并可在連接槽(11)內旋轉,所述外模(I)上設置有貫穿外模(I)內外的螺絲孔(12),所述螺絲孔(12)內設置有螺絲(3),所述螺絲(3)的頂端擰緊頂在內模(2)外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槽(11)設置在外模(I)內側的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槽(11)的上下方各設置有螺絲孔(12)。
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3)為平機螺絲。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腔可更換的玻璃模具,其由兩個半模構成,半模由外模(1)、內模(2)構成,外模(1)內側設置有半環狀連接槽(11),連接槽(11)截面為梯形,內模(2)的外表面設置有環狀連接塊(21),連接塊(21)為與連接槽(11)配合的形狀,其設置在連接槽(11)內并可在連接槽(11)內旋轉,外模(1)上設置有貫穿外模(1)內外的螺絲孔(12),螺絲孔(12)內設置有螺絲(3),螺絲(3)的頂端擰緊頂在內模(2)外表面,本發明的機構保證了玻璃模具內模(2)原有的抗沖擊性、耐腐蝕性等性能,從而在不降低單片內模高速生產性能的基礎上,并使外模(1)、內模(2)可拆卸、更換。
文檔編號C03B9/00GK102849924SQ20121035904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趙良保, 趙麗歡 申請人:常熟市紅洲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