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磁性材料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
背景技術:
根據對通信終端的移動性或便攜式的要求,用于無線數據傳輸中使用的天線被要求內置于移動終端內,以縮減終端的尺寸。由于天線基于具有高介電常數的電介質材料來制造,然而現材料及制造方法均無法實現在增加數據通信帶寬的同時減小天線的尺寸。因此,需要從物理的角度來實現能夠增加數據傳輸帶寬的材料來實現兩者之間的結合。具有永磁性質的鐵氧體磁性材料被使用來做為內置式天線的材料成為可能。 但是,單純的鐵氧體磁性材料因磁通密度及矯頑力的限制,無法完全達到需要的能力。但通過研究發現,通過對鐵氧體磁性材料中添加某些元素,能夠增加鐵氧體磁性材料的性能,滿足做為內置式天線的要求。中國專利申請號CN2010800410129中提供了一種生產內置式天線的鐵氧體第磁性材料的方法及鐵氧體第磁性材料。但該技術中加入了過多的堿金屬元素,并不能達到做為天線使用的磁性材料的最佳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對現有技術提出一改進技術方案,減少堿金屬的比例并通過添加稀土元素來改善鐵氧體磁性材料的性能。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58. 2-58. 5%的氧化鐵、19. 2-19. 5%的碳酸鋇、19. 2-19. 5%的氧化鈷,1. 5-3. 5%的硅酸鹽玻璃、O. 02-0. 04% 的釔和 O. 01-0. 03% 的釷。所述硅酸鹽玻璃中按重量百分組成包括,10-15%的氧化硼、3-5%的氧化鋰,3-5 %的氧化鉀或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3-5 %的氧化鋇。其制備方法為按照58. 2-58. 5%的氧化鐵、19. 2-19. 5%的碳酸鋇、19. 2-19. 5%的氧化鈷組成放入熔煉爐中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350±30°C,待完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按組成計算的釔鐵合金和釷鐵合金繼續保溫2-4小時,然后快速降溫,降溫速度保持在1. 2-1. 5°C /分鐘,得到箔片狀鐵氧體;再將1. 5-3. 5%的娃酸鹽玻璃同鐵氧體一起壓碎成粉末并充分混合;米用的是行星式磨機研磨2-4小時,將得到的粉末按重量比為5-10%加入粘結劑,選用的粘結劑為常用材料如聚乙烯醇類等;在500_700MPa壓力下按需要壓制成毛坯,并在450-500°C下預燒3_5小時以去除粘結劑;然后再1000-1100°C下煅燒2-4小時。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技術方案中添加稀土元素,改善了鐵氧體系磁性材料的性能;并相對減少了堿金屬的含量。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58. 2-58. 5%的氧化鐵、19. 2-19. 5%的碳酸鋇、19. 2-19. 5%的氧化鈷,1. 5-3. 5%的硅酸鹽玻璃、O. 02-0. 04% 的釔和 O. 01-0. 03% 的釷。所述硅酸鹽玻璃中按重量百分組成包括,10-15%的氧化硼、3-5%的氧化鋰,3-5 %的氧化鉀或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3-5 %的氧化鋇。其制備方法為按照58. 2-58. 5%的氧化鐵、19. 2-19. 5%的碳酸鋇、19. 2-19. 5%的氧化鈷組成放入熔煉爐中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350±30°C,待完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按組成計算的釔鐵合金和釷鐵合金繼續保溫2-4小時,然后快速降溫,降溫速度保持在1. 2-1. 5°C /分鐘,得到箔片狀鐵氧體;所加入的釔鐵合金及釷鐵合金為首先制備也可以外購,其釔鐵合金中的釔重量百分含量在2. 5-3. 5%之間;釷鐵合金中釷的重量百分含量在1. 2-2%之間。這兩類合金的制備為現有技術。再將1. 5-3. 5%的娃酸鹽玻璃同鐵氧體一起壓碎成粉末并充分混合;米用的是行星式磨機研磨2-4小時,將得到的粉末按重量比為5-10%加入粘結劑,選用的粘結劑為常用材料如聚乙烯醇類等;在500_700MPa壓力下按需要壓制成毛坯,并在450-500°C下預燒3_5小時以去除粘結劑;然后再1000-1100°C下煅燒2-4小時。實施例1按照58. 2%的氧化鐵、19. 5%的碳酸鋇、19. 5%的氧化鈷組成放入熔煉爐中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350±30°C,待完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按組成計算的含釔O. 03%和含釷O. 015%的釔鐵合金和釷鐵合金繼續保溫2小時,然后快速降溫,降溫速度保持在1. 5°C /分鐘,得到箔片狀鐵氧體;所加入的釔鐵合金及釷鐵合金為外購,其釔鐵合金中的釔重量百分含量在2. 5%之間;釷鐵合金中釷的重量百分含量在1. 5%之間,通過數學計算得到所需要的量。這兩類合金的制備為現有技術。再將計算的重量百分比的硅酸鹽玻璃同鐵氧體一起壓碎成粉末并充分混合;采用的是行星式磨機研磨3小時,將得到的粉末按重量比為6%加入粘結劑,選用的粘結劑為常用材料如聚乙烯醇;在550MPa壓力下按需要壓制成毛坯,并在450_500°C下預燒3小時以去除粘結劑;然后再1000-1100°C下煅燒3小時。實施例2按照58. 4%的氧化鐵、19. 2%的碳酸鋇、19. 2%的氧化鈷組成放入熔煉爐中進行熔煉,熔煉溫度為1350±30°C,待完全熔化后向其中加入按組成計算的含釔O. 02%和含釷O. 02%的釔鐵合金和釷鐵合金繼續保溫2小時,然后快速降溫,降溫速度保持在1. 5°C /分鐘,得到箔片狀鐵氧體;所加入的釔鐵合金及釷鐵合金為外購,其釔鐵合金中的釔重量百分含量在2. 5%之間;釷鐵合金中釷的重量百分含量在1. 5%之間,通過數學計算得到所需要的量。這兩類合金的制備為現有技術。再將計算的重量百分比的硅酸鹽玻璃同鐵氧體一起壓碎成粉末并充分混合;采用的是行星式磨機研磨3小時,將得到的粉末按重量比為6%加入粘結劑,選用的粘結劑為常用材料如聚乙烯醇;
在550MPa壓力下按需要壓制成毛坯,并在450-500°C下預燒3小時以去除粘結劑;然后再1000-1100°C下煅燒3小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58. 2-58. 5%的氧化鐵、19. 2-19. 5%的碳酸鋇、19. 2-19. 5%的氧化鈷,1. 5-3. 5%的硅酸鹽玻璃、O. 02-0. 04% 的釔和 O. 01-0. 03% 的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鹽玻璃中按重量百分組成包括,10-15%的氧化硼、3-5%的氧化鋰,3-5%的氧化鉀或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兩種組合、3-5 %的氧化鋇。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制造內置式天線的磁性材料,其組成按重量百分比包括,58.2-58.5%的氧化鐵、19.2-19.5%的碳酸鋇、19.2-19.5%的氧化鈷,1.5-3.5%的硅酸鹽玻璃、0.02-0.04%的釔和0.01-0.03%的釷。
文檔編號C04B35/40GK103011794SQ20121047423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明者潘道良, 陳益明, 關井和 申請人:寧波科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