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結合種植設施的房屋結構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土地資源緊缺,采用無土營養液栽培蔬菜,在食用安全性上還未得到完全驗證,菜籃子安全存在問題突出。在另一方面,目前,全球的旅游露營地全以房車等自帶功能進行供熱供冷供電,其汽車的集中碳排放較大,不但浪費能源,且對景區也帶來較大的污染。隨著我國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發展,以及節能減排、節水的提倡,開展低碳觀光旅居和養老安居、提高農民收益等民生工程,已成本社會焦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既適合居住,又能方便地進行蔬菜有土綠色種植。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一個高度可提供人居住的房式支撐結構,所述房式支撐結構具有斜坡式房頂,所述斜坡式房頂的下端接近地面;在斜坡式房頂外側設有種植盆支架,種植盆支架上裝有種植盆。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屋面還設有保溫層,保溫層可采用軟木保溫層,保溫層外還可設有防水材料層。所述房式支撐結構的與斜坡式房頂異側的立面上設有遮擋風雨的墻體,所述墻體上設有門窗。種植盆支架上沿著斜坡式房頂的長度方向裝有可拆卸式的平衡條狀種植盆。本發明設有針對處于上部的種植盆支架的升降滑道和升降傳動裝置。所述條狀種植盆短邊的兩側處與安裝在種植盆支架上的平衡支座可拆式連接。所述房式支撐結構上裝有光伏太陽能板。所述房式支撐結構上的金屬類部件連有避雷裝置。對于種植盆,本發明設有智能灌溉系統。本發明設有自動加燃料顆粒的壁爐以及與壁爐熱交換的供熱供水系統。種植盆具有供熱系統,種植盆的供熱系統與壁爐外接煙道熱交換。本發明的供熱、供水及用電采用云網絡管理服務系統管理。本發明設有多功能網架,所述網架上設有抗風防蟲網袋或抗風防蟲遮陽網袋或抗風保溫網袋。由于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所提供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既適合居住,又能方便地進行蔬菜有土綠色種植。本發明有效利用了具有斜坡式房頂的房式支撐結構的種植裝備支撐架,使城市居民智能管理有機土壤自種蔬菜,節約用地,所述斜坡的角度最佳值為與垂直面的夾角在20-50°,使其成為陡坡式房頂;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低碳觀光旅居、養老安居的空間,實現了 “節水、節能、節地、光伏、云網絡應用、低碳旅居、物聯網智慧物流應用、民生菜籃子”的綠色低碳綜合效果和功能,能適用于新興的城市居民自種農業、低碳觀光旅居、休閑養老等適合國家十二五計劃產業化基地,更適合島礁、荒雜地、鹽堿地、沙漠等種植用。
圖1為從開設門窗的這一面觀察的本發明示意圖。圖2為從另一面觀察本發明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的智能灌溉系統的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的智能灌溉系統與種植盆的組合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的防蟲、保溫、遮陽系統的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的云網管理子系統控制管理本發明供熱、供水和用電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本發明包括一個高度可提供人居住的房式支撐結構1,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具有斜坡式房頂,所述斜坡與垂直面的夾角在20-50°,所述斜坡式房頂的下端接近地面;在斜坡式房頂外側設有種植盆支架3,種植盆支架3上裝有種植盆5,種植盆可以可拆式地連接在種植盆支架上。在本實施例中,本發明的組成部分還有光伏太陽能板6,針對處于上部的種植盆支架的升降滑道和升降傳動裝置,避雷裝置14,遠程視頻探頭15,智能灌溉系統,防蟲、遮陽、保溫系統,顆粒自動加料壁爐供熱供水系統,云網管理服務系統等等。以下分別說明。本發明的房式支撐結構I的斜坡式房頂22,其根據種植要求的最有效日照和風動的光合作用的坡度A最優值約為垂直向23-35°,也可根據所在條件進行調正垂直或平緩度,必要時亦可至90°垂直種植;本發明的房式支撐結構還設有屋面保溫層、與斜坡式房頂異側的立面上設有帶有門、窗的墻體。種植盆支架3通過連接至種植盆支架座2向房式支撐結構I連接。種植盆5可設計成條狀,沿著斜坡式房頂的長度方向設置,以充分利用陽光、外形排列更加漂亮整潔并適于運輸和可拆式裝卸。所述條狀種植盆短邊的兩側處與安裝在種植盆支架3上的平衡支座4可拆卸式連接。種植盆平衡支座4主要是通過種植盆支架3上力學設計受力點和種植盆力學設計受力點的平衡點,將種植盆水平托牢。可拆卸式的平衡條狀種植盆5為考慮充分利用日照的在前后方向上的不對稱盆,對其進行基本平衡點分配,找出相對的平衡力點,作為種植盆5與平衡支座4相連處而入座,以避免種植盆因偏心受力而變形及壽命縮短。升降滑道7、8處于種植盆支架兩側,通過卡入到升降滑道內的升降傳動裝置上,將種植盆支架上行至設定位置,亦可下行至種植盆卸裝的設定位置。上部種植盆支架升降傳動裝置9包括了支架連接頭、鋼絲、鋼絲盤、蝸輪變速裝置等;升降傳動裝置具有手搖裝置10,它包括搖柄、傳動桿。附圖標號12、13分別為上行未端和下行未端的限位控制器。本發明的升降傳動裝置,也可采用在植盆支架中間直接用手搖轉動絲桿來提升。
本發明的升降傳動裝置,其采用電機11作為動力時,可采用鏈條式、齒條式、絲桿式來提升種植盆支架3。對于種植盆,所述兩用房式結構裝置設有智能灌溉系統。智能灌溉系統中的控制器18根據預先設定的溫度、土壤濕度、時間和設定指令,土壤濕度探頭19的探測情況,啟動電磁閥供水,通過分水滴灌器17,實施灌溉;對使用自來水種植時,在條件允許下,可通過電磁閥21先將外接管22自來水存儲于小水箱內,且通過專用水泵20供水。附圖標號16為灌溉系統中的管路接頭,同時也可起到滴灌的功能。本發明還設有可監管種植盆中種植情況的遠程視頻探頭,視頻探頭通過設備控制板,接入網路和區域內云網絡。本發明設有自動加燃料顆粒的壁爐以及與壁爐熱交換的供熱供水系統。顆粒自動加料壁爐供熱供水系統包括一臺安裝于房式支撐結構I內部的自動加料供熱供水壁爐29,壁爐29在向房式支撐結構I內部提供生活用熱水27和爐窗取暖28外,還利用外套保溫套31的外接煙道33收集余熱,種植盆供熱系統通過微型風管25、26與壁爐外接煙道熱交換,并通過風機32提供風壓,向掛在網架23上的保溫布內的植物種植環境供余熱,進一步地,還可通過回路微型風管30進入保溫套31底部,以得到等壓循環。所述燃料顆粒可采用農業廢棄物秸桿顆粒等。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上裝有光伏太陽能板6 ;光伏太陽能板6及其蓄電池向智能灌溉系統、升降傳動裝置、監視系統、云網絡、熱水爐馬達等所需用電設備供電。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上的金屬類部件連有避雷裝置14,避雷裝置14至少有I處金屬接地樁,通過金屬導線接通種植設備所有金屬件,滿足避雷要求。本發明還設有防蟲、遮陽、保溫系統;防蟲、遮陽、保溫系統設有多功能網架23,網架23安裝插入種植盆邊緣的預留孔24中,網架可根據需要套上防蟲網、保溫布、遮陽網。如圖6所示,云網絡管理服務系統將智能灌溉系統、監視系統、供熱系統、升降傳動裝置、家用電器類等分系統,歸集于單元控制中,單元控制設中的程序轉換數字軟件模塊,通過區域內云網或網線把數字送于網上,用戶通過手機、電腦即可通過近程遠程管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個高度可提供人居住的房式支撐結構(I),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具有斜坡式房頂,,所述斜坡式房頂的下端接近地面;在斜坡式房頂外側設有種植盆支架(3),種植盆支架(3)上裝有種植盆(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種植盆可拆式連接在種植盆支架(3)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的與斜坡式房頂異側的立面上設有遮擋風雨的墻體,所述墻體上設有門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種植盆支架(3)上沿著斜坡式房頂的長度方向裝有可拆卸式的平衡條狀種植盆(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它設有針對處于上部的種植盆支架的升降滑道和升降傳動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條狀種植盆短邊的兩側處與安裝在種植盆支架(3)上的平衡支座(4)可拆式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上裝有光伏太陽能板(6)。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房式支撐結構(I)上的金屬類部件連有避雷裝置(14)。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對于種植盆,所述兩用房式結構裝置設有智能灌溉系統。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它設有自動加燃料顆粒的壁爐以及與壁爐熱交換的供熱供水系統。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種植盆具有供熱系統,種植盆的供熱系統與壁爐外接煙道熱交換。
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它的供熱、供水及用電采用云網絡管理服務系統管理。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其特征是它設有多功能網架(23),所述網架上設有抗風防蟲網袋或抗風防蟲遮陽網袋或抗風保溫網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卸載盆式種植和居住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它包括一個高度可提供人居住的房式支撐結構,所述房式支撐結構具有斜坡式房頂,所述斜坡式房頂的下端接近地面;在斜坡式房頂外側設有種植盆支架,種植盆支架上裝有種植盆。本發明所提供的兩用房式結構裝置既適合居住,又能方便地進行蔬菜有土綠色種植;同時,本發明還提供了低碳觀光旅居、養老安居的空間,實現了“節水、節能、節地、光伏、云網絡應用、低碳旅居、物聯網智慧物流應用、民生菜籃子”的綠色低碳綜合效果和功能,能適用于新興的城市居民自種農業、低碳觀光旅居、休閑養老等適合國家十二五計劃產業化基地,更適合島礁、荒雜地、鹽堿地、沙漠等種植用。
文檔編號E04D13/18GK103061570SQ20121055657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明者徐潔媛, 張清華, 徐躍華, 周桂云 申請人:斯泰科技(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