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元幕墻,尤其是涉及一種適用于弧形立面的弧形單元幕
工回O
背景技術:
傳統單元幕墻,通過單元主梁之間和單元橫梁之間對插,形成等壓腔,利用等壓原理,起到防水密封作用。由于對插需要,型材間的配合尺寸要求精度較高,且需要形成等壓腔,型材截面為開口形式,這種截面的型材在彎曲時極易出現變形,使橫梁之間無法對插,因此,傳統單元幕墻的框架與面板均為平面,立面效果為折線形,在需要弧形的建筑立面效果時,無法滿足建筑師的要求。·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面板為弧形,可適用于弧形立面的弧形單元幕墻。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包括玻璃面板、上、下幕墻主梁及幕墻橫梁,所述上、下幕墻主梁與幕墻橫梁通過螺絲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墻橫梁的截面為矩形,可以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所述玻璃面板與上、下幕墻主梁和幕墻橫梁之間分別通過硅酮結構膠粘接在一起。進一步,所述上、下幕墻主梁之間、幕墻橫梁之間設置有耐候密封膠。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幕墻主梁之間、幕墻橫梁之間以及上、下幕墻主梁與幕墻橫梁之間設置有泡沫墊桿,所述耐候密封膠設置在泡沫墊桿的下方。進一步,所述下幕墻主梁上設置有一能夠使單元幕墻與主體結構支座件連接的掛件。進一步,所述下幕墻主梁與掛件通過第一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與掛件外表面之間設置有帶齒墊片,所述掛件的外表面設置有與帶齒墊片相配合的齒。進一步,所述上、下幕墻主梁之間采用插接件連接,所述插接件與下幕墻主梁之間采用第二螺栓連接在一起。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單元幕墻的玻璃面板與幕墻主梁和幕墻橫梁之間分別通過硅酮結構膠粘接在一起,且玻璃面板為弧形玻璃面板,幕墻橫梁的截面為矩形,便于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從而使單元板塊可以加工組裝成弧形板塊應用于弧形立面,增加了建筑的弧形立面效果,滿足不同建筑的需求。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的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水平節點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豎向節點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 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參照圖I至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包括玻璃面板I、上、下幕墻主梁21、22及幕墻橫梁3,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與幕墻橫梁3通過螺絲13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I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墻橫梁3的截面為矩形,可以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所述玻璃面板I與上、下幕墻主梁21、22和幕墻橫梁3之間分別通過硅酮結構膠5粘接在一起;此外,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之間、幕墻橫梁3之間設置有耐候密封膠4和泡沫墊桿6。此外,所述上幕墻主梁21上設置有一能夠與單元幕墻連接的掛件7,與下幕墻主梁22通過第一螺栓8連接在一起,同時與主體結構的支座件連接,所述第一螺栓8與掛件7外表面之間設置有帶齒墊片9,所述掛件7的外表面設置有與帶齒墊片9相配合的齒10,該設計可以在調節定位后鎖緊掛件7。上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之間采用插接件11連接,所述插接件11與下幕墻主梁22之間采用第二螺栓12連接在一起,所述插接件11上開設有一圓孔14,可以在板塊吊裝時作為吊裝件使用。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包括玻璃面板(I)、上、下幕墻主梁(21、22)及幕墻橫梁(3),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與幕墻橫梁(3)通過螺絲(13)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I)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墻橫梁(3)的截面為矩形,可以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所述玻璃面板(I)與上、下幕墻主梁(21、22)和幕墻橫梁(3)之間分別通過娃酮結構膠(5)粘接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 )之間、幕墻橫梁(3 )之間設置有耐候密封膠(4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之間、幕墻橫梁(3)之間以及上、下幕墻主梁(21、22)與幕墻橫梁(3)之間設置有泡沫墊桿(6),所述耐候密封膠(4)設置在泡沫墊桿(6)的下方。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幕墻主梁(22 )上設置有一能夠使單元幕墻與主體結構支座件連接的掛件(7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幕墻主梁(22)與掛件(7)通過第一螺栓(8)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螺栓(8)與掛件(7)外表面之間設置有帶齒墊片(9),所述掛件(7)的外表面設置有與帶齒墊片(9)相配合的齒(10)。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幕墻主梁(21、22)之間采用插接件(11)連接,所述插接件(11)與下幕墻主梁(22)之間采用第二螺栓(12)連接在一起。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膠式弧形單元幕墻,包括玻璃面板、上下幕墻主梁及幕墻橫梁,所述上下幕墻主梁與幕墻橫梁通過連接螺絲連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面板為弧形玻璃面板;所述幕墻橫梁的截面為矩形,可以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所述玻璃面板與幕墻主梁和幕墻橫梁之間分別通過硅酮結構膠粘接在一起;單元主梁之間、單元橫梁之間通過密封膠密封。上下單元板塊通過插接件連接。本產品的幕墻橫梁的截面為矩形,便于拉彎成與玻璃面板相應的弧形結構,從而使單元板塊可以加工組裝成弧形板塊應用于弧形立面,增加了建筑的弧形立面效果,滿足不同建筑的需求。
文檔編號E04B2/88GK202430871SQ20122000436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何小強, 呂科, 崔傳芹, 張帆, 彭軍維, 李漢良, 毛伙南, 潘冬, 王志敏, 陳健輝 申請人:中山盛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