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技術領域中的樓蓋,具體地說是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
背景技術:
目前,在建筑行業中,樓蓋的成型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現場澆注;拼裝式樓板,即用預制空心樓板搭建出樓蓋;預制構件和現澆構件相結合的成型方法。這幾種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樓蓋的體積大,自重大,樓蓋間的拼縫處易產生裂紋,其通用性差等不足之處,很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樓蓋來滿足現有需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出的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該空心樓蓋自身重量輕,易制造易安裝易施工,綠色環保耐腐蝕,A級防火,自身強度高,通用性強,具有隔音、保溫、省原材料的優點,可取代多種現有的空心樓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由圍護板(I)、擋板(2)、矩形支撐板(3)組成的封閉空腔,其特征在于圍護板(I)由矩形鐵板圍繞為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有兩個平行面,其余為圓弧面,在環狀結構內設置有垂直于兩個平行面的矩形支撐板(3),在環狀結構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擋板(2);矩形支撐板(3)為1-5個;圍護板(I)的外表面粘結由混凝土和粗纖維或鋼絲網網格布組成的厚度6-8毫米的保護層。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和現有空心樓蓋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圍護板(I)的為圓弧形,增強了自身強度,容易搬運,在安裝過程中,粘結劑(多為混凝土)流動快,填縫更容易,施工更快;又由于內部為空心,外部有保護層,具有質輕、強度高、A級阻燃、不易損壞(角和棱較少)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外觀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圖中的代碼分別表示1、圍護板;2、擋板;3、矩形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I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0011]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由圍護板(I)、擋板(2)、矩形支撐板(3)組成的封閉空腔,圍護板(I)由矩形鐵板(可選用長1400_,寬500_,厚度5-6_的鐵板),圍繞為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有兩個平行面,其余為圓弧面,在環狀結構內設置有垂直于兩個平行面的1-5個矩形支撐板(3),在環狀結構的兩個側面,設置有用水泥制作的擋板(2);在圍護板
(I)、擋板(2)、矩形支撐板(3)之間相互接觸的地方,都用水泥加以固定;圍護板(I)的外表面粘結由混凝土和粗纖維網格布或鋼絲網組成的厚度6-8毫米的保護層,使本實用新型牢固抗壓。本實用新型的厚度可在180_500mm之間,根據不同的規格,長和寬度可在300-1OOOmm之間選擇。使用時,每個空心樓蓋間的距離為5-lOcm,灌注水泥時會很容易。
權利要求1.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由圍護板(I)、擋板(2)、矩形支撐板(3)組成的封閉空腔,其特征在于圍護板(I)由矩形鐵板圍繞為環狀結構,該環狀結構有兩個平行面,其余為圓弧面,在環狀結構內設置有垂直于兩個平行面的矩形支撐板(3),在環狀結構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擋板(2)。
2.由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矩形支撐板(3)為1-5個。
3.由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圍護板(I)的外表面粘結由混凝土和粗纖維網格布組成的厚度6-8毫米的保護層。
4.由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其特征在于圍護板(I)的外表面粘結由混凝土和鋼絲網組成的厚度6-8毫米的保護層。
專利摘要一種輕質混凝土空心樓蓋,是由圍護板(1)、擋板(2)、矩形支撐板(3)組成的封閉空腔,圍護板(1)由矩形鐵板圍繞為環狀結構,在環狀結構內設置有垂直于兩個平行面的矩形支撐板(3),在環狀結構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擋板(2);圍護板(1)的外表面粘結由混凝土和粗纖維網格布或鋼絲網組成的厚度6-8毫米的保護層。本實用新型自身強度高,容易搬運,具有質輕、強度高、阻燃、容易施工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B5/36GK202530613SQ20122008972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2日
發明者劉自強 申請人:劉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