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隔震橡膠支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對隔震橡膠支座的改進。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面對自然災害地震的困擾時,傳統的抗震措施是加強結構體系的強度,這樣做既增加了工程造價,抗震效果也不理想,隔震橡膠支座的出現是抗震的改進措施。在建筑工程中,隔震橡膠支座通常是固定連接在建筑底梁,設在建筑物的支撐點上,受使用年限的影響,需要對橡膠支座定期進行更換,然而在更換的過程中,正常是用液壓千斤頂頂住建筑物底梁,將橡膠支座移出、更換。由于橡膠支座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液壓千斤頂在頂出的時候,容易造成底梁的變形,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如圖6所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ー種結構簡單、容易更換且保證建筑物安全的隔震橡膠支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頂板、底板和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橡膠支座本體,所述橡膠支座本體的底面為外凸錐面;所述底板由ー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設有與所述橡膠支座本體底面的外凸錐面相適配的內凹錐面。還包括下封板,所述下封板固定連接在所述橡膠支座本體的底面上,所述下封板的底面為外凸錐面ニ,所述外凸錐面ニ與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的內凹錐面相適配。在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的中間位置設有通孔。本實用新型的橡膠隔震支座,將橡膠支座的底面設成外凸錐面,同時底板上設有內凹錐面且底板由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使得橡膠支座和底板連接可靠、在更換橡膠支座時很容易移出,橡膠支座下落并移出,完成更換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単,適用范圍廣。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圖3是圖2中A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6是現有技術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中I是頂板,2是橡膠支座本體,20是下封板,21是外凸錐面,22是外凸錐面ニ,3是底板,31是內凹錐面,32是通孔,4是建筑底梁,5是建筑支撐點,[0016]箭頭表示移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5所示,包括頂板I、底板3和固定連接所述頂板I的橡膠支座本體2,所述橡膠支座本體2的底面為外凸錐面21 ;所述底板3由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設有與所述橡膠支座本體2底面的外凸錐面21相適配的內凹錐面31。在工作中,先在所述底板3上加工內凹錐面31,然后將底板3分成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還包括下封板20,所述下封板20固定連接在所述橡膠支座本體2的底面上,所述下封板20的底面為外凸錐面ニ 22,所述外凸錐面ニ 22與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的內凹錐面31相適配。如圖2-3所示,在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的中間位置設有通孔32。本實用新型的頂板I固定連接在建筑底梁4上,底板3固定連接在建筑支撐點5上,在更換橡膠支座本體2時,將頂板I和底板3松卸,然后將一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向兩側移出,使得橡膠支座本體2下落進行更換,保證了建筑物的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隔震橡膠支座,包括頂板、底板和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橡膠支座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支座本體的底面為外凸錐面; 所述底板由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設有與所述橡膠支座本體底面的外凸錐面相適配的內凹錐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隔震橡膠支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下封板,所述下封板固定連接在所述橡膠支座本體的底面上,所述下封板的底面為外凸錐面ニ,所述外凸錐面ニ與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的內凹錐面相適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隔震橡膠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ー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的中間位置設有通孔。
專利摘要一種隔震橡膠支座。涉及對隔震橡膠支座的改進。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容易更換且保證建筑物安全的隔震橡膠支座。包括頂板、底板和固定連接所述頂板的橡膠支座本體,所述橡膠支座本體的底面為外凸錐面;所述底板由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所述一對對拼的半圓形哈夫板頂面設有與所述橡膠支座本體底面的外凸錐面相適配的內凹錐面。本實用新型的橡膠隔震支座,將橡膠支座的底面設成外凸錐面,同時底板上設有內凹錐面且底板由一對半圓形的哈夫板對拼構成,使得橡膠支座和底板連接可靠、在更換橡膠支座時很容易移出,橡膠支座下落并移出,完成更換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適用范圍廣。
文檔編號E04B1/36GK202559531SQ20122015258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2日
發明者陳理想, 竇惠, 高元, 姚玉娟 申請人:江蘇揚州合力橡膠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