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混凝土試件養護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材料檢測裝置,具體是涉及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
背景技術:
我國對工程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水泥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大。為保證施工安全,土建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小樣混凝土試件實驗后,才能正式開始施工。水泥、混凝土試件需要在一定溫度、濕度條件下養護,現在混凝土試件的養護是在混凝土養護室中實施。國家標準對混凝土養護的溫濕度要求是溫度為20±2°C,相對濕度為95% -100%。現有混凝土試件養護方法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用控制儀控制一個加熱水箱及一個加濕器,用戶再自行安裝一臺家用空調來控制養護室的溫度,此方法缺點有(I)加濕器及家用空調位于養護室高濕環境下使用壽命不長,需經常進行維修保養;(2)控溫及控溫條件有限,只能控制5 15平方左右面積的養護室。方法二 采用控制儀控制空調及加熱管,對加熱管的噴頭噴出·的水進行加熱或制冷來達到養護室的溫度控制,此方法缺點為(I)噴淋粒太大容易對混凝土試件進行破壞,減低試件的強度值;(2)養護室溫濕度不均勻。傳統混凝土試件養護設施很難滿足標準要求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混凝土構件,力學性能要求更高。試驗證明,溫度和濕度是影響水泥和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溫濕度的偏差越大,試件強度檢測數據就越不準確,所以試件能否進行標準養護是取得準確的實驗數據重要因素。為解決該技術問題,申請號為CN200820087279. I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箱,包括一側邊鉸接相連的箱體與箱門,箱體內下方設有水池,水池上方固設多層試件架,各層試件架上均配有抽屜,箱體內設有制冷制熱的連接端和噴霧裝置,水池內安裝電熱恒溫器,箱門上安裝有溫度計和濕度計,該養護箱克服了傳統養護室的不足,密封效果好,將能耗減到最低,保證了溫、濕度要求,且為可移動式結構,方便搬遷,可重復使用。但是該裝置可盛裝的混凝土試件量較少,需要采用多臺養護箱進行混凝土試件養護,養護效率低,大大影響了施工的順利進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該養護室內養護空間大,溫濕控制系統結構簡單,采用換熱器對供風裝置內的空氣進行加熱或冷卻,使得供風裝置送出的空氣的溫度恒定,進一步滿足了混凝土試件的養護條件。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包括用于圍成養護空間的墻體以及設于所述養護空間內的溫濕控制系統,所述的溫濕控制系統包括供風裝置、加濕裝置、以及設于供風裝置內的換熱器,供風裝置的出風口連通有通風管,加濕裝置的濕汽出口連通有加濕管。利用換熱器對供風裝置內的空氣流進行加熱或冷卻,保證通風管內的空氣流溫度恒定,提高了室內溫度的均勻度,同時便于室內溫度的控制。換熱器可設置在供風裝置的出風口處,也可設置在通風管道內。為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溫度的均勻性,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通風管為繞置在所述養護空間頂部的環形管道,且均勻設有若干通風口。環形管道的設置加大了養護室內溫度控制面積,增加了有效養護面積,待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可布置在養護室內任何地方,均能滿足溫濕要求。為進一步有效控制養護室內的空氣溫度,另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通風管以迂回方式布置在所述養護空間頂部。迂回方式布置通風管,使得整個養護空間內空氣溫度均得到有效控制,進一步提高了養護室內溫度的恒定性。通風管的直徑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為增加通風面積,所述的通風管的直徑為20-50cm。通風管上通風口設置的數量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通風口一般為直徑為l-5cm的圓孔,也可根據實際需要設置其他形狀和大小的通孔。為提高養護室內濕度的均勻性,所述的加濕管為并聯接入所述濕汽出口的至少兩條,且均勻設有若干加濕口。加濕管設置多根,可同時對養護室內的養護空間進行加濕,保證了養護室內濕度的恒定性。為進一步提高室內濕度的均勻性,所述的加濕管可采用平行布置。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的加濕口處設有噴頭。噴頭的設置,使得加濕管噴出的水霧顆 粒更小,濕度更均勻,對混凝土試件破壞度降到最低。為便于養護室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可增設一臺設于墻體外側的控制儀,所述的供風裝置、加濕裝置以及換熱器均受控于所述的控制儀。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控制儀控制養護室內空氣的溫度和濕度,避免由于人員頻繁進入養護室造成對室內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控制儀設于室外,也提高了控制儀的使用壽命,防止濕熱環境對控制儀的不良影響。為提高控制儀的控制精度,可在所述的養護空間內設置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均通過電路接入所述控制儀。控制儀根據濕度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實時控制供風裝置、加濕裝置的運行,例如,當溫度傳感器檢測到養護室內溫度高于設定溫度時,即向控制儀發出相應的檢測信號,控制儀根據溫度傳感器的檢測信號控制換熱器內換熱介質溫度,使得換熱器對室內空氣進行制冷,直至室內空氣達到預定溫度,換熱器停止制冷。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整體結構簡單,溫度控制采用換熱器,對通風管管道內空氣進行溫度控制,保證了養護室內的溫度均勻度;加濕采用噴頭,使噴頭所噴水霧顆粒更小,濕度更均勻,對混凝土試件破壞度降到最低,此控制系統可對養護室的溫濕度的控制面積有效的擴大,以保證用戶對大面積的養護室溫濕度進行控制。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包括用于圍成養護空間的墻體I以及設于養護空間內的溫濕控制系統,溫濕控制系統包括供風裝置2、加濕裝置3、以及設于供風裝置2出風口處的換熱器,供風裝置2的出風口連通有通風管4,加濕裝置3的濕汽出口連通有加濕管5。養護室的墻體I可采用常規的建筑材料制成,需要具有一定的保溫和保濕性能。養護空間設置的大小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一般為40-60平方米。養護空間內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養護室外設有控制儀7,控制儀7上設有顯示屏8,顯示屏8上設有顯示室內溫濕參數的顯示區,以及用于輸入控制參數的輸入區。控制儀7內設有PLC控制單元,可根據設定的濕度和溫度參數以及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采集的溫度和濕度信號,對供風裝置2、加濕裝置3和換熱器進行實時控制,保證養護室內恒溫恒濕。供風裝置2可采用本領域現有的裝置,例如可采用風機。換熱器可設置在風機的出風口處,也可設置在通風管4的任何部位。換熱器內換熱介質可采用空氣、水或者其他換熱介質。加濕裝置3可選用常規的加濕器,也可采用高壓水泵將水源輸送至養護室內的加濕管中,然后通過噴頭進行霧化加濕。通風管4為繞置在所述養護空間頂部的環形管道或者以迂回方式布置的管道,管道上均勻設有若干通風口 6。通風管4的直徑可選擇20-50cm,根據實際養護空間的大小確定,通風孔的直徑一般為l-5cm。加濕管5為并聯接入濕汽出口的兩條管道,該管道上均勻設有若干加濕口。加濕管5平行布置。加濕口處設有噴頭。加濕管5設置的數量也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本實施方式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的實際運行過程為首先根據需要對控制儀7進行參數輸入,例如預定控制溫度為20±2°C,相對濕度為95% -100%,然后通過控制儀7開啟供風裝置2、加濕裝置3、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和換熱器,對養護室內空氣進行加濕和控溫,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室內溫度和濕度信號,并將室內溫度和濕度信號傳輸給控制儀7,控制儀7將溫度信號和濕度信號實時現在顯示屏8上,同時控制儀7根據室內溫度和濕度信號對供風裝置2的供風速度、供風溫度以及加濕裝置3的加濕量進行控制,保證養護室內恒溫恒濕。
權利要求1.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包括用于圍成養護空間的墻體(I)以及設于所述養護空間內的溫濕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濕控制系統包括供風裝置(2)、加濕裝置(3)、以及設于供風裝置(2)內的換熱器,供風裝置(2)的出風口連通有通風管(4),加濕裝置(3)的濕汽出口連通有加濕管(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管(4)為繞置在所述養護空間頂部的環形管道,且均勻設有若干通風口(6)。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管(3)以迂回方式布置在所述養護空間頂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濕管(5)為并聯接入所述濕汽出口的至少兩條,且均勻設有若干加濕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濕管(5)平行布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濕口處設有噴頭(5)。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風管(4)的直徑為20_50cm。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墻體(I)外側的控制儀(7),所述的供風裝置(2)、加濕裝置(3)以及換熱器均受控于所述的控制儀(7)。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護空間內設有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均通過電路接入所述控制儀(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混凝土試件養護室,包括用于圍成養護空間的墻體以及設于所述養護空間內的溫濕控制系統,所述的溫濕控制系統包括供風裝置、加濕裝置、以及設于供風裝置內的換熱器,供風裝置的出風口連通有通風管,加濕裝置的濕汽出口連通有加濕管。本實用新型的混凝土試件養護室,整體結構簡單,溫度控制采用換熱器,對通風管管道內空氣進行溫度控制,保證了養護室內的溫度均勻度;加濕采用噴頭,使噴頭所噴水霧顆粒更小,濕度更均勻,對混凝土試件破壞度降到最低,此控制系統可對養護室的溫濕度的控制面積有效的擴大,以保證用戶對大面積的養護室溫濕度進行控制。
文檔編號B28B11/24GK202592515SQ2012202849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8日
發明者陳金德 申請人:浙江路達機械儀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