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黏土攪拌混料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粒加工設備,主要是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
背景技術:
陶粒是以各類黏土、泥巖、板巖、煤矸石、粉煤灰、頁巖、淤污泥及工業固體廢棄物等為主要原料,經加工成粒、焙燒而成的人造輕骨料。因而加工前需要先對原料進行破碎、攪拌混料處理,現有技術是將所有原料一起直接在攪拌桶內攪拌,原料沒有擠壓粉碎,攪拌不充分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其結構簡單,先破碎再利用攪拌輪擠壓粉碎黏土,攪拌充分,操作簡單方便,實用性能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包括有槽體,槽體底面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體內平行安裝有兩根攪拌軸,兩攪拌軸外分別固定有多個攪拌輪,所述兩根攪拌軸上對應的攪拌輪錯開排布且相互擠壓;所述槽體底面的出料口位于底面的中間位置,槽體內在底面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傾斜的滑板,傾斜的滑板朝向底面中間的出料口傾斜設置;所述槽體的上方一端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出料口正對著槽體上的槽口,所述槽體的上方設有破碎機,破碎機的出料口正對著下料斗的進料口。所述槽體上在槽口的另一端上固定有柵欄板,柵欄板蓋住槽口的一端;所述槽體的兩端端壁上分別固定有向外側傾斜的擋板。本實用新型的操作方式是利用破碎機破碎大塊的原料進入到下料斗內,同時在下料斗內添加小塊易攪拌的原料一起進入到槽體內,攪拌軸上的攪拌輪對原料擠壓粉碎,再從槽體內的滑板上滑落到出料口出料。本實用新型中在槽體的槽口上一端設有柵欄板是為了安全的添加原料,保護操作安全;在槽體兩端端壁上分別固定向外側傾斜的擋板是為了讓攪拌過程中彈出的原料順著傾斜的擋板滑落至槽體內繼續攪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先破碎再利用攪拌輪擠壓粉碎黏土,攪拌充分,操作簡單方便,實用性能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槽體內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包括有槽體1,槽體I底面設有出料口 2,所述的槽體I內平行安裝有兩根攪拌軸3,兩攪拌軸3外分別固定有多個攪拌輪4,所述兩根攪拌軸上對應的攪拌輪4錯開排布且相互擠壓;所述槽體底面的出料口 2位于底面的中間位置,槽體I內在底面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傾斜的滑板5,傾斜的滑板5朝向底面中間的出料口 2傾斜設置;所述槽體I的上方一端有下料斗6,下料斗6的出料口正對著槽體I上的槽口,所述槽體I的上方還設有破碎機7,破碎機7的出料口正對著下料斗6的進料口。所述槽體I上在槽口的另一端上固定有柵欄板8,柵欄板8蓋住槽口的一端;所述槽體I的兩端端壁上分別固定有向外側傾斜的擋板9。
權利要求1.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包括有槽體,槽體底面設有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體內平行安裝有兩根攪拌軸,兩攪拌軸外分別固定有多個攪拌輪,所述兩根攪拌軸上對應的攪拌輪錯開排布且相互擠壓;所述槽體底面的出料口位于底面的中間位置,槽體內在底面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傾斜的滑板,傾斜的滑板朝向底面中間的出料口傾斜設置;所述槽體的上方一端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出料口正對著槽體上的槽口,所述槽體的上方還設有破碎機,破碎機的出料口正對著下料斗的進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上在槽口的另一端上固定有柵欄板,柵欄板蓋住槽口的一端;所述槽體的兩端端壁上分別固定有向外側傾斜的擋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黏土攪拌混料裝置,包括有槽體,槽體底面設有出料口,所述槽體內平行安裝有兩根攪拌軸,兩攪拌軸外分別固定有多個攪拌輪,所述兩根攪拌軸上對應的攪拌輪錯開排布且相互擠壓;所述槽體底面的出料口位于底面的中間位置,槽體內在底面的兩端分別設有向下傾斜的滑板,傾斜的滑板朝向底面中間的出料口傾斜設置;所述槽體的上方一端有下料斗,下料斗的出料口正對著槽體上的槽口,所述槽體的上方還設有破碎機,破碎機的出料口正對著下料斗的進料。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先破碎再利用攪拌輪擠壓粉碎黏土,攪拌充分,操作簡單方便,實用性能好。
文檔編號B28C3/00GK202702393SQ2012203406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盛玉生 申請人:安徽省舒城縣盛宏陶粒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