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及組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以及應用該桁架對混凝土剪力墻模板進行支撐的組裝結構。
背景技術:
混凝土剪力墻的施工過程,首先安裝模板,然后對模板進行固定,最后進行澆注。傳統的施工方式普遍采用如圖I所示的模板支撐結構,即采用對穿螺栓的方式進行固定。圖I中,I'為混凝土底板、2'為混凝土剪力墻、3'為兩側的支撐模板、4'為方木或鋼管、5'為鋼管、6'為蝴蝶扣、7'為對穿螺栓、8'為橡膠頭、9'為止水片,對穿螺栓7'橫穿兩側的模板3',對穿螺栓7'的中部固設止水片9'(處于剪力墻內),對穿螺栓7'與兩側模板3'的接觸部還套有橡膠頭8'。施工結束后,抽出橡膠頭8',并用電焊燒斷橡膠頭處的對穿螺栓,然后用砂漿修補。此施工技術存在如下不足I、模板拆除后,橡膠頭處的孔洞用砂漿修補,但砂漿密實度低,易形成滲水隱患。2、由于對穿螺栓及止水片最后都留在混凝土剪力墻中。因此,浪費材料,增加施工成本。3、此施工結構,必須要在模板上打孔(用于穿伸對穿螺栓)。因此,其對模板損耗很大。4、由于需要進行模板打孔及安裝對穿螺栓、拆模后需燒斷對穿螺栓的端頭、孔洞修補等作業,費時費力,施工效率低下。為解決傳統施工技術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人曾向國知局申報了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其名稱是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桁架及組裝結構,專利申請號為2012201981379。此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采用的是平面桁架,需要布置水平聯系桿即橫桿和剪力撐即斜撐桿,相對而言,其穩定性差。對此,本申請人對該技術方案進行了改進和創新,取消了水平聯系桿和剪力撐,設計成一個空間桁架,其具有結構簡單、省材及穩定性好的優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及組裝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單榀空間桁架不僅具有結構簡單、節省材料的優點,而且其穩定性更佳。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包括兩根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腹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相平行布設,兩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的距離相等;兩根豎向壓桿之間固定連接橫向聯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分別固定連接腹桿。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橫向聯桿有多根,橫向聯桿與兩豎向壓桿相垂直,且多根橫向聯桿呈等距排布。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腹桿有多根,所述的腹桿呈傾斜狀,多根腹桿沿豎向壓桿及拉桿的高度方向呈V形依次排布。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豎向壓桿與橫向聯桿焊接,豎向壓桿與腹桿焊接,拉桿與腹桿焊接。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腹桿都采用鋼管。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組裝結構,待澆筑的混凝土剪力墻兩側安裝模板,模板的外壁支撐前述的單榀空間桁架。所述的組裝結構,單榀空間桁架的豎向壓桿的下端固定于混凝土底板,兩側單榀空間桁架的豎向壓桿的上端通過對拉螺栓連接。所述的組裝結構,模板的外壁與單榀空間桁架間撐入多根相平行且等距排布的鋼管。所述的組裝結構,模板的一側或兩側支撐多個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上下相鄰的單榀空間桁架相對應的豎向壓桿的端部連接,相對應拉桿的端部連接。所述的組裝結構,上下相鄰的單榀空間桁架相對應的豎向壓桿的端部插接,相對應拉桿的端部通過可調拉桿螺接。本實用新型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具有以下優點I、其支撐模板時,模板無需對穿螺栓,因此克服了傳統施工技術存在的由于對穿螺栓帶來諸多的問題。2、其由多根鋼管連接而成,重量輕、剛度大。3、雖然一次性投入稍大,但其可多次重復使用。因此,綜合施工成本低。[0023]4、與申請人先前申報的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單榀空間桁架取消了水平聯系桿和剪力撐,具有結構簡單、節省材料的優點。[0024]5、與申請人先前申報的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相比,本實用新型為空間桁架,其穩定性更佳。
[0025]圖I是傳統技術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支撐結構圖。[0026]圖2是實施例一單榀空間桁架(A型)的結構示意圖。[0027]圖3是圖2的俯視圖。[0028]圖4是圖3的A-A視圖。[0029]圖5是圖3的B-B視圖。[0030]圖6是拉桿的結構圖。[0031]圖7是由實施例一單榀空間桁架排布而成的模板支架背立面結構圖。[0032]圖8是實施例二單榀空間桁架(B型)的結構示意圖。[0033]圖9是實施例三單榀空間桁架(C型)的結構示意圖。[0034]圖10是應用本實用新型桁架對混凝土剪力墻模板進行支撐的組裝結構圖。[0035]圖示中,I 一豎向壓桿、2 —橫向聯桿、3 —拉桿、4 一腹桿、5 —混凝土底板、6 —混
凝土剪力墻、7 —模板、8 —鋼管、9 一對接螺栓、10 —可調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36]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作詳細說明。實施例一參見圖2-6,單榀空間桁架(A型)包括兩根豎向壓桿I、多根橫向聯桿
2、拉桿3、多根腹桿4,兩根豎向壓桿I與拉桿3相平行布設,三者的橫向剖面呈等腰三角形狀,即兩豎向壓桿I與拉桿3之間的距離相等。上述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及腹桿都采用鋼管。兩根豎向壓桿I之間焊接多根橫向聯桿2,橫向聯桿2與兩豎向壓桿I相垂直,且多根橫向聯桿2呈等距排布。兩根豎向壓桿I與拉桿3之間分別焊接多根傾斜狀的腹桿4,多根腹桿4沿豎向壓桿及拉桿的高度方向呈V形依次排布。圖7是由實施例一單榀空間桁架排布而成的模板支架背立面結構圖。實施例二 圖8顯示了 B型單榀空間桁架的結構圖,其規格比A型小即高度小于A型,其它結構與A型類同,參見A型結構。實施例三圖9顯示了 C型單榀空間桁架的結構圖,其規格比B型小即高度小于B型,其它結構與A型類同,參見A型結構。A型、B型、C型空間桁架,三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高度不同,但本實用新型本不限定于此三種類型。本實施例設計三種不同的高度,可以根據剪力墻不同的高度,采用A型、A型+B型、A型+C型、A型+A型等任意組合,同時可以調整桁架之間的距離,從而增強了桁架的通用性及組裝的便捷性。下面介紹應用本實用新型的空間桁架對混凝土剪力墻模板進行支撐的組裝結構。圖10中,5是混凝土底板,6是待澆筑的混凝土剪力墻,根據待澆筑混凝土剪力墻6的長度、寬度及高度,安裝兩側的模板7,模板7的外壁支撐多根橫向相平行且等距排布的鋼管8,鋼管8的外側再通過本實用新型的空間桁架支撐。本實施例采用A型桁架與B型桁架的組合結構,A型桁架的豎向壓桿的下端固定于混凝土底板5的預埋鋼筋頭上,豎向壓桿的上端連接B型桁架(同側兩桁架內層相對應豎向壓桿的端部直徑設計成一大一小,這樣,兩者便可以通過直接插接而相連),而外層拉桿3的端部形成螺牙3-1,螺牙端可以螺接可調拉桿10,從而同側桁架的對應拉桿的端部便可通過可調拉桿10而相連。兩側的B型桁架的豎向拉桿上端之間通過對拉螺栓9相連,對拉螺栓9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兩側桁架的壓桿上。上述結合應用本實用新型桁架對混凝土剪力墻模板進行支撐的一種組裝結構進行了詳細說明,當然,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根據剪力墻的不同高度,采用A型、B型、C型、A型+B型、A型+C型、A型+A型、A型+B型+C型等任意組合應用,也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其特征在是包括兩根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腹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相平行布設,兩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的距離相等;兩根豎向壓桿之間固定連接橫向聯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分別固定連接腹桿。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橫向聯桿有多根,橫向聯桿與兩豎向壓桿相垂直,且多根橫向聯桿呈等距排布。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腹桿有多根,所述的腹桿呈傾斜狀,多根腹桿沿豎向壓桿及拉桿的高度方向呈V形依次排布。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其特征是豎向壓桿與橫向聯桿焊接,豎向壓桿與腹桿焊接,拉桿與腹桿焊接。
5.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腹桿都采用鋼管。
6.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組裝結構,待澆筑的混凝土剪力墻兩側安裝模板,其特征是所述模板的外壁支撐如權利要求I一 5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單榀空間桁架的豎向壓桿的下端固定于混凝土底板,兩側單榀空間桁架的豎向壓桿的上端通過對拉螺栓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組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模板的外壁與單榀空間桁架間撐入多根相平行且等距排布的鋼管。
9.如權利要求6-8任一項所述的組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模板的一側或兩側支撐多個所述的單榀空間桁架,上下相鄰的單榀空間桁架相對應的豎向壓桿的端部連接,相對應拉桿的端部連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組裝結構,其特征是上下相鄰的單榀空間桁架相對應的豎向壓桿的端部插接,相對應拉桿的端部通過可調拉桿螺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及組裝結構。用于支撐混凝土剪力墻模板的單榀空間桁架,包括兩根豎向壓桿、橫向聯桿、拉桿、腹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相平行布設,兩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的距離相等;兩根豎向壓桿之間固定連接橫向聯桿,兩根豎向壓桿與拉桿之間分別固定連接腹桿。本實用新型單榀空間桁架具有結構簡單、省材及穩定性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E04G11/06GK202767518SQ201220420110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3日
發明者黃國新 申請人:偉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