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高承載力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98751閱讀:3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高承載力支撐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高承載力支撐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用支撐裝置,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建筑施工中,樓層板底模的支撐體系一般采用在下層樓板上設置塔架、腳手架、木頂撐等構件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載,如果下層樓板在上述支撐構件設置位置有預留洞口、已引入設備,或操作空間狹小,亦或一般支撐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采用以上的普通支撐不能滿足施工要求,如果采用足夠大的一般鋼管柱做支撐,雖承載力也能夠滿足要求, 但支撐高度又難以控制,支撐的通用性能及周轉性能不強,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并且支撐的高度無法調節,安裝與拆除均很麻煩,并伴隨著極大的安全風險,造成較難解決的施工技術難題,而在核電廠土建施工中,以上施工難題普遍存在。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高[0004]承載力支撐裝置,高度可調,使用安全便捷。[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技術問題,一種高承載力支撐裝置,包括柱身, 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鋼板的管柱構成,所述矩形鋼板上固定調節支座,所述調節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桿的底座,所述螺桿上套接螺紋套筒,所述螺紋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桿上還套接經螺紋套筒支撐的滑動座;所述螺桿穿過矩形鋼板的中心通孔、螺桿上的滑動座固定在矩形鋼板上,所述螺紋套筒、滑動座與螺桿組成螺旋副。[0006]這樣可通過手柄調整滑動座的位置達到調整支撐裝置高度的目的。[0007]進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直角擋板,便于安裝龍骨及模板。[0008]其中,所述管柱固定在矩形鋼板的四角,各管柱之間固定綴板,進一步加[0009]固管柱。所述柱身至少有一個,以便根據高度或長度需要進行組裝。所述底座通過螺紋套筒固定連桿,所述手柄通過螺紋套筒支撐滑動座。[0010]使用時,只需根據需用的高度選擇柱身數量,再微調調節支座,安裝上部龍骨等支撐構件,便可快速、安全的完成支撐體系的安裝工作。拆除時,旋轉調節支座的手柄下調滑動座,拆除上部龍骨等支撐構件,最后拆除高承載力支撐裝置即可。[0011]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奇巧,不僅適用于樓板支撐,還適用于臨時加固、對有較大側壓力墻體模板的頂撐和空間狹小部位的支撐(如立交橋施工)。其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承載力極強,重量輕巧,彌補現有支撐裝置的不足。


[0012]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實施例一[0016]本實施例的結構如圖I所示,高承載力支撐裝置,包括柱身1,柱身I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鋼板2的管柱3構成,在矩形鋼板2的中心設有圓孔,并在四周預留圓孔,用于固定調節支座,調節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桿4的底座5,底座5上固定螺桿4,螺桿4上套接螺紋套筒9,螺紋套筒9表面垂直固定手柄6,螺桿4上還套接經螺紋套筒9支撐的滑動座7。螺桿4穿過矩形鋼板2的中心通孔、螺桿4上的滑動座7固定在矩形鋼板2上。螺紋筒套9、滑動座7與螺桿4組成螺旋副。其中,管柱3固定在矩形鋼板2的四角,各管柱之間固定綴板8,進一步加固管柱3。柱身I至少有兩個,可根據實際高度或長度需要進行組裝。 在底座5上還固定直角擋板10,便于安裝龍骨及模板。[0017]使用時,當遇到下層支撐樓板有預留洞口,已引入設備,操作空間狹小或普通支撐承載力不滿足要求等情況,支設樓層板底模時,根據樓層間高度計算出所需柱身高度,用 Φ 16螺栓進行柱身I組裝,之后在樓板上放置調節支座,施工人員旋轉手柄6調整滑動座 7至合適高度位置,安裝另一個柱身,調節支座的絲杠穿過柱身下端矩形鋼板2中心預留的 Φ 100圓孔,并用四個Φ 16螺栓將滑動座7與柱身下端鋼板2連接牢固,然后在柱身之間通過Φ48Χ3. 5腳手鋼管及扣件進行拉結加固,用安裝底座的方法在柱身上端反向安裝調節制作,然后將上支座頂面調至設計標高抄平,安裝上端調節支座上兩個直角擋板10,最后布置上側龍骨及模板,形成完整的支撐體系。[0018]實施例二[0019]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不同之處在于不安裝直角擋板10,進而不安裝上側龍骨及模板,將支撐裝置直接頂撐到上層已達到一定強度的混凝土樓板底面,以滿足施工圖中特殊的支撐荷載的要求,并能實現其它支撐體系的早拆,進一步加強周轉材料的周轉效率。[0020]實施例三[0021]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和二的不同之處在于,安裝方向為水平方向,按一定間距布置,對有較大側壓力墻體大模板進行頂撐加固,此結構特別適用于廠房間相鄰墻后施工墻體大模板(單邊模板)施工時的模板加固。[0022]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ー種高承載カ支撐裝置,包括柱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鋼板的管柱構成,所述矩形鋼板上固定調節支座,所述調節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桿的底座,所述螺桿上套接螺紋套筒,所述螺紋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桿上還套接經螺紋套筒支撐的滑動座;所述螺桿穿過矩形鋼板的中心通孔、螺桿上的滑動座固定在矩形鋼板上,所述螺紋套筒、滑動座與螺桿組成螺旋副。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承載カ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直角擋板。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承載カ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固定在矩形鋼板的四角,各管柱之間固定綴板。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承載カ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至少有ー個。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高承載カ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過螺紋套筒固定連桿,所述手柄通過螺紋套筒支撐滑動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承載力支撐裝置,屬于土木工程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包括柱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鋼板的管柱構成,所述矩形鋼板上固定調節支座,所述調節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桿的底座,所述螺桿上套接螺紋套筒,所述螺紋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桿上還套接經螺紋套筒支撐的滑動座;所述螺桿穿過矩形鋼板的中心通孔、螺桿上的滑動座固定在矩形鋼板上,所述螺紋套筒、滑動座與螺桿組成螺旋副。其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承載力極強,重量輕巧,彌補現有支撐裝置的不足。
文檔編號E04G11/48GK202810202SQ20122048870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4日
發明者魏建國, 楊忠勇, 付成朋, 周秋紅 申請人:中國核工業華興建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