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及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及結構,其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修復:步驟1確定外墻空鼓面積;步驟2確定外墻修補范圍;步驟3在外墻修補范圍內標出所需錨栓孔位;步驟4鉆錨栓孔并對錨栓孔內灰塵及雜質進行清理;步驟5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步驟6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型耐堿網布,并通過錨栓對加強型耐堿網布進行機械錨固;步驟7采用超彈性膩子對外墻修補范圍進行表面處理。本發明利用帶墊圈的絕熱膨脹螺栓將加強耐堿網布壓入墻體,在保證墻墻體原有熱工性能的前提下,對周邊保溫砂漿影響較小,且與基層墻體連接牢固,安全可靠。同時,不會對保溫層產生破壞,有效減少返工工期,經濟實用性強。
【專利說明】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及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及結構,屬于建筑外墻修復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 建筑物外墻保溫砂漿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人或材料等原因經常會在出現保溫砂 漿與混凝土基墻粘結不牢,產生開裂,在混凝土基墻與保溫砂漿之間現出間隙,俗稱空鼓或 起殼現象。目前當外墻出現空鼓現象進行修復時,一般是將起殼部位的保溫砂漿層割除,重 新粉刷保溫砂漿,待保溫砂漿具備強度后再進行抗裂砂漿層施工。目前的這種修復方式耗 時長,耗材多,影響工期,不經濟,且對空鼓數量多的工程不適用。而且修復后的外墻使用一 段時間后還容易再次出現空鼓。因此外墻保溫層空鼓的修復已成為業界亟待解決的一個技 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及結構,以低 成本,高工效的方法解決涂料飾面型建筑外墻出現空鼓現象的修復,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 足。
[0004]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該方法適用修復保溫砂漿內鋪設有耐堿網 格布,并尚未進行涂料飾面,且保溫砂漿空鼓面積小于1平方米的建筑外墻;該方法按以下 步驟進行修復: 步驟1 :確定外墻空鼓面積; 步驟2 :確定外墻修補范圍; 步驟3 :在外墻修補范圍內標出所需錨栓孔位; 步驟4 :鉆錨栓孔并對錨栓孔內灰塵及雜質進行清理; 步驟5 :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 步驟6 :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型耐堿網布,并通過錨栓對加強型耐堿網布進行 機械錨固; 步驟7 :采用超彈性膩子對外墻修補范圍進行表面處理。
[0005]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1采用目測、敲擊法、紅外測定法配合原有施工紀錄確定外 墻空鼓面積。
[0006]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2根據外墻空鼓面積選擇大于1. 5倍外墻空鼓面積作為外 墻修補范圍;外墻修補范圍盡可能采用包含外墻空鼓面積的矩形。
[0007]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3在外墻修補范圍內用記號筆標記出所需錨栓孔位,錨栓 孔位按梅花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位。
[0008]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4用沖擊電鉆在外墻上鉆錨栓孔,孔深鉆至建筑物的基面 內不小于25mm ;采用吹塵球或空氣泵吹盡錨栓孔中的灰塵及雜質。
[0009]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5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絕熱膨脹錨栓膠管 的管口與外墻表面平齊。
[0010] 前述方法中,所述步驟6是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型耐堿網布,然后在膨脹 錨栓上套上塑料墊圈,塑料墊圈直徑不小于50mm ;膨脹錨栓穿過加強型耐堿網布錨栓用電 鉆將膨脹錨栓旋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通過塑料墊圈將加強型耐堿網布緊緊的壓在外墻 墻面,使出現空鼓的部位緊貼外墻基面,達到修復空鼓的目的。
[0011] 按前述方法構成的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結構,包括建筑外墻,建筑外 墻內由至外分別為混凝土基墻、保溫砂漿、耐堿網布和抗裂砂漿;所述混凝土基墻、保溫砂 漿和抗裂砂漿上設有一組錨栓孔,錨栓孔內設有絕熱膨脹錨栓膠管;抗裂砂漿外設有一層 加強耐堿網布,加強耐堿網布上設有一組穿過加強耐堿網布、抗裂砂漿和保溫砂漿與絕熱 膨脹錨栓膠管連接的膨脹錨栓,膨脹錨栓上套有塑料墊圈,加強耐堿網布外設有一層厚度 可覆蓋膨脹錨栓和塑料墊圈的超彈性膩子。
[0012] 前述結構中,所述錨栓孔在混凝土基墻內的深度不小于25_ ;-組錨栓孔按梅花 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
[0013] 前述結構中,所述絕熱膨脹錨栓膠管為聚酰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件;所述塑料墊 圈直徑不小于50mm ;所述膨脹錨栓為不銹鋼膨脹螺釘。
[0014] 與現有技術相比,一般外墻保溫砂漿空鼓部位割除重新粉刷保溫砂漿,待保溫砂 漿具備強度后再進行抗裂砂漿層施工的工藝,本發明的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 法具有如下的特點和優點:利用絕熱膨脹錨栓及配套零件將外墻保溫砂漿與外墻基層重新 緊密結合,在保證墻墻體原有熱工性能的前提下,對周邊的保溫砂漿的影響較小。鋪設加強 型耐堿網布,將將要散落的保溫砂漿穩固在基層上,不會脫落造成安全事故,且安裝好的錨 栓經處理后不會對飾面造成影響。施工方便快捷,有效減少返工工期,經濟實用性強。采用 本發明修復的外墻一般不會再次出現空鼓現象,可達到一勞永逸的修復效果,具有較好的 推廣前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修復范圍及錨栓孔布置示意圖。
[0016] 附圖中的標記為:1-混凝土基墻、2-保溫砂漿、3-耐堿網布、4-抗裂砂漿、5-錨 栓孔、6-絕熱膨脹錨栓膠管、7-加強耐堿網布、8-膨脹錨栓、9-塑料墊圈、10-超彈性膩子、 11-外墻空鼓面積、12-外墻修補范圍。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
[0018] 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如圖1和圖2所示,該方法適用修復保 溫砂漿內鋪設有耐堿網格布,并尚未進行涂料飾面,且保溫砂漿空鼓面積小于1平方米的 建筑外墻;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修復: 步驟1 :如圖2所示,采用目測、敲擊法、紅外測定法配合原有施工紀錄確定外墻空鼓面 積11 ; 步驟2 :如圖2所示,根據外墻空鼓面積選擇大于1. 5倍外墻空鼓面積作為外墻修補范 圍12 ;外墻修補范圍12盡可能采用包含外墻空鼓面積的矩形; 步驟3 :如圖2所示,在外墻修補范圍內用記號筆標記出所需錨栓孔位,錨栓孔位按梅 花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位;具體的排列方式如圖2所示,采用多排排列, 每一排的多個錨栓孔5之間呈等間距排列,奇數行的錨栓孔5相互之間按列對齊,偶數錨栓 孔5也按列對齊,但是偶數行與奇數行的錨栓孔5錯開半個間距。
[0019] 步驟4 :用沖擊電鉆在外墻上鉆錨栓孔,孔深鉆至建筑物的基面內不小于25mm ;采 用吹塵球或空氣泵吹盡錨栓孔中的灰塵及雜質; 步驟5: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絕熱膨脹錨栓膠管的管口與外墻表面平 齊; 步驟6 :如圖1所示,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型耐堿網布,然后在膨脹錨栓上套上 塑料墊圈,塑料墊圈直徑不小于50_ ;膨脹錨栓穿過加強型耐堿網布錨栓用電鉆將膨脹錨 栓旋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通過塑料墊圈將加強型耐堿網布緊緊的壓在外墻墻面,通過 錨栓對加強型耐堿網布進行機械錨固;使出現空鼓的部位緊貼外墻基面,達到修復空鼓的 目的; 步驟7 :如圖1所示,采用超彈性膩子對外墻修補范圍進行表面處理,超彈性膩子的厚 度可覆蓋膨脹錨栓8和塑料墊圈9。
[0020] 按前述方法構成的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結構,包括建筑外墻,建筑外 墻內由至外分別為混凝土基墻1、保溫砂漿2、耐堿網布3和抗裂砂漿4 ;所述混凝土基墻1、 保溫砂漿2和抗裂砂漿4上設有一組錨栓孔5,錨栓孔5內設有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 ;抗裂 砂楽4外設有一層加強耐堿網布7,加強耐堿網布7上設有一組穿過加強耐堿網布7、抗裂 砂漿4和保溫砂漿2與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連接的膨脹錨栓8,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為聚酰 胺,聚乙烯或聚丙烯制件;膨脹錨栓5為不銹鋼膨脹螺釘;膨脹錨栓8上套有塑料墊圈9,塑 料墊圈9直徑不小于50_ ;加強耐堿網布7外設有一層厚度可覆蓋膨脹錨栓8和塑料墊圈 9的超彈性膩子10。錨栓孔5在混凝土基墻1內的深度不小于25_ ;-組錨栓孔5按梅花 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 實施例
[0021] 具體實施時,如圖1和圖2所示,首先,采用目測、敲擊法、紅外測定法配合原有施 工紀錄以確定空鼓面積;接著選擇大于1. 5倍空鼓面積作為修補范圍,錨栓按照梅花狀布 置每平方米25至30顆,通常選擇的錨栓為帶墊圈的絕熱膨脹錨栓,錨栓有效錨固深度不小 于25mm,塑料墊圈直徑不小于50mm ;然后,在確定的錨栓孔位上,用沖擊電鉆鉆孔,孔深至 建筑物的基面內;隨后,采用吹塵球或空氣泵吹盡錨栓孔中的碎屑;之后,將加強型耐堿網 布鋪設在確定的修補范圍內,并用電鉆將不銹鋼螺釘及塑料墊圈壓旋安裝在配套品牌和型 號的套管內,通過不銹鋼螺釘及塑料墊圈將空鼓部位緊緊的壓在建筑物的基面上。最后再 用超彈性膩子對外墻修補范圍進行表面處理,將其抹平。
[0022] 本發明的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利用帶墊圈的絕熱膨脹螺栓將加 強耐堿網布壓入墻體,在保證墻墻體原有熱工性能的前提下,對周邊保溫砂漿影響較小,且 與基層墻體連接牢固,安全可靠。同時,不會對保溫層產生破壞,有效減少返工工期,經濟實 用性強。
【權利要求】
1. 一種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適用修復保溫砂漿 內鋪設有耐堿網格布,并尚未進行涂料飾面,且保溫砂漿空鼓面積小于1平方米的建筑外 墻;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修復: 步驟1 :確定外墻空鼓面積; 步驟2 :確定外墻修補范圍; 步驟3 :在外墻修補范圍內標出所需錨栓孔位; 步驟4 :鉆錨栓孔并對錨栓孔內灰塵及雜質進行清理; 步驟5 :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 步驟6 :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型耐堿網布,并通過錨栓對加強型耐堿網布進行 機械錨固; 步驟7 :采用超彈性膩子對外墻修補范圍進行表面處理。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采用目測、敲擊法、紅外測定法 配合原有施工紀錄確定外墻空鼓面積。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根據外墻空鼓面積選擇大于1. 5 倍外墻空鼓面積作為外墻修補范圍;外墻修補范圍盡可能采用包含外墻空鼓面積的矩形。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在外墻修補范圍內用記號筆標 記出所需錨栓孔位,錨栓孔位按梅花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位。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用沖擊電鉆在外墻上鉆錨栓孔, 孔深鉆至建筑物的基面內不小于25_ ;采用吹塵球或空氣泵吹盡錨栓孔中的灰塵及雜質。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在錨栓孔內壓入絕熱膨脹錨栓 膠管,絕熱膨脹錨栓膠管的管口與外墻表面平齊。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6是在外墻修補范圍內鋪設加強 型耐堿網布,然后在膨脹錨栓上套上塑料墊圈,塑料墊圈直徑不小于50mm;膨脹錨栓穿過 加強型耐堿網布錨栓用電鉆將膨脹錨栓旋壓入絕熱膨脹錨栓膠管,通過塑料墊圈將加強型 耐堿網布緊緊的壓在外墻墻面,使出現空鼓的部位緊貼外墻基面,達到修復空鼓的目的。
8. 按權利要求1-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方法構成的外墻保溫砂漿空鼓的機械式修復結 構,包括建筑外墻,建筑外墻內由至外分別為混凝土基墻(1)、保溫砂漿(2)、耐堿網布(3) 和抗裂砂漿(4);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基墻(1)、保溫砂漿(2)和抗裂砂漿(4)上設有一 組錨栓孔(5),錨栓孔(5)內設有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抗裂砂漿(4)外設有一層加強耐 堿網布(7 ),加強耐堿網布(7 )上設有一組穿過加強耐堿網布(7 )、抗裂砂漿(4 )和保溫砂漿 (2)與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連接的膨脹錨栓(8),膨脹錨栓(8)上套有塑料墊圈(9),加強 耐堿網布(7)外設有一層厚度可覆蓋膨脹錨栓(8)和塑料墊圈(9)的超彈性膩子(10)。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栓孔(5)在混凝土基墻(1)內的深度 不小于25mm ;-組錨栓孔(5)按梅花狀布置,每平方米布置25至30個錨栓孔。
10.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熱膨脹錨栓膠管(6)為聚酰胺,聚 乙烯或聚丙烯制件;所述塑料墊圈(9)直徑不小于50mm ;所述膨脹錨栓(5)為不銹鋼膨脹螺 釘。
【文檔編號】E04G23/02GK104060704SQ201310094041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2日
【發明者】王玉麟, 漆貴海, 黃巧玲, 曲清飛, 潘佩瑤, 鐘安鑫, 賴振斌, 杜松, 王翔, 雷艷, 蔡昌明, 張宇, 潘立興 申請人: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