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溫篷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保溫篷房。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帳篷安裝時,存在著支撐桿與PVC布不能很好安裝一起的問題,從而導致安裝復雜、費時及費力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裝方便的保溫篷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保溫篷房,包括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第三支撐桿3、第一 PVC布4及第二 PVC布10,所述第三支撐桿分別與第二支撐桿及第一支撐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PVC布10與所述第一支撐桿I連接,并覆蓋所述第三支撐桿3 ;所述第一 PVC布4 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9 ;所述第二支撐桿2是設置有空隙8的管;每個所述棒的直徑小于所述空隙8,兩個所述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所述空隙;所述至少兩個棒依次通過所述空隙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桿2內,從而使第一 PVC布4與第二支撐桿2構成拉式結構。進一步地,所述第一 PVC布4設置有門6,所述第一 PVC布4與所述門6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邊11,所述門6與所述加強邊11通過活頁連接。進一步地,所述門6四角呈圓弧狀。進一步地,所述第二 PVC布10設置有多個固體窗戶12,所述第二 PVC布10和所述固體窗戶粘結。進一步地,所述固體窗戶包括設置在水平方向的四個橫框、設置在豎直方向的四個豎框和擋風玻璃,其中,所述擋風玻璃上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所述擋風玻璃上下左右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所述擋風玻璃的四角呈圓弧狀。進一步地,所述第一 PVC布4上部設置有通風孔。進一步地,所述第一 PVC布4和所述第二 PVC布10分別至少有兩層PVC布構成,兩層PVC布中設置有保溫棉。進一步地,還包括4個基樁5,每個所述基樁5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及第三支撐桿3連接。進一步地,還包括滅火器,所述滅火器設置在所述保溫篷房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溫篷房,由于第一 PVC布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這樣在安裝時可將兩個棒依次通過第一 PVC布的空隙進入第二支撐桿內,這樣就可以方便第一 PVC布快速與第二支撐桿連接,從而有效的節省了安裝時間。由于兩個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空隙,這樣在拉與棒的第一 PVC布時,也不會將第一 PVC布和第二支撐桿分開。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保溫篷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保溫篷房的主視圖;圖3為圖1所示保溫篷房的左視圖;圖4為圖1所示保溫篷房的俯視圖;圖5為圖1所示保溫篷房中第二支撐桿的剖視圖;圖6為圖5所示第二支撐桿與與第一 PVC布連接的兩個棒的連接配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保溫篷房,包括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第三支撐桿3、第一 PVC布4及第二 PVC布10。第三支撐桿分別與第二支撐桿及第一支撐桿連接,連接方式為螺接或焊接。第二 PVC布10與第一支撐桿I連接,并覆蓋第三支撐桿3 ;第一 PVC布4 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9 ;第二支撐桿2是設置有空隙8的管;每個棒的直徑小于空隙8,兩個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空隙;至少兩個棒依次通過空隙設置在第二支撐桿2內,從而使第一 PVC布4與第二支撐桿2構成拉式結構。這樣就可以方便第一 PVC布4快速與第二支撐桿2連接,從而有效的節省了安裝時間。由于兩個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空隙,這樣在拉與棒的第一 PVC布4時,也不會將第一 PVC布和第二支撐桿2分開。第一支撐桿I的結構也可以與第二支撐桿2的結構一致,也可以采用其他結構形式。第一 PVC布4設置有門6,第一 PVC布4與門6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邊11,門6與加強邊11通過活頁連接。通過設置加強邊11保證了門安裝的牢靠。門6四角呈圓弧狀。第二 PVC布10設置有多個固體窗戶12,第二 PVC布10和固體窗戶粘結。固體窗戶包括設置在水平方向的四個橫框、設置在豎直方向的四個豎框和擋風玻璃,其中,擋風玻璃上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擋風玻璃上下左右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擋風玻璃的四角呈圓弧狀。第一 PVC布4上部設置有通風孔7。第一 PVC布4和第二 PVC布10分別至少有兩層PVC布構成,兩層PVC布中設置有保溫棉,從而使篷房的保溫效果更好。進一步地,保溫篷房還設置有4個基樁5,每個基樁5分別與第一支撐桿1、第二支撐桿2及第三支撐桿3連接,從而保證了篷房地基的牢固。進一步地,保溫篷房還設置有滅火器。滅火器設置在保溫篷房里,便于在篷房有火災時,住在里邊的人能及時使用滅火器進行滅火。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保溫篷房,包括第一支撐桿(I)、第二支撐桿(2)、第三支撐桿(3)、第一 PVC布(4)及第二 PVC布(10),所述第三支撐桿分別與第二支撐桿及第一支撐桿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PVC布(10)與所述第一支撐桿(I)連接,并覆蓋所述第三支撐桿(3);所述第一 PVC布(4) 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9);所述第二支撐桿(2)是設置有空隙(8)的管;每個所述棒的直徑小于所述空隙(8),兩個所述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所述空隙;所述至少兩個棒依次通過所述空隙設置在所述第二支撐桿(2 )內,從而使第一 PVC布(4)與第二支撐桿(2)構成拉式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VC布(4)設置有門(6),所述第一 PVC布(4 )與所述門(6 )的連接處設置有加強邊(11),所述門(6 )與所述加強邊(11)通過活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門(6)四角呈圓弧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VC布(10)設置有多個固體窗戶(12),所述第二 PVC布(10)和所述固體窗戶粘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窗戶包括設置在水平方向的四個橫框、設置在豎直方向的四個豎框和擋風玻璃,其中,所述擋風玻璃上下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所述擋風玻璃上下左右方分別設置有兩個橫框;所述擋風玻璃的四角呈圓弧狀。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VC布(4)上部設置有通風孔。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VC布(4)和所述第二 PVC布(10)分別至少有兩層PVC布構成,兩層PVC布中設置有保溫棉。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4個基樁(5),每個所述基樁(5 )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桿(I)、第二支撐桿(2 )及第三支撐桿(3 )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保溫篷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滅火器,所述滅火器設置在所述保溫篷房里。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保溫篷房,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三支撐桿、第一PVC布及第二PVC布,第三支撐桿分別與第二支撐桿及第一支撐桿連接,第二PVC布與第一支撐桿連接,并覆蓋第三支撐桿;所述第一PVC布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第二支撐桿是設置有空隙的管;每個棒的直徑小于空隙,兩個棒合在一起的直徑大于空隙;至少兩個棒依次通過空隙設置在第二支撐桿內,從而使第一PVC布與第二支撐桿構成拉式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保溫篷房,由于第一PVC布一端設置有至少兩個棒,這樣在安裝時可將兩個棒依次通過第一PVC布的空隙進入第二支撐桿內,這樣就可以方便第一PVC布快速與第二支撐桿連接,從而有效的節省了安裝時間。
文檔編號E04H15/58GK203066600SQ201320026998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朱振啟, 魏曉軍 申請人:北京五洲佳泰新型涂層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