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梯井結構施工的提升操作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高層建筑的電梯井內的作業平臺的搭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由于電梯井空間狹小且高度大,在施工時采用滿堂由下至上搭設架管支撐,或在剪力墻預留洞口搭設支模鋼管架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時采用滿堂由下至上搭設架管支撐時,需要耗用較多的鋼管、在搭設與拆除時也會消耗較多的勞動力、且作業周期長,這種做法不但會增加施工成本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而采用剪力墻預留洞口搭設支模鋼管架時會在剪力墻上留下很多的預留洞口,這不但會削弱剪力墻的承受力而且還會使剪力墻的表面不美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種方便施工,能克服以上缺陷的電梯井結構施工的提升操作架。本實用新型包括主架體,在主架體內設置至少兩層操作平臺架,在主架體的下端固定連接斜向支撐架。在電梯井施工過程中,通過起吊裝置將本實用新型提起,通過斜向支撐架使本實用新型穩定地安置在已建造好的下層平臺和下層電梯井側壁上,施工人員則可站立在各操作平臺架上對上層電梯井進行施工。當該上層電梯井施工完畢后,施工人員離開本實用新型,再通過起吊裝置將本實用新型再提起,然后通過斜向支撐架使本實用新型穩定地安置在已建造好的該上層平臺和上層電梯井側壁上,施工人員則可繼續對更上一層的電梯井進行施工。以此循環作業,直至該電梯井全部施工完畢。采用本實用新型無需滿堂由下至上搭設架管支撐,也無需在剪力墻預留洞口搭設支模鋼管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制作,方便使用。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施工,既保證工程模板施工質量,保障安全,減少架體搭設時間,還能節省大量架管材料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主架體I由四根豎向布置的主鋼管組成,在主架體I上由十二根水平鋼管分為三層,每層四根,形成上、中、下兩層操作平臺架2、3、4,各鋼管相互焊接牢固。在主架體I下端焊接成對的分別由三根鋼管形成的三角形斜向支撐架5,形成合理的三角受力體系。
權利要求1.電梯井結構施工的提升操作架,包括主架體,在主架體內設置至少兩層操作平臺架,在主架體的下端固定連接斜 向支撐架。
專利摘要電梯井結構施工的提升操作架,涉及高層建筑的電梯井內的作業平臺的搭建技術領域。在主架體內設置至少兩層操作平臺架,在主架體的下端固定連接斜向支撐架。采用本實用新型無需滿堂由下至上搭設架管支撐,也無需在剪力墻預留洞口搭設支模鋼管架,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制作,方便使用。采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施工,既保證工程模板施工質量,保障安全,減少架體搭設時間,還能節省大量架管材料的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文檔編號E04G3/28GK203160662SQ20132012569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0日
發明者姜忠 申請人:江蘇揚州建工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