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板的拼裝結構,特別是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實木地板拼裝結構,一般是通過實木地板兩側的榫槽連接。實木地板拼裝時榫槽通過粘合劑或者鐵釘固定連接在一起,因此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還有所鋪設的地面形狀是千變萬化的,這樣會造成了地面邊緣與地板間的間隙不容易修飾;另外,市場上的能夠自鎖安裝的實木地板,大多數是要在浪費木材的情況下通過兩側的鎖扣才能完成自鎖安裝,且安裝后的平整度與連接的緊密度都不夠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連接緊密度較好和節約成本的特點。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設置在底板上的實木地板體,實木地板體兩側分別設有公榫和母榫,底板一側下部設有扣狀的凹槽,凹槽與公榫同側,底板另一側設有鉤狀的榫頭,榫頭與凹槽配合。前述的實木地板拼裝結構中,所述的底板是木材或PVC構成的底板。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拼裝鎖緊的結構(榫頭和凹槽)設置在底板(PVC樹脂安裝塊)上,減少了地板因在其兩側制作鎖扣企口而造成的木材浪費;同時減少因木材本身濕脹干縮引起的鎖扣無法完全鎖緊,以及由此帶來的響聲等問題,同時還提高了連接緊密度。本實用新型將拼裝鎖緊的結構 (榫頭和凹槽)全部覆蓋在實木地板體背面,則無需涂刷背漆,可避免實木地板因應力引起的瓦片,并降低加工成本。采用本實用新型制成的實木地板,安裝時無需使用防潮地墊,安裝塊同時起到防潮、靜音和微找平的作用,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制成的地板厚度包括底板部分和實木地板體部分,在整體厚度保持現有18mm厚的同時,使用木質材料的地板塊的厚度為15-16mm,減少了木材的消耗。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底板,101-凹槽,102-榫頭,2-實木地板體,201-公榫,202-母榫。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0013]實施例。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構成如圖1所示,包括底板I和設置在底板I上的實木地板體2,實木地板體2兩側分別設有公榫201和母榫202,底板I 一側下部設有扣狀的凹槽101,凹槽101與公榫201同側,底板I另一側設有鉤狀的榫頭102,榫頭102與凹槽101配合。所述的底板I是木材或PVC構成的底板,需要具備一定的強度。兩塊相鄰的實木地板在拼裝時,通過公榫201和母榫202進行連接,同時將底板I上的榫頭102與凹槽101 配合連接,從而使之緊密配合。
權利要求1.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I)和設置在底板(I)上的實木地板體(2 ),實木地板體(2 )兩側分別設有公榫(201)和母榫(202 ),底板(I) 一側下部設有扣狀的凹槽(101),凹槽(101)與公榫(201)同側,底板(I)另一側設有鉤狀的榫頭(102),榫頭(102)與凹槽(101)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木地板拼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I)是木材或PVC構成的底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實木地板拼裝結構,構成包括底板(1)和設置在底板(1)上的實木地板體(2),實木地板體(2)兩側分別設有公榫(201)和母榫(202),底板(1)一側下部設有扣狀的凹槽(101),凹槽(101)與公榫(201)同側,底板(1)另一側設有鉤狀的榫頭(102),榫頭(102)與凹槽(101)配合。本實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連接緊密度較好和節約成本的特點。
文檔編號E04F15/04GK203113712SQ201320143520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7日
發明者鄭峰峰, 勞奕旻, 楊莎莎, 杜超 申請人:浙江世友木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