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屬建筑結構領域,本設計疊合樓板,由預制底板和現澆板組成,所述預制底板由鋼筋混凝土下層和直肋混凝土上層組成,所述鋼筋混凝土下層按預制底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預應力鋼筋,在直肋混凝土上層內,有一排縱向設置的間隔長圓通孔,在各長圓通孔有豎直間隔的混凝土肋柱,在各長圓通孔的混凝土肋柱的間隔空間內有輕質填充物,沿縱向長圓通孔有間隔設置的橫向預應力鋼筋本實用新型增強了樓板在橫向跨度的受力和抗變形性,減輕了樓板自重,適用于大跨度建筑樓板的需要,同時,保溫、隔音性好,并適于工廠化高效率生產,現場施工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屬建筑結構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建筑樓板包含現澆板、預制板和傳統疊合板,現澆板整體性和抗震性能好,但需要大量的模板,費時費工。預制板不需要模板,裝配速度快,但結構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較差。傳統疊合板預制部分和現澆部分分別融合了以上兩板的優勢,但預制部分與現澆部分的連接不可靠,結構自重大,且浪費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減輕樓板自重,增強樓板在橫向跨度的受力和抗變形性,以適用于大跨度建筑樓板的需要,同時,該樓板保溫、隔音,并適于工廠化高效率生產。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由預制底板和現澆板組成,所述預制底板由鋼筋混凝土下層和直肋混凝土上層組成,所述鋼筋混凝土下層按預制底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預應力鋼筋,在直肋混凝土上層內,有一排縱向設置的間隔圓形長通孔,在各形圓長通孔有豎直間隔的混凝土肋柱,在各圓形長通孔的混凝土肋柱的間隔空間內有輕質填充物,沿縱向圓形長通孔有間隔設置的橫向預應力鋼筋。
[0006]所述直肋混凝土上層有縱向鋼筋。
[0007]所述直肋混凝土上層縱向圓形長通孔的兩端為混凝土實心封閉端。
[0008]所述預制底板縱向兩側邊緣設有連接契口。
[0009]本實用新型增強了樓板在橫向跨度的受力和抗變形性,減輕了樓板自重,適用于大跨度建筑樓板的需要,同時,保溫、隔音性好,并適于工廠化高效率生產,現場施工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制備直肋混凝土上層之預留孔示意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制備直肋混凝土上層通長圓孔中間隔填充物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以下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過程。
[0014]本發明疊合板由預制底板和現澆混凝土層組成,預制底板由鋼筋混凝土下層I和直肋混凝土上層2組成,首先,按預制底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預應力鋼筋I 一 1,澆筑制備鋼筋混凝土下層I ;再在鋼筋混凝土下層I的表面通過設定的模具,制作直肋混凝土上層2:設置縱向鋼筋2 — 1,采用業內通行的方法在混凝土上層2中預留圓形長通孔3,在圓形長通孔3中放入填充物4,在圓形長通孔3上方預留頂部垂直孔5-1,垂直于預留垂直孔5-1方向預留橫向孔6,并在預留橫向孔6中放入橫向鋼筋6-1,再從垂直孔5-1中澆筑混凝土,使混凝土上層2澆筑完成形成肋柱5,直肋混凝土上層縱向圓形長通孔的兩端為混凝土實心封閉端,在預制底板縱向兩側邊緣設有連接契口。
[0015]將工廠化制備的上述預制底板運到現場,在施工現場澆筑疊合層7即形成疊合板。
【權利要求】
1.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由預制底板和現澆板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底板由鋼筋混凝土下層和直肋混凝土上層組成,所述鋼筋混凝土下層按預制底板縱向,平行間隔設置預應力鋼筋,在直肋混凝土上層內,有一排縱向設置的間隔圓形長通孔,在各圓形長通孔有豎直間隔的混凝土肋柱,在各圓形長通孔的混凝土肋柱的間隔空間內有輕質填充物,沿縱向圓形長通孔間隔設置有橫向預應力鋼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其特征在于,直肋混凝土上層有縱向鋼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其特征在于,直肋混凝土上層縱向圓形長通孔的兩端為混凝土實心封閉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蜂窩肋架疊合樓板,其特征在于,預制底板縱向兩側邊緣設有連接契口。
【文檔編號】E04B5/17GK203429845SQ201320382264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28日
【發明者】羅澤平, 王少重, 吳小銀 申請人:湖北弘毅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