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包括預制混凝土板、下層鋼筋網、桁架鋼筋、附加鋼筋、上層鋼筋網及現澆混凝土,所述桁架鋼筋綁扎于下層鋼筋網上,下層鋼筋網澆筑在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上層鋼筋架立于桁架鋼筋頂面,該疊合樓板的拼接縫處下層添加附加鋼筋,所述疊合樓板為整體現澆混凝土。本實用新型確保了板塊分割的合理化及拼接構造的可靠性,保證結構的整體性能,避免拼接處裂紋的出現。
【專利說明】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疊合樓板的分割方法與拼接構造,屬于建筑工程中預制裝配疊合樓板結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建筑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建筑行業面臨新的挑戰,而我國的建筑業整體仍屬于粗放型發展方式,難以滿足“十二五”提出的節能減排要求。十八大以后,建筑節能產業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是我國建筑業轉型的必經之路。
[0003]全預制裝配樓板與建筑結構其他構件拼接節點處理困難,整體性有所削弱。疊合樓板屬于預制裝配結構體系,是一種部分預制部分現澆構件,結合了預制裝配式工業化程度高與全現澆整體性好的優點,可以滿足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與裝配化施工的要求。
[0004]當樓板面積較大時,工廠模具不能滿足一次成形的生產要求,不得不將大板進行分割,分別在工廠生產完成后到現場進行拼裝。然而不合理的分割方法與拼接構造將導致板受力性能的改變,且在拼接處容易出現裂縫。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為了確保板塊分割的合理化及拼接構造的可靠性,保證結構的整體性能,避免拼接處裂紋的出現,提供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包括預制混凝土板、下層鋼筋網、桁架鋼筋、附加鋼筋、上層鋼筋網及現澆混凝土,所述桁架鋼筋綁扎于下層鋼筋網上,下層鋼筋網澆筑在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上層鋼筋架立于桁架鋼筋頂面,該疊合樓板的拼接縫處下層添加附加鋼筋,所述疊合樓板為整體現澆混凝土。
[0007]作為優選,在工程生產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盡量靠近或設置在板跨的負彎矩區段。在計算負彎矩時應該選取分割方向的垂直方向所有板跨進行活荷載最不利布置時所得到的負彎矩位置為參考進行分割縫設置。
[0008]作為優選,所述下層鋼筋網彎折穿越拼接縫,所述彎折處與拼接縫之間留有保護
層厚度,
[0009]作為優選,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處預制混凝土板厚度可以適當減小,長度應滿足能放置附加鋼筋。
[0010]作為優選,拼接縫處下層鋼筋也可以不向上彎折,而在預制樓板內截斷,拼縫處添加附加鋼筋。
[0011]作為優選,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處可以添加上層附加鋼筋。
[0012]作為優選,所述同一跨板中的拼接縫可以為一條或多條,即一塊整體預制混凝土板可以分兩塊或多塊進行拼接。
[0013]作為優選,所述附加鋼筋可以為雙向設置,也可以只設置垂直于拼接縫方向的附加鋼筋。[0014]作為優選,所述下層鋼筋網在拼接縫處彎折并延伸的長度為200?1500mm之間。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1.預制疊合板是結構也是結構的模板,省去了現場支模工序,節能環保,縮短工期,降低造價。
[0017]2.本實用新型在可靠拼縫構造的基礎上首先合理地確定拼縫分割位置,確保結構受力性能。
[0018]3.附加鋼筋與下層鋼筋彎折并越過拼縫能保證結構整體性,避免裂縫出現。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疊合樓板中的預制部分示意圖;
[0020]圖2為實用新型中疊合樓板實施例1剖面圖;
[0021]圖3為實用新型中疊合樓板實施例2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23]在工程生產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將疊合樓板分割縫盡量靠近或設置在板跨的負彎矩區段。圖1為疊合樓板中的預制部分示意圖,所述結構是對預制部分進行拼接。
[0024]實施例1:如圖2所示,疊合樓板包括預制混凝土板1、下層鋼筋網2、桁架鋼筋3、附加鋼筋6、上層鋼筋網5及現澆混凝土 4。桁架鋼筋3綁扎于下層鋼筋網2并澆筑在預制混凝土板I中。拼接時在接縫處下層添加附加鋼筋6,兩片預制混凝土板I在拼縫處附加鋼筋6的范圍內厚度減小,靠近拼縫的下層鋼筋可在留有足夠保護層厚度的地方彎折并越過接縫。上層鋼筋網5架立于桁架鋼筋3頂面,拼縫處可以添加上層附加鋼筋6,最后澆筑混凝土。應當注意,預制混凝土板I內側應該拉毛處理以增加與現澆混凝土 4粘結。
[0025]實施例2:如圖3所示,兩片預制混凝土板I在拼縫處沒有改變預制混凝土板I厚度,也沒有將下層鋼筋網2彎折,而在預制混凝土板I內截斷,拼縫處添加附加鋼筋6,其余做法與實施例1相同。
[0026]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權利要求】
1.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預制混凝土板、下層鋼筋網、桁架鋼筋、附加鋼筋、上層鋼筋網及現澆混凝土,所述桁架鋼筋綁扎于下層鋼筋網上,下層鋼筋網澆筑在預制混凝土板中,所述上層鋼筋架立于桁架鋼筋頂面,該疊合樓板的拼接縫處下層添加附加鋼筋,所述疊合樓板為整體現澆混凝土。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盡量靠近或設置在板跨的負彎矩區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鋼筋網彎折穿越疊合樓板的拼接縫,所述彎折處與拼接縫之間留有保護層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處預制混凝土板厚度減小,厚度減小板的長度滿足能放置附加鋼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鋼筋網在預制混凝土板內截斷,拼接縫處添加附加鋼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疊合樓板拼接縫處添加上層附加鋼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鋼筋為雙向設置,或只設置垂直于拼接縫方向。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疊合樓板的拼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層鋼筋網在拼接縫處彎折并延伸的長度為200?1500mm之間。
【文檔編號】E04B5/17GK203440965SQ201320479079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7日
【發明者】葉燕華, 孫銳, 宋妍, 薛洲海, 周曉方, 張詩浩, 李炎, 陳浩 申請人:南京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