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包括型鋼柱、型鋼梁以及鋼板箍,在所述型鋼柱上設置有外伸板,在所述型鋼梁的腹板上設置有加筋肋,所述鋼板箍與型鋼柱的外伸板、型鋼梁的加筋肋連接,形成閉合的區間包住節點核心區。本實用新型采用鋼板箍焊接在型鋼梁、型鋼柱加勁肋上的外伸板形成共同約束節點核心區砼的構造形式,在保證核心區滿足規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決了現有構造形式中由于型鋼砼梁柱節點區鋼筋密集,箍筋不易穿透型鋼梁腹板及節點砼不易澆搗的難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難度。
【專利說明】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針對現代施工過程中型鋼砼結構里具有較大尺寸(通常型鋼梁柱截面均在在Im及以上的)的梁柱節點核心區箍筋綁扎現狀,通常情況下是采用在型鋼梁腹板中鉆孔穿箍筋的施工方式。由于鋼砼梁柱節點區鋼筋密集,存在箍筋不易穿過型鋼梁腹板及節點砼不易澆搗的難題,而且施工難度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在保證核心區滿足規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施工便易性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鋼柱、型鋼梁以及鋼板箍,在所述型鋼柱上設置有外伸板,在所述型鋼梁的腹板上設置有加筋肋,所述鋼板箍與型鋼柱的外伸板、型鋼梁的加筋肋連接,形成閉合的區間包住節點核心區。
[000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所述外伸板與型鋼柱采用焊接方式連接,所述鋼板箍通過焊接方式與型鋼柱的外伸板、型鋼梁的加筋肋相連,所述型鋼梁與型鋼柱采用梁貫通方式或柱貫通方式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在所述鋼板箍內側端面、形成的閉合區間內設置有按一定間距布置的栓釘。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所述鋼板箍形成的閉合區間內、相鄰兩個栓釘之間的間距< 200mm。
[000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所述鋼板箍形成的閉合區間沿型鋼柱的軸向按一定間距設置,相鄰兩個鋼板箍形成的閉合區間的層間中心距< 200mm。
[0009]本實用新型采用鋼板箍焊接在型鋼梁、型鋼柱加勁肋上的外伸板形成共同約束節點核心區砼的構造形式,在保證核心區滿足規范抗震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有效解決了現有構造形式中由于型鋼砼梁柱節點區鋼筋密集,箍筋不易穿透型鋼梁腹板及節點砼不易澆搗的難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難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2]圖3是圖2中A-A剖視圖。
[0013]圖4是圖2中B-B剖視圖。
[0014]圖5是鋼板箍、外伸板、型鋼柱之間的連接示意圖。
[0015]圖6是栓釘在鋼板箍內的布置圖。
[0016]圖中標記:I為鋼板箍,2為外伸板,3為型鋼柱,4為型鋼梁,5為加筋肋,6為栓釘。【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說明。
[0018]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9]如圖1-5所示,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包括型鋼柱3、型鋼梁4以及鋼板箍1,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型鋼梁4與型鋼柱3采用梁貫通方式連接,且型鋼柱兩端型鋼梁截面尺寸相差較大,故較小側梁采用加腋方式與較大型鋼梁翼緣相連。在所述型鋼柱3上設置有外伸板2,在所述型鋼梁4的腹板上設置有加筋肋5,所述鋼板箍I與型鋼柱3的外伸板2、型鋼梁4的加筋肋5連接,形成閉合的區間包住節點核心區,其中,所述外伸板2采用坡口焊接方式與型鋼梁4、型鋼柱3的加筋肋5相連,鋼板箍I按照一定的順序再焊接于外伸板2上,通過交叉連接方式,在型鋼梁4、型鋼柱3節點核心區域形成閉合的鋼板箍構造形式,所述鋼板箍I形成的閉合區間沿型鋼柱3的軸向按一定間距設置,相鄰兩個鋼板箍I形成的閉合區間的層間中心距< 200mm,并主要應根據主鋼梁梁高適當調整間距,形成鋼板箍受力體系過程中,務必注意焊接順序與焊接質量,以使該節點在受力過程中達到最佳狀態。
[0020]如圖6所示,在所述鋼板箍I內側端面、形成的閉合區間內設置有按一定間距布置的栓釘6,相鄰兩個栓釘6之間的間距< 200mm,栓釘6應在鋼板箍I焊于外伸板前焊于鋼板箍上,設置栓釘的目的在于加強鋼板箍與核心區砼間的粘結。
[0021]其中,鋼板箍沿型鋼柱中軸線排列的間距是根據型鋼梁鋼骨截面尺寸確定的,在本實施例中,鋼板箍厚度為20mm,寬度為80mm,經計算是滿足規范對核心區抗震性能的規定的。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鋼柱(3)、型鋼梁(4)以及鋼板箍(1),在所述型鋼柱(3)上設置有外伸板(2),在所述型鋼梁(4)的腹板上設置有加筋肋(5),所述鋼板箍(I)與型鋼柱(3)的外伸板(2)、型鋼梁(4)的加筋肋(5)連接,形成閉合的區間包住節點核心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伸板(2)與型鋼柱(3)采用焊接方式連接,所述鋼板箍(I)通過焊接方式與型鋼柱(3)的外伸板(2)、型鋼梁(4)的加筋肋(5)相連,所述型鋼梁(4)與型鋼柱(3)采用梁貫通方式或柱貫通方式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鋼板箍(I)內側端面、形成的閉合區間內設置有按一定間距布置的栓釘(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箍(I)形成的閉合區間內、相鄰兩個栓釘(6)之間的間距< 200_。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具備抗震性能的型鋼砼梁柱節點核心區鋼板箍構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板箍(I)形成的閉合區間沿型鋼柱(3)的軸向按一定間距設置,相鄰兩個鋼板箍(I)形成的閉合區間的層間中心距< 200_。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440919SQ201320543121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鄧開國, 黃煒, 畢瓊, 鄭挺, 齊宏, 唐墨瀟 申請人: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