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涉及一種建筑構件,包括框架柱1、被加固梁2、彎起鋼板后灌環氧樹脂3、角鋼互焊后灌環氧樹脂4、角鋼與彎起鋼板對接焊5、連接角鋼與梁底受力鋼板平焊6、梁底受力鋼板7、錨栓8、扁鋼9、高強螺栓10;梁底受力鋼板延伸出來的彎起鋼板與柱外包角鋼連接,柱外包角鋼連接斜鋼板,將斜鋼板與柱、梁及節點牢固相連接;斜鋼板作為角鋼肋板;螺栓和灌注環氧樹脂彎起鋼板與梁牢固連接,角鋼與斜鋼板采用對接焊縫,錨栓及灌環氧樹脂使得斜鋼板與框架梁能夠協同工作,凡采用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提高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加固的梁柱節點的建筑物、構筑物均可采用。
【專利說明】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構件,特別是涉及一種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的不斷發展,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處于新區開發與舊城改造相結合的階段,已建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種種原因需要加固,為保證其使用安全,延長使用年限或者滿足改變使用用途,就需要在結構鑒定的的基礎上,對已有建筑物進行必要的加固和改造。工程中應用最多的還是基于我國的《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及圖集《混凝土結構加固》(06SG311-1)提供的鋼板平行或者垂直于梁截面的節點連接方法,且還沒有關于彎起鋼板與框架梁、柱節點連接的具體規定。采用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框架梁,利用彎起鋼板的彎起段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提高框架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利用角鋼包柱連接斜鋼板,替代了斜鋼板的錨固長度,采用該種方法進行節點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框架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并減少加固工程中的用鋼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該節點角鋼與斜鋼板牢固連接,替代斜鋼板的錨固長度,錨栓及灌環氧樹脂使得斜鋼板與框架梁能夠協同工作;采用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提高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加固的梁柱節點的建筑物、構筑物均可采用。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所述節點包括框架柱、被加固梁、彎起鋼板后灌環氧樹脂、角鋼互焊后灌環氧樹脂、角鋼與彎起鋼板對接焊、連接角鋼與梁底受力鋼板平焊、梁底受力鋼板、錨栓、扁鋼、高強螺栓;梁底受力鋼板延伸出來的彎起鋼板與柱外包角鋼連接,柱外包角鋼連接斜鋼板,將斜鋼板與柱、梁及節點牢固相連接;斜鋼板作為角鋼肋板,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螺栓和灌注環氧樹脂彎起鋼板與梁牢固連接,角鋼與斜鋼板采用對接焊縫,
[0006]所述的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所述梁底受力鋼板伸至距框架柱I倍梁高處,梁底受力鋼板在梁的兩側面延伸出的鋼板彎起穿過樓板伸至梁頂、柱邊處,外包角鋼設在被加固梁的受力處,用三根角鋼分別與斜鋼板對接焊。
[0007]所述的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所述斜鋼板伸出梁面鋼板作為角鋼的肋板,其余方向的角鋼互焊與對柱形成包圍狀,柱外包角鋼和梁加固斜鋼板與柱、梁之間采用錨栓錨固,環氧樹脂灌封。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效果是:
[0009]1.本實用新型采用斜鋼板對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具有較明顯的提高;
[0010]2.本實用新型角鋼與斜鋼板牢固連接,替代斜鋼板的錨固長度,錨栓及灌環氧樹脂使得斜鋼板與框架梁能夠協同工作;
[0011]3.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垂直和水平于被加固梁截面的鋼板,減少用鋼量。
[0012]4.本實用新型利用斜鋼板作為角鋼肋板,保證角鋼局部穩定,從而替代彎起鋼板的錨固長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結構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結構圖1-1剖面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結構圖2-2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0017]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提高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加固的梁柱節點的設計形式,由梁底受力鋼板延伸出來的彎起鋼板,與柱外包角鋼連接,使彎起鋼板混凝土梁協同工作,廣泛適用于已建建筑采用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提高梁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加固的梁柱節點。
[0018]本實用新型由框架柱1、被加固梁2、彎起鋼板后灌環氧樹脂3、角鋼互焊后灌環氧樹脂4、角鋼與彎起鋼板對接焊5、連接角鋼與梁底受力鋼板平焊6、梁底受力鋼板7、錨栓8、扁鋼9、高強螺栓10組成,彎起鋼板厚度,包柱角鋼規格、錨栓數量、梁底受力鋼板厚度等根據工程實際受力情況確定,如圖1?圖3所示。
[0019]本實用新型利用彎起鋼板良好的抗斜截面承載能力,與柱外包角鋼連接,保證了斜鋼板與混凝土梁協同工作;與完全使用垂直或平行于梁截面的加固方法相比,斜鋼板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載力;采用螺栓和灌注環氧樹脂,使彎起鋼板與梁牢固連接,保證了斜鋼板與混凝土梁協同工作;采用柱外包角鋼連接斜鋼板,使斜鋼板的能夠與柱、梁及節點牢固相連接;利用斜鋼板作為角鋼肋板,保證角鋼局部穩定,從而替代彎起鋼板的錨固長度;由于鋼板厚度與高度可以變化,可以分別承擔較大或較小斜截面剪力;通過調整外包角鋼、螺栓數量及斜鋼板厚度及斜鋼板與受力梁底鋼板的連接,可以達到很高的承載力,具有很好的使用價值。
[0020]本實用新型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是建筑結構加固節點設計的一種形式,其與現行規范及圖集中僅提供鋼板垂直或者平行于梁截面的構造節點不同,采用斜鋼板提高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本實用新型采用螺栓和灌注環氧樹脂,使彎起鋼板與梁牢固連接,較為接近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基本假定,且彎起鋼板對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提高較鋼板垂直或者平行于梁截面的方式明顯;采用角鋼外包柱,與框架柱牢固連接,且角鋼與斜鋼板采用對接焊縫,保證了斜鋼板與角鋼的連接強度,替代了彎起鋼板的錨固長度;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節點連接加固,使得彎起鋼板、角鋼和受力底鋼板均能保證與混凝土梁協同工作,滿足結構加固的要求。本實用新型通過合理設計能夠滿足加固構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載力,減少鋼板的使用量,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見圖1-圖3。[0021]本實用新型梁底受力鋼板伸至距框架柱I倍梁高處,梁底受力鋼板在梁的兩側面延伸出的鋼板彎起穿過樓板伸至梁頂、柱邊處,外包角鋼在被加固梁的受力方向,用三根角鋼分別與斜鋼板對接焊,并使斜鋼板伸出梁面鋼板作為角鋼的肋板,保證角鋼的局部穩定,其余方向角鋼與其互焊,對柱形成包圍,柱外包角鋼和梁加固斜鋼板與柱、梁之間采用錨栓錨固,后灌環氧樹脂。
[0022]本實用新型關于混凝土、鋼構件、錨栓及節點連接設計、加工和施工的要求均可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 - 2010)、《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 — 2003)、《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 - 2010)、《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2009)、圖集《混凝土結構加固構造》(06SG311-1)等規范、規程、圖集執行。
【權利要求】
1.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節點包括框架柱(I)、被加固梁(2)、彎起鋼板后灌環氧樹脂(3)、角鋼互焊后灌環氧樹脂(4)、角鋼與彎起鋼板對接焊(5)、連接角鋼與梁底受力鋼板平焊(6)、梁底受力鋼板(7)、錨栓(8)、扁鋼(9)、高強螺栓(10);梁底受力鋼板延伸出來的彎起鋼板與柱外包角鋼連接,柱外包角鋼連接斜鋼板,將斜鋼板與柱、梁及節點牢固相連接;斜鋼板作為角鋼肋板,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混凝土梁的梁柱節點;螺栓和灌注環氧樹脂彎起鋼板與梁牢固連接,角鋼與斜鋼板采用對接焊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底受力鋼板伸至距框架柱I倍梁高處,梁底受力鋼板在梁的兩側面延伸出的鋼板彎起穿過樓板伸至梁頂、柱邊處,外包角鋼設在被加固梁的受力處,用三根角鋼分別與斜鋼板對接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彎起鋼板及柱外包角鋼加固的梁柱節點,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鋼板伸出梁面鋼板作為角鋼的肋板,其余方向的角鋼互焊與對柱形成包圍狀,柱外包角鋼和梁加固斜鋼板與柱、梁之間采用錨栓錨固,環氧樹脂灌封。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569695SQ201320610095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0日
【發明者】董志峰 申請人:中國建筑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