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在2根平行設置的橫桿(1)上固定設有至少2根平行設置的豎桿(2),在2根所述的橫桿(1)與2根所述的豎桿(2)之間形成有能容納預埋線盒的線盒空間(3)。利用現場剩余Φ6或Φ8的鋼筋廢料制作,施工準備階段即可預制加工,制作簡單、安裝方便快捷、廢料再利用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既保證預埋線盒的準確性、方正度、又能更好控制預埋線盒且制作簡單、安裝方便快捷、廢料再利用、成本低廉的深度的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
【專利說明】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施工裝置,特別涉及是一種保證剪力墻內預埋線盒貼模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建筑業的快速發展,建筑形式的多樣化和復雜化,對施工的質量要求更加嚴格,而建筑安裝專業種類繁多,使得主體結構施工時安裝預埋工作尤為重要,特別是剪力墻線盒預埋工作,目前預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0003](1)剪力墻內線盒出現預埋過深、偏位、標高不一致、不方正、線盒固定不牢靠澆筑振搗時發生移位堵塞等。
[0004](2)前期預埋不到位,后期剪力墻內線盒剔鑿難度太大,且剔鑿線盒影響主體結構,浪費前期預埋人工、材料等。
[0005](3)前期對安裝預埋不重視,裝飾階段到處出現剔鑿、拆除墻體、墻體開孔等現象。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保證預埋線盒的準確性、方正度、又能更好控制預埋線盒的深度的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在2根平行設置的橫桿上固定設有至少2根平行設置的豎桿,在2根所述的橫桿與2根所述的豎桿之間形成有能容納預埋線盒的線盒空間。
[000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采用現場剩余廢鋼筋作為原材料,在施工準備階段即可加工預制,既縮短工期又節約成本。本實用新型的安裝,在施工過程中,按圖紙設計要求準確快速找到該預留線盒的位置,將該裝置采用點焊或扎絲綁扎與剪力墻縱向鋼筋固定,然后將預埋線盒安裝在線盒空間內,既保證預埋線盒的準確性、方正度、又能更好控制預埋線盒的深度。
[000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既保證預埋線盒的準確性、方正度、又能更好控制預埋線盒且制作簡單、安裝方便快捷、廢料再利用、成本低廉的深度的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3]參見圖1,單線盒預埋裝置的制作:[0014]采用工地現場廢余Φ6或Φ8的鋼筋,截成90mm長的2根作為豎桿2、200mm長的2根作為橫桿1,將2根豎桿2點焊在2根橫桿1上,在2根橫桿1與2根豎桿2之間形成有能容納預埋線盒的線盒空間3。
[0015]參見圖2,雙線盒并排預埋裝置的制作:采用工地現場廢余Φ6或Φ8的鋼筋,截成90mm長的4根作為豎桿2、200mm長的2根作為橫桿1,將4根豎桿2點焊在2根橫桿1上,在2根橫桿1與四根豎桿2之間形成有2個能容納預埋線盒的線盒空間3,注意兩個線盒空間3之間的間隔20mm。
[0016]本實用新型的安裝:
[0017]根據設計圖紙,準確找到該預埋線盒的位置,首先將本新型實用裝置與剪力墻縱向鋼筋固定,固定方式為:點焊和扎絲綁扎,然后把需預埋線盒固定在線盒空間3內,線管直接與線盒相接即安裝完成。
[0018]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
[0019](1)用現場剩余Φ6或Φ8的鋼筋廢料制作,廢料再利用節約成本。
[0020](2)施工準備階段即可加工預制、制作簡單、安裝方便快捷、縮短工期。
[0021](3)線盒預埋成果深度合適、線盒方正、標高一致、預埋一次到位。
【權利要求】
1.一種剪力墻預埋線盒貼模裝置,其特征是:在2根平行設置的橫桿(1)上固定設有至少2根平行設置的豎桿(2),在2根所述的橫桿(1)與2根所述的豎桿(2)之間形成有能容納預埋線盒的線盒空間(3)。
【文檔編號】E04G15/06GK203499251SQ201320616616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8日
【發明者】李顯銀, 陳田山, 湯和柏, 李英玉, 周芙蓉 申請人: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