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包括多塊防護圍欄體,每一塊防護圍欄體主要由左立柱和右立柱、防護板體、斜支撐架桿構成,其中左立柱的軸線平行于右立柱的軸線,其中防護板體位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斜支撐架桿與左立柱或右立柱或防護板體連接,其中斜支撐架桿的軸線與左立柱的軸線構成小于90度的夾角,左立柱遠離地面的一端和右立柱遠離地面的一端均設置有U型凹槽,設置橫擔連鎖柱體貫穿左立柱的U型凹槽和右立柱的U型凹槽后,橫擔連鎖柱體還貫穿到下一個防護圍欄體的U型凹槽內,橫擔連鎖柱體和U型凹槽構成連鎖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折疊運輸,不受限高運輸的影響,安裝拆卸快速。
【專利說明】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
【背景技術】
[0002]在園林施工中,常常需要架設防護圍欄,特別是在道路的園林施工中,架設的圍欄需要達到快速安裝和快速拆卸的目的,才能起到縮短施工工期的目的,以免造成城市道路交通堵塞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種可以快速拆卸和安裝,且便于運輸的道路園林施工用的防護圍欄。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能快速裝配和快速拆卸。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包括多塊防護圍欄體,每一塊防護圍欄體主要由左立柱和右立柱、防護板體、斜支撐架桿構成,其中左立柱的軸線平行于右立柱的軸線,其中防護板體位于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間,斜支撐架桿與左立柱或右立柱或防護板體連接,其中斜支撐架桿的軸線與左立柱的軸線構成小于90度的夾角,左立柱遠離地面的一端和右立柱遠離地面的一端均設置有U型凹槽,設置橫擔連鎖柱體貫穿左立柱的U型凹槽和右立柱的U型凹槽后,橫擔連鎖柱體還貫穿到下一個防護圍欄體的U型凹槽內,橫擔連鎖柱體和U型凹槽構成連鎖結構。
[0005]利用左立柱和右立柱、防護板體、斜支撐架桿構成防護圍欄體后,將多個防護圍欄體一字排列形成防護區,采用橫擔連鎖柱體鎖定相鄰的防護圍欄體,使得相鄰防護圍欄體形成一個整體,利用斜支撐架桿起到斜向支撐的作用,整個裝置中,左立柱和右立柱、防護板體為一體結構,在施工時,只需要固定左立柱和右立柱和斜支撐架桿,再將橫擔連鎖柱體放置在U型凹槽內構成連鎖結構即可,操作簡單方便,能快速進行安裝和拆卸。而傳統的結構需要在底面架設一層混凝土體,在混泥土體上豎立多個支柱,在相鄰支柱之間設置鐵皮,這樣的施工周期長,不利于縮短施工周期。
[0006]優選的,所述左立柱的近地端和右立柱的近地端均設置有柱體接地板。通過膨脹螺釘貫穿柱體接地板后,將膨脹螺釘插入地下形成固定結構。
[0007]優選的,為了增強結構并固定斜支撐架桿,斜支撐架桿的近地端設置有斜支撐接地板。斜支撐架桿為L形鋼體或中空矩形鋼體等。通過膨脹螺釘貫穿斜支撐接地板后,將膨脹螺釘插入地下形成固定結構。
[0008]優選的,左立柱設置有側凸起板,側凸起板通過插銷與斜支撐架桿連接。通過該結構可以達到調節斜支撐架桿的安裝角度的目的。
[0009]優選的,為了達到方便運輸,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其折疊式防護圍欄體主要由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構成,上防護板主要由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以及位于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下防護板主要由下左立柱和下右立柱、以及位于下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上左立柱和下左立柱構成左立柱,上右立柱和下右立柱構成右立柱;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之間通過活頁連接。
[0010]按照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活頁使得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活動連接,使得整個防護圍欄體過程一個折疊式的結構,在運輸時,可以將防護圍欄體折疊后進行運輸,可以減少城市運輸限高的問題。
[0011]優選的,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之間存在間隙,上防護板面向下防護板的一面設置有平衡塊,平衡塊的厚度等于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之間的間隙大小。平衡塊優選為橡膠塊。平衡塊起到平衡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的目的,保證上防護板和下防護板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0012]優選的,所述U型凹槽位于上左立柱遠離底面的一端上和位于上右立柱遠離底面的一端上。
[0013]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折疊運輸,不受限高運輸的影響,安裝拆卸快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單個防護圍欄體的立體視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2個防護圍欄體鏈接圖。
[0016]圖3是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時側視圖。
[0017]圖4是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旋轉角度時的側視圖。
[0018]圖5是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旋轉90度角度時的側視圖。
[0019]圖中的標號分別表示為:1、橫擔連鎖柱體;2、左立柱;3、右立柱;4、防護板體;5、側凸起板;6、斜支撐架桿;7、柱體接地板;8、斜支撐接地板;41、上防護板;42、下防護板;43、活頁;44、平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至圖5所示。
[0023]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包括多塊防護圍欄體,每一塊防護圍欄體主要由左立柱2和右立柱3、防護板體4、斜支撐架桿6構成,其中左立柱2的軸線平行于右立柱3的軸線,其中防護板體4位于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間,斜支撐架桿6與左立柱2或右立柱3或防護板體4連接,其中斜支撐架桿6的軸線與左立柱2的軸線構成小于90度的夾角,左立柱2遠離地面的一端和右立柱3遠離地面的一端均設置有U型凹槽,設置橫擔連鎖柱體I貫穿左立柱2的U型凹槽和右立柱3的U型凹槽后,橫擔連鎖柱體I還貫穿到下一個防護圍欄體的U型凹槽內,橫擔連鎖柱體I和U型凹槽構成連鎖結構。
[0024]利用左立柱2和右立柱3、防護板體4、斜支撐架桿6構成防護圍欄體后,將多個防護圍欄體一字排列形成防護區,采用橫擔連鎖柱體I鎖定相鄰的防護圍欄體,使得相鄰防護圍欄體形成一個整體,利用斜支撐架桿起到斜向支撐的作用,整個裝置中,左立柱2和右立柱3、防護板體4為一體結構,在施工時,只需要固定左立柱2和右立柱3和斜支撐架桿,再將橫擔連鎖柱體I放置在U型凹槽內構成連鎖結構即可,操作簡單方便,能快速進行安裝和拆卸。而傳統的結構需要在底面架設一層混凝土體,在混泥土體上豎立多個支柱,在相鄰支柱之間設置鐵皮,這樣的施工周期長,不利于縮短施工周期。
[0025]優選的,所述左立柱2的近地端和右立柱3的近地端均設置有柱體接地板7。通過膨脹螺釘貫穿柱體接地板7后,將膨脹螺釘插入地下形成固定結構。
[0026]優選的,為了增強結構并固定斜支撐架桿,斜支撐架桿的近地端設置有斜支撐接地板8。斜支撐架桿為L形鋼體或中空矩形鋼體等。通過膨脹螺釘貫穿斜支撐接地板8后,將膨脹螺釘插入地下形成固定結構。
[0027]優選的,左立柱設置有側凸起板5,側凸起板5通過插銷與斜支撐架桿7連接。通過該結構可以達到調節斜支撐架桿7的安裝角度的目的。
[0028]優選的,為了達到方便運輸,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其折疊式防護圍欄體主要由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構成,上防護板41主要由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以及位于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下防護板42主要由下左立柱和下右立柱、以及位于下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上左立柱和下左立柱構成左立柱,上右立柱和下右立柱構成右立柱;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通過活頁43連接。
[0029]按照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活頁使得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活動連接,使得整個防護圍欄體過程一個折疊式的結構,在運輸時,可以將防護圍欄體折疊后進行運輸,可以減少城市運輸限高的問題。
[0030]優選的,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存在間隙,上防護板41面向下防護板42的一面設置有平衡塊44,平衡塊44的厚度等于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的間隙大小。平衡塊44優選為橡膠塊。平衡塊44起到平衡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的目的,保證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0031]如上所述,則能很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
【權利要求】
1.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塊防護圍欄體,每一塊防護圍欄體主要由左立柱(2)和右立柱(3)、防護板體(4)、斜支撐架桿(6)構成,其中左立柱(2)的軸線平行于右立柱(3)的軸線,其中防護板體(4)位于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間,斜支撐架桿(6)與左立柱(2)或右立柱(3)或防護板體(4)連接,其中斜支撐架桿(6)的軸線與左立柱(2)的軸線構成小于90度的夾角,左立柱(2)遠離地面的一端和右立柱(3)遠離地面的一端均設置有U型凹槽,設置橫擔連鎖柱體(I)貫穿左立柱(2)的U型凹槽和右立柱(3)的U型凹槽后,橫擔連鎖柱體(I)還貫穿到下一個防護圍欄體的U型凹槽內,橫擔連鎖柱體(I)和U型凹槽構成連鎖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柱(2)的近地端和右立柱(3 )的近地端均設置有柱體接地板(7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斜支撐架桿的近地端設置有斜支撐接地板(8 )。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左立柱設置有側凸起板(5 ),側凸起板(5 )通過插銷與斜支撐架桿(7 )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防護圍欄體為折疊式防護圍欄體,其折疊式防護圍欄體主要由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構成,上防護板(41)主要由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以及位于上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下防護板(42)主要由下左立柱和下右立柱、以及位于下左立柱和上右立柱之間的上防護板體構成,上左立柱和下左立柱構成左立柱,上右立柱和下右立柱構成右立柱;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通過活頁(43)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存在間隙,上防護板(41)面向下防護板(42)的一面設置有平衡塊(44),平衡塊(44)的厚度等于上防護板(41)和下防護板(42)之間的間隙大小。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園林區施工用防護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凹槽位于上左立柱遠離底面的一端上和位于上右立柱遠離底面的一端上。
【文檔編號】E04H17/16GK203594269SQ201320767306
【公開日】2014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田進 申請人:成都市安捷利景觀園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