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它包括開間結構和層間結構;該開間結構包括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和設于該上、下連接件之間的單元式幕墻板塊;該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分別固設于建筑開間的上端和下端;該單元式幕墻板塊包括單元幕墻板、上橫梁、下橫梁、左豎框、右豎框;該上、下橫梁分別設有與該上、下連接件對應的固定槽口,該上、下橫梁還分別設有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該左、右豎框設有互相對應的嵌合結構;該層間結構為構件式幕墻板塊,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和設于該上、下固定件之間的構件幕墻板;該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別固設于該下連接板和該上連接板。本發明將單元式幕墻系統和構件式幕墻系統有機結合,具有單元式幕墻精度高、周期短和構件式幕墻成本低、性能可靠的優點。
【專利說明】 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建筑幕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樓大廈層出不窮,建筑幕墻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常見建筑幕墻的結構和安裝形式分為兩大類:單元式幕墻系統和構件式幕墻系統。如圖1、圖2所示,其為現有的單元式幕墻系統,其以快速、質高的優點在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上的應用很廣,而構件式幕墻系統也以其簡單易行、成本低的特點應用也很廣,但單元式幕墻有突出的缺點,即單元板塊大、安裝運輸困難、成本高,尤其是其安裝精度要求高,一旦發生漏水問題就很難修補,這些致命的缺點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影響。而構件式幕墻因其現場施工量大、精度低、周期長的缺點也被高端客戶放棄。
[0003]綜上所述,建筑幕墻行業需要進行革新,改變傳統的連接固定形式,滿足超高精度、超高性能要求而低成本要求而進行新型幕墻系統開發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4]鑒于現有技術中單元式幕墻性能差、容易漏水、不易維修而成本較高的缺點和構件式幕墻安裝周期長、精度差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其融合單元式和構件式幕墻優勢而克服其缺點,可以實現幕墻安裝周期相對較短,成本相對較低,性能相對較高而成本相對較低的目的。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它包括開間結構和層間結構;
[0007]該開間結構包括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和設于該上、下連接件之間的單元式幕墻板塊;該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分別固設于建筑開間的上端和下端,即建筑層間的下端和上端;該單元式幕墻板塊包括單元幕墻板、上橫梁、下橫梁、左豎框、右豎框;該上、下橫梁分別設有與該上、下連接件對應的固定槽口,該上、下橫梁還分別設有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該左、右豎框設有互相對應的嵌合結構;
[0008]該層間結構為構件式幕墻板塊,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和設于該上、下固定件之間的構件幕墻板;該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別固設于該下連接板和該上連接板。
[0009]進一步的,所述構件幕墻板為石材面板。
[0010]進一步的,所述石材面板與所述建筑層間之間設有保溫巖棉
[0011]進一步的,所述上、下連接件之間設有龍骨,所述構件幕墻板固定在該龍骨上。
[0012]進一步的,所述構件幕墻板為玻璃板或鋁單板。
[0013]進一步的,所述上、下連接件端部均設有防水膠條,與所述固定槽口緊密接觸。
[0014]進一步的,所述嵌合結構中也設有防水膠條。
[0015]進一步的,所述上、下連接件分別通過第一角碼、第二角碼連接至建筑層間;該第一角碼與該建筑層間之間、該第二角碼與該上、下連接件之間可以相對豎向位移;該第一角碼與該第二角碼之間可以相對橫向位移。
[0016]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角碼與所述建筑層間之間、所述第二角碼與所述上、下連接件之間、所述第一角碼與所述第二角碼之間均通過一調節結構連接而可相對位移,該調節結構包括調節槽孔和設于該調節槽孔內的調節螺栓。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將單元式幕墻系統和構件式幕墻系統有機結合,具有單元式幕墻精度高、周期短和構件式幕墻成本低、性能可靠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現有單元式幕墻板塊的豎向密封節點示意圖。
[0019]圖2是現有單元式幕墻板塊的縱向節點示意圖。
[0020]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單元式幕墻板塊的左視圖。
[0021]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單元式幕墻板塊的俯視圖。
[0022]圖5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安裝步驟示意圖。
[0023]圖6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安裝效果圖。
[0024]圖7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上、下連接件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6]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介于單元式幕墻和構件式幕墻之間,吸收了單元式和構件式幕墻系統優點,避免了二者缺點,它包括開間結構和層間結構。概括地講其中層間結構采用構件式幕墻體系,開間結構采取單元式幕墻系統,將兩種幕墻系統組合在一起形成了 一種新型的.墻系統。
[0027]如圖3-圖5所示,該開間結構包括上連接件1、下連接件2和設于該上、下連接件之間的單元式幕墻板塊3。該上連接件1、下連接件2分別固設于建筑開間的上端和下端,即建筑層間的下端和上端。該單元式幕墻板塊3包括單元幕墻板31 (如玻璃板)、上橫梁32、下橫梁33、左豎框34、右豎框35。該上、下橫梁分別設有與該上、下連接件對應的固定槽口321、331,該上、下橫梁還分別設有上連接板322和下連接板332。該左、右豎框設有互相對應的嵌合結構36,與現有技術類似。對比圖1、圖2,本發明開間結構的單元式幕墻板塊與常規單元式幕墻板塊在車間加工沒有什么區別,只是上、下橫梁沒有插接槽而設置用于安裝上、下連接件的固定槽口 321、331,實際上與常規單元式幕墻施工工序相同,首先在施工工作面上安裝預埋件和用于固定開間結構的上、下連接件,這部分工作必須安裝準確,是保證幕墻質量的根本,然后將在加工廠加工好的單元式幕墻板塊運輸到施工現場,通過吊裝設備將單元式幕墻板塊依次按順序固定到指定位置,豎向采取插接方式安裝即可。
[0028]如圖5所示,該層間結構為構件式幕墻板塊,包括上固定件4、下固定件5和設于該上、下固定件之間的構件幕墻板6。該上固定件4、下固定件5分別固設于該下連接板332和該上連接板322。
[0029]開間結構的單元式幕墻板塊全部安裝后,開始進行層間結構的構件式幕墻板塊的施工,如圖6所示,本實例的構件幕墻板6是石材面板,為無龍骨體系的構件式幕墻系統。應當是先安裝保溫的巖棉7,再將加工好的石材面板固定到已安裝好的單元式幕墻板塊的上、下橫梁上,采取雙邊固定,然后對建筑層間進行上下封修工作,最后對接單元式幕墻板塊之間的豎向接縫以及構件幕墻板與單元幕墻板之間的橫向接縫進行施打硅酮密封膠的工作,最后是清潔工作。這就是這種單元構件式組合幕墻的主要施工步驟。
[0030]另外,該上、下連接件之間還可以設置龍骨,將該構件幕墻板固定在該龍骨上,SP該層間結構可以是有龍骨體系的構件式幕墻系統,例如,該構件幕墻板可以為玻璃板或鋁單板。先將這龍骨兩端在上、下連接件處進行連接固定,再將構件幕墻板采取四邊固定。
[0031]為了加強幕墻系統的防水性能,如圖4、圖5所示,該上、下連接件端部均設有防水膠條8,與該固定槽口 321、331緊密接觸,而該嵌合結構36中也設有防水膠條9。
[0032]如圖7所示,為了進一步降低安裝難度,適應主體結構偏差,該上、下連接件分別通過第一角碼10、第二角碼11連接至建筑層間,而該第一角碼10與該建筑層間之間、該第二角碼11與該上、下連接件之間可以相對豎向位移,該第一角碼10與該第二角碼11之間可以相對橫向位移。具體來說,是通過調節結構實現的。該調節結構包括調節槽孔12和設于該調節槽孔12內的調節螺栓13。第一角碼10與該建筑層間之間、該第二角碼11與該上、下連接件之間、該第一角碼10與該第二角碼11之間均設有該調節結構。如此,該開間結構可以在三個位置進行調節,從而調整開間結構的水平和豎直位置。
[0033]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如下:
[0034]1、靈活性組合。現代幕墻的分格尺寸越來越大,特別是層高較大,完全采用單元式幕墻系統會造成單元板塊尺寸過大,給加工、運輸造成很大的麻煩,且水密性能又不高且維修困難,本發明采取分體組合式設計,最大化地吸取了單元和構件式幕墻的優點,應用更加靈活。
[0035]2、高密封性能。常規單元式幕墻系統最大的缺點是性能低且維修困難,本發明在單元式幕墻對插性結構性干法防水設計的基礎上采用構件式幕墻濕密封設計,雙道干濕密封設計,密封性能可靠性較高。
[0036]3、成本較低。開間結構的單元式幕墻板塊比常規單元式幕墻板塊高度相差一個層間,約800mm左右,可以減小立柱的截面尺寸,降低龍骨用量,同時層間構件式幕墻減小或取消龍骨,也可以降低部分成本,同時單元式幕墻板塊尺寸減小,對加工、運輸、安裝的難度和成本都有一定程度和降低。
[0037]4、安裝速度提高。采用本發明新型幕墻系統,只有單邊豎向進行插接,降低了安裝難度,提高了安裝速度和精度,層間的構件幕墻板以單元幕墻板為安裝依托,減小了安裝工序和難度,提高了安裝效率。
[0038]5、調整度加大。在邊梁部位采用新型開發的三維二次調節結構,在加大調整量,在提高適應主體結構偏差能力的同時,降低了安裝難度,提高安裝精度和效率。
[0039]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的結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開間結構和層間結構; 該開間結構包括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和設于該上、下連接件之間的單元式幕墻板塊;該上連接件、下連接件分別固設于建筑開間的上端和下端;該單元式幕墻板塊包括單元幕墻板、上橫梁、下橫梁、左豎框、右豎框;該上、下橫梁分別設有與該上、下連接件對應的固定槽口,該上、下橫梁還分別設有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該左、右豎框設有互相對應的嵌合結構; 該層間結構為構件式幕墻板塊,包括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和設于該上、下固定件之間的構件幕墻板;該上固定件、下固定件分別固設于該下連接板和該上連接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幕墻板為石材面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面板與所述建筑層間之間設有保溫巖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連接件之間設有龍骨,所述構件幕墻板固定在該龍骨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幕墻板為玻璃板或鋁單板。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連接件端部均設有防水膠條,與所述固定槽口緊密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結構中設有防水膠條。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連接件分別通過第一角碼、第二角碼連接至建筑層間;該第一角碼與該建筑層間之間、該第二角碼與該上、下連接件之間可以相對豎向位移;該第一角碼與該第二角碼之間可以相對橫向位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組合式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碼與所述建筑層間之間、所述第二角碼與所述上、下連接件之間、所述第一角碼與所述第二角碼之間均通過一調節結構連接而可相對位移,該調節結構包括調節槽孔和設于該調節槽孔內的調節螺栓。
【文檔編號】E04B2/88GK103850373SQ201410079256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5日
【發明者】張珩, 李玉香, 胡康 申請人:北京中瑞宏宇幕墻裝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