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其中,幕墻支座的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且相互垂直,使得單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與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相互垂直,這樣,通過旋轉設置于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第一調整螺絲(末端頂住雙長孔角鋼件)、設置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末端的第二調整螺絲(末端頂住單長孔角鋼件)以及貫穿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可實現六個自由度上毫米級的調整,達到了精確調整的目的;并且,安裝人員不必在安裝過程中用手扶持各構件進行調整,降低操作負荷,提高了工作效率。安裝完成后再統一進行焊接作業,避免了安裝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一種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墻結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幕墻支座是幕墻立柱與建筑主體結構的基本連接構件。通過幕墻支座,將幕墻立柱及其幕墻系統“懸掛”在建筑主體結構上,并將幕墻系統自重及所受到的荷載(主要為風荷載,如水平或斜向布置將承擔雪荷載及上人荷載)傳遞至主體結構。因此在滿足幕墻支座的承載能力的前提下,其連接的可靠性及精確性將對幕墻系統以及主體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0003]現有的幕墻支座主要有以下兩種:
[0004]一種是構件式眷墻(包括玻璃眷墻、金屬板眷墻及石材眷墻等)支座,如圖1所不,傳統的構件式幕墻支座由轉接件、鋼支座和預埋鋼板(或后置埋件)等部分組成,構件式幕墻支座的優點是材料加工簡單,安裝時調整精度較低,僅限于“粗調”,很難達到規范的要求,并且,幕墻支座安裝過程中,操作負荷大,安裝時,至少兩個人一組,一個人穩定幕墻立柱,另一個人調整定位,且均在負重狀態下進行調整偏差的操作,準確性易受影響;另外,安裝過程中需要同時反復調整鋼件的位置,經常重復電焊“定位”,安裝和焊接的工序不能分解,安裝效率較低,安裝全程需要注意防火,對安裝的現場要求較高。
[0005]一種是單元式幕墻支座,一種典型的單元式幕墻支座的結構如圖2所示,單元式幕墻支座僅垂直方向的調整精度高,水平方向和旋轉自由度的調整精度都與構件式幕墻支座相同,同樣存在安裝效率低,安裝的同時需要電焊固定,需要安裝全程防火等問題。
[0006]綜合上述兩種幕墻支座的結構特點,現有幕墻支座的結構和安裝方式存在無法實現六個自由度(三維空間三個軸線方向上以及沿著三個軸線的旋轉方向上)的精確調整,難以達到設計精度要求,另外操作負荷大,需要安裝人員負重調整,安裝的同時需要使用電焊設備,安裝效率低且易存在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墻支座和.墻系統,用以解決現有.墻支座存在的無法實現多個自由度精確調整以及安裝操作負荷大、效率低和安裝過程中易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
[0008]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幕墻支座,包括:埋件、雙長孔角鋼件、單長孔角鋼件以及可拆卸的第一調整螺絲、第二調整螺絲和第三調整螺絲;其中: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布置有一個長孔;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和第二邊上分別布置有一個長孔;
[0009]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幕墻立柱連接;
[0010]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埋件連接;
[0011]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且相互垂直,使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與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相互垂直;
[0012]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設置有第一調整螺絲,所述第一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X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
[0013]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布置有第二調整螺絲,所述第二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Y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
[0014]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還設置有貫穿該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用于通過旋轉在Z方向上調整所述雙長孔角鋼件在埋件上的位置;
[0015]所述X方向為水平面上平行于所述埋件的方向,所述Y方向為水平面上垂直于所述埋件的方向,所述Z方向為垂直方向。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幕墻系統,該幕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上述幕墻支座以及與上述眷墻支座連接的眷墻立柱。
[001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墻支座和.墻系統中,.墻支座的單長孔角鋼件的弟一邊搭接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且相互垂直,使得單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與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相互垂直,這樣,通過旋轉設置于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第一調整螺絲(末端頂住雙長孔角鋼件)、設置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末端的第二調整螺絲(末端頂住單長孔角鋼件)以及貫穿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可以實現X、Y和Z三個方向上以及沿著三個軸線的旋轉方向上毫米級的調整,達到了精確調整的目的;同時,這種結構的幕墻支座在裝配時,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幕墻立柱連接,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埋件連接后,由于可以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雙長角鋼件的第一邊上,這樣,使得安裝時,在將鋼件與埋件連接后(非固定連接)即可以將幕墻立柱掛在鋼件上,不必安裝人員在安裝過程中用手扶持各構件進行調整,操作負荷大大降低,可實現單人獨立作業,減少工作強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在所有安裝位直精確確定后,在安全的環境中再統一完成各.墻支座的焊接工序,避免了同時安裝同時焊接這種幕墻支座裝配方式所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
[0019]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0021]圖1為現有的構件式.墻支座的一種結構不意圖;
[0022]圖2為現有的單元式幕墻支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圖;
[0024]圖4A?4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雙長孔角鋼件的結構示意圖;[0025]圖5A?5C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單長孔角鋼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搭接的示意圖;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圖;
[0028]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立柱連接兩個以上的幕墻支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支座的裝配方法的流程圖;
[0030]圖1OA?IO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雙長孔角鋼件、U形墊片、固定螺絲、第三調整螺絲以及調整第三調整螺絲的示意圖之一;
[0031]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幕墻立柱、固定螺栓和單長孔角鋼件裝配成組件后掛接在雙長孔角鋼件上的示意圖;
[0032]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雙長孔角鋼件和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之間進行坡腳焊接的焊接位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33]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拆除全部調整螺絲的幕墻支座的結構示意圖之
[0034]圖14A?14D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安裝雙長孔角鋼件、U形墊片、固定螺絲以及第三調整螺絲,調整第三調整螺絲幕墻支座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
[0035]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將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雙長孔角鋼件和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之間進行坡腳焊接的焊接位置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36]圖1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拆除全部調整螺絲的幕墻支座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具體實施方式】
[0037]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38]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幕墻支座,至少包括:埋件、雙長孔角鋼件、單長孔角鋼件以及可拆卸的第一調整螺絲、第二調整螺絲和第三調整螺絲;其中:
[0040]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布置有一個長孔;
[0041]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和第二邊上分別布置有一個長孔;
[0042]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幕墻立柱連接;
[0043]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埋件連接;
[0044]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且相互垂直,使單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與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相互垂直;
[0045]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設置有第一調整螺絲,第一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X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0046]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布置有第二調整螺絲,第二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Y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
[0047]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上還設置有貫穿該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用于通過旋轉在Z方向上調整雙長孔角鋼件在埋件上的位置;
[0048]上述描述中,X方向指的是水平面上平行于埋件的方向,Y方向指的是水平面上垂直于埋件的方向,Z方向指的是垂直方向。
[0049]上述幕墻支座中的埋件,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是后置埋件或者預埋件等。
[0050]為了更好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和功能,下面以兩個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
[0051]實施例一:
[0052]實施例一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如圖3所示,該幕墻支座具體包括:后置埋件或預埋件1、雙長孔角鋼件2、單長孔角鋼件3以及可拆卸的第一調整螺絲4、第二調整螺絲5和第三調整螺絲6 ;
[0053]如圖4A-4C所示的雙長孔角鋼件的結構示意圖(4A是剖面圖,4B是右視圖,4C是俯視圖)中可見,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201和第二邊202上分別布置有一個長孔;長孔的軸線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和第二邊的軸線平行或重合。
[0054]如圖5A-5C所示的單長孔角鋼件的結構示意圖(5A是剖面圖,5B是右視圖,5C是俯視圖)中可見,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301上布置有一個長孔;該長孔的軸線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軸線平行或重合。
[0055]如圖3所示,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二邊202與幕墻立柱7連接;較佳地,采用如圖3所示,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二邊202通過至少一個固定螺栓8與幕墻立柱7連接。當然,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限于上述螺栓連接的方式。
[0056]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二邊202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連接,具體來說,雙長孔角鋼件2通過至少一個固定螺絲9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連接,如圖3所示,固定螺絲9依次穿過U形墊片10上的孔和雙長孔角鋼件2第二邊202上的長孔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連接。
[0057]U形墊片10的上下兩端具有微翹起的弧度。
[0058]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搭接于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上且相互垂直,使單長孔角鋼件3第一邊301上的長孔與雙長孔角鋼件2第一邊201上的長孔相互垂直;
[0059]圖6是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搭接時的示意圖,從圖上可以看出,單長孔角鋼件3第一邊301上的長孔與雙長孔角鋼件2第一邊201上的長孔相互垂直并且還有部分重合,較佳地,如圖3所示,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具體可以通過貫穿該重合部分的連接螺栓11相連。
[0060]如圖3所示,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的末端設置有第一調整螺絲4,第一調整螺絲4的軸線平行于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且末端頂住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側面,這樣,旋轉該第一調整螺絲4,就可以調整X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2與單長孔角鋼件3的位置關系;
[0061]類似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末端布置有第二調整螺絲5,第二調整螺絲5的軸線平行于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且末端頂住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的側面,這樣,旋轉該第二調整螺絲5,就可以調整Y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
[0062]如圖3所示,在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上,還設置有一個貫穿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6,該第三調整螺絲6的軸線垂直于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并且末端頂住U形墊片10的上端,這樣,旋轉該第三調整螺絲6,可以帶動雙長孔角鋼件2在Z方向上移動。
[0063]較佳地,上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末端,以及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的末端,可以通過設置具有螺紋的鋼塊或者螺帽的方式,這樣,第一調整螺絲4和第二調整螺絲5通過鋼塊或螺帽上的螺紋進行旋轉。
[0064]進一步地,上述鋼塊,可以是焊接于單長孔角鋼件或雙長孔角鋼件末端的一個獨立的塊,也可以在加工時,對單長孔角鋼件或雙長孔角鋼件的末端進行彎折,形成與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一體的結構形式,如圖3所示,雙長孔角鋼件2的末端焊接有一個獨立的鋼塊203,而單長孔鋼件3的末端是第一邊301彎折過來的部分,這部分上面具有一個螺紋孔,供調節螺絲旋轉用。
[0065]上述這種在彎制或焊制的角鋼端頭增設一平行于角鋼平面的螺紋孔,通過調整螺絲旋轉的頂進作用達到精細調整的目的,構造簡單,易于普及和應用。
[0066]較佳地,上述長孔為腰圓孔或者長方形滑動槽。
[0067]由于第一調整螺絲4、第二調整螺絲5和第三調整螺絲6是可拆卸的,當第一調整螺絲4、第二調整螺絲5和第三調整螺絲6拆卸掉時,實施例一提供的上述幕墻支座的結構中,雙長孔角鋼件2和單長孔角鋼件3之間通過焊接固定,雙長孔角鋼件2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之間通過焊接固定。
[0068]這種調節螺絲可拆卸的方式,使得拆卸下來的調節螺絲實現了回收再利用,從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
[0069]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適用于后置埋件或預埋件的位置精度比較好的工況,如果后置埋件或預埋件的位置精度比較差,換言之,即使使用調整螺絲進行最大范圍的調整,也無法滿足幕墻立柱的安裝精度時,可采用下述實施例二提供的幕墻支座的方案。
[0070]實施例二:
[0071]實施例二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如圖7所示,圖7所示的幕墻支座,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大體類似,不同之處在于:
[0072]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上固定有一個U形扣蓋12,該U形扣蓋12扣在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上,并且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之間留有空隙;
[0073]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二邊202插入U形扣蓋12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之間的空隙;
[0074]至少一個頂緊螺絲13通過U形扣蓋12上的螺紋孔將雙長孔角鋼件2頂緊于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上;
[0075]第三調整螺絲6的末端頂住U形扣蓋12的上端,通過旋轉帶動雙長孔角鋼件2在Z方向上移動。
[007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幕墻支座,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調整方式和結構與實施例一相同,只是Z方向的調整方式,采用了 U形扣蓋和頂緊螺絲的方式,第三調整螺絲的末端頂住U形扣蓋的上端,由于U形扣蓋是固定在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上的,在旋轉第三調整螺絲時,可以帶動雙長孔角鋼件在Z方向上的移動。
[0077]較佳地,U形扣蓋12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后置埋件或預埋件I上的。
[007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這種幕墻結構,可以由幕墻安裝的人員,預先在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上確定幕墻立柱的大致的安裝位置,進而確定兩個U形扣蓋在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上的位置,為后續通過調整螺絲在x、Y和Z方向上的調整提供了精度上的保證,對于后置埋件或預埋件的安裝精度要求不高,這樣,滿足了后置埋件或預埋件安裝精度較差的情況下的幕墻立柱的精確安裝。
[0079]上述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提供的幕墻支座的結構中,第一調節螺絲和第二調節螺絲的末端分別頂住雙長孔角鋼件和單長孔角鋼件,這樣,第一調節螺絲和第二調節螺絲在旋進時,會使得雙長孔角鋼件沿著單長孔角鋼件上的長孔的軸線(即X方向)上發生位移,單長孔角鋼件沿著雙長孔角鋼件上的長孔的軸線(即Y方向)上發生位移;
[0080]類似地,雙長孔角鋼件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之間通過固定螺絲連接,同時,第三調節螺絲頂住U形墊片的上端,這樣,第三調節螺絲在旋進時,會帶動雙長孔角鋼件沿著自身的長孔的軸線(即Z方向)上發生位移;
[0081]并且,由于第一?第三調節螺絲的螺紋通常是毫米級的,因此,上述幕墻支座能夠實現在三個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上的精確調節,舉例來說,Μ8螺距為1mm,旋轉1/3即可保證調整精度±0.3mm。
[0082]進一步地,如圖8所示,幕墻立柱連接兩個以上的幕墻支座時,調整上下相鄰層之間的幕墻支座的Y方向的位移(通過調整Y方向調整螺絲的水平位置實現),可以達到繞X軸的旋轉,類似地,調整上下相鄰層之間的幕墻支座的Z方向上的高度差,可以達到繞Y軸的旋轉;調整上下相鄰層之間幕墻支座的Y方向調整螺絲的水平位置,可以達到繞Z軸的旋轉。
[0083]并且,上述實施例一中的U形墊片和實例二中的U形扣蓋,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是同一種構件的兩種不同使用方式,這樣,在不同的工況下,即使同時使用上述兩種幕墻支座的結構形式,在備料時可以完全相同,降低了備料的復雜度,節省了工料。
[008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幕墻支座,通過調整螺絲的頂進作用達到了 X、Y和Z方向以及繞X方向、繞Y方向和繞Z方向精細調整的目的,使得調整的精度達到了毫米級。
[0085]不論后置埋件或預埋件安裝精度如何,該幕墻支座均能夠實現幕墻立柱精確安裝,同時,適用范圍廣,可以適用于多種常見的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例如平板埋件和哈芬槽式預埋件,同時,通用性強,適應幕墻形式多,包括構件式幕墻(包括玻璃幕墻、金屬幕墻及石材幕墻)、單元式幕墻、陶土板幕墻、點支幕墻及采光頂系統等,部件材料構成簡單(角鋼件、螺絲等),易于獲取,對于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幾乎沒有要求,易于加工。其中的調整螺絲和頂緊螺絲可在調整完畢后回收再利用。
[008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還提供了一種幕墻系統,該幕墻系統包括至少一個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幕墻支座和與上述幕墻支座相連接的幕墻支柱。
[008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系統,在具體實施時,可以是構件式幕墻(包括玻璃眷墻、金屬眷墻及石材眷墻)、單兀式眷墻、陶土板眷墻、點支眷墻及米光頂系統等。[008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幕墻支座的裝配方法,如圖9所示,該方法至少包括如下幾個步驟:
[0089]S901、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幕墻立柱連接;
[0090]S902、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埋件連接;
[0091]S903、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雙長角鋼件的第一邊上且相互垂直,使單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與雙長孔角鋼件第一邊上的長孔相互垂直;
[0092]S904、旋轉設置于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第一調整螺絲,調整X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第一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
[0093]S905、旋轉設置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第二調整螺絲,調整Y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與單長孔角鋼件的位置關系,第二調整螺絲的軸線平行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且末端頂住所述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
[0094]S906、旋轉貫穿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第三調整螺絲,在Z方向上調整雙長孔角鋼件在埋件上的位置;
[0095]上述X方向為水平面上平行于所述埋件的方向,Y方向為水平面上垂直于埋件的方向,Z方向為垂直方向。
[0096]上述埋件,在具體實施時,可采用后置埋件或者預埋件等。
[0097]上述S901和S902是相互獨立的,這兩個步驟之間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
[0098]類似地,S904?S906在執行時是相互獨立的,這三個步驟之間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
[0099]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支座的裝配方法,還可以包括如下步驟:
[0100]在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中至少一個方向上完成調整后,拆卸掉第一調整螺絲、第二調整螺絲和第三調整螺絲;
[0101]對雙長孔角鋼件和單長孔角鋼件進行焊接固定;
[0102]對雙長孔角鋼件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進行焊接固定。
[0103]進一步地,上述S902中,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連接,具體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實現:
[0104]使用至少一個固定螺絲依次通過U形墊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連接;
[0105]相應地,將第三調整螺絲的末端頂住U形墊片的上端,旋轉第三調整螺絲,可帶動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在Z方向上移動。
[0106]進一步地,上述S902中,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連接,具體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實現:
[0107]將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插入所述后置埋件或預埋件及U形扣蓋之間的空隙中;U形扣蓋固定于所述后置埋件上;
[0108]使用至少一個頂緊螺絲穿過U形扣蓋將雙長孔角鋼的第二邊頂緊于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上;
[0109]相應地,將第三調整螺絲的末端頂住U形扣蓋的上端,旋轉第三調整螺絲,帶動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在Z方向上移動。
[0110]進一步地,上述S905中,第一調整螺絲通過設置于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鋼塊或螺帽上的螺紋進行旋轉;上述S906中,第二調整螺絲通過設置于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的末端的鋼塊或螺帽上的螺紋進行旋轉。
[0111]下面以兩個具體的裝配過程為例來說明,這兩個具體的裝配過程分別是上述實施例一和實例二兩種不同結構的幕墻支座所對應的裝配方法,但這兩個實施例只是上述兩種幕墻支座結構對應的裝配方法的一種示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想見,還有其他多種變型的可實施方式。
[0112]在進行幕墻支座裝配之前,需要進行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位置檢查,如果位置誤差不超出規范要求,則按照下述實施例三的方案進行施工,否則按照下述實施例四的方案進行施工。
[0113]實施例三:
[0114]本實施例三提供的幕墻支座的裝配過程如下:
[0115]I)如圖1OA?IOD所示依次安裝雙長孔角鋼件、U形墊片、固定螺絲以及第三調整螺絲,調整第三調整螺絲,使雙長孔角鋼件達到相對粗略的高度位置;
[0116]2)將幕墻立柱、固定螺栓和單長孔角鋼件裝配成組件后掛接在雙長孔角鋼件上,并安裝連接螺栓,安裝過程如圖11所示;
[0117]3)全部聯接后,安裝水平方向的第一調整螺絲和第二調整螺絲,并調整到理想的位置;
[0118]4)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的連接螺栓鎖緊后,將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雙長孔角鋼件和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之間進行坡腳焊接。焊接位置見圖12;
[0119]5)焊接完畢后,可選擇拆除全部調整螺絲,最后狀態如圖13所示。
[0120]實施例四:
[0121]本實施例四提供的幕墻支座的裝配過程如下:
[0122]I)如圖14A?14D所示依次安裝U形扣蓋、雙長孔角鋼件、頂緊螺絲以及第三調整螺絲,調整第三調整螺絲,使雙長孔角鋼件達到相對粗略的高度位置;
[0123]2)將幕墻立柱、固定螺栓和單長孔角鋼件裝配成組件后掛接在雙長孔角鋼件上,并安裝連接螺栓;
[0124]3)全部聯接后,安裝水平方向的第一調整螺絲和第二調整螺絲,并調整到理想的位置;
[0125]4)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的連接螺栓鎖緊后,將單長孔角鋼件和雙長孔角鋼件之間,雙長孔角鋼件和后置埋件或預埋件之間進行坡腳焊接。焊接位置見圖15;
[0126]5)焊接完畢后,可選擇拆除全部調整螺絲,最后狀態如圖16所示。
[0127]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幕墻支座和幕墻系統,在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幕墻立柱連接,雙長孔角鋼件的第二邊與埋件(例如后置埋件或預埋件)連接后,由于可以將單長孔角鋼件的第一邊搭接于雙長角鋼件的第一邊上,這樣,使得安裝時,在鋼件與后置埋件連接后(非固定連接)即可以將幕墻立柱掛在鋼件上,不必安裝人員在安裝過程中用手扶持各構件進行調整,操作負荷大大降低,可實現單人獨立作業,減少工作強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經使用測算,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幕墻支座、幕墻系統及其裝配方法,較傳統安裝工時總體可減少約30%。例如應用于金屬幕墻安裝工效可提高40%以上,石材幕墻安裝工效可提高20%以上。同時,可以實現所有安裝位置精確確定后,在安全的環境中再統一完成各幕墻支座的焊接工序,在安裝的過程中不需要動火焊接,避免了同時安裝同時焊接的方式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
[0128]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埋件(I)、雙長孔角鋼件(2)、單長孔角鋼件(3)以及可拆卸的第一調整螺絲(4)、第二調整螺絲(5)和第三調整螺絲(6);其中: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 )的第一邊(301)上布置有一個長孔;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 )的第一邊(201)和第二邊(202)上分別布置有一個長孔; 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二邊(301)與幕墻立柱(7)連接; 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二邊(202)與埋件(I)連接; 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搭接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上且相互垂直,使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第一邊(301)上的長孔與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第一邊(201)上的長孔相互垂直; 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的末端設置有第一調整螺絲(4),所述第一調整螺絲(4)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且末端頂住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X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2)與單長孔角鋼件(3)的位置關系; 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末端布置有第二調整螺絲(5),所述第二調整螺絲(5)的軸線平行于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且末端頂住所述單長孔角鋼 (3)件的第一邊(301)的側面,用于通過旋轉調整Y方向上雙長孔角鋼件(2)與單長孔角鋼件(3)的位置關系; 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上還設置有貫穿該第一邊(201)的第三調整螺絲(6 ),用于通過旋轉在Z方向上調整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 )在埋件(I)上的位置; 所述X方向為水平面上平行于所述埋件(I)的方向,所述Y方向為水平面上垂直于所述埋件(I)的方向,所述Z方向為垂直方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墻支座還包括:U型墊片(10)和至少一個固定螺絲(9);所述U形墊片(10)上開有孔; 所述至少一個固定螺絲(9)依次通過U形墊片(10)上的孔和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第二邊(202 )上的長孔與所述埋件(I)連接; 所述第三調整螺絲(6)的末端頂住所述U形墊片(10)的上端,通過旋轉帶動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在Z方向上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墻支座還包括:U形扣蓋(12)和至少一個頂緊螺絲(13);所述U形扣蓋(12)上開有螺紋孔; 所述U形扣蓋(12)扣在所述埋件(I)上并與其固定,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二邊(202 )插入所述U形扣蓋(12 )與所述埋件(I)之間的空隙; 所述至少一個頂緊螺絲(13)通過所述U形扣蓋(12)上的螺紋孔將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頂緊于所述埋件(I)上; 所述第三調整螺絲(6)的末端頂住所述U形扣蓋(12)的上端,通過旋轉帶動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在Z方向上移動。
4.如權利要求3所示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扣蓋(12)通過焊接固定在所述埋件(I)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埋件(I)為后置埋件或預埋件。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一邊(301)的末端和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的第一邊(201)的末端設置有具有螺紋的鋼塊或者螺帽; 所述第一調整螺絲(4)和第二調整螺絲(5)通過所述鋼塊或螺帽上的螺紋進行旋轉。
7.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螺栓(11); 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第一邊(301)上的長孔與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第一邊(201)上的長孔部分重合; 所述單長孔角鋼件(3 )和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 )通過貫穿該重合部分的連接螺栓(11)相連。
8.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固定螺栓(8); 單長孔角鋼件(3)的第二邊(302)通過所述至少一個固定螺栓(8)與幕墻立柱(7)連接。
9.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整螺絲(4)、所述第二調整螺絲(5)和所述第三調整螺絲(6)拆卸掉時,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和單長孔角鋼件(3)之間通過焊接固定,所述雙長孔角鋼件(2)與埋件(I)之間通過焊接固定。
10.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孔為腰圓孔或者長方形滑動槽。
11.一種幕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如權利要求1-10任一項所述的幕墻支座以及與所述幕墻支座連接的幕墻立柱。
【文檔編號】E04B2/88GK203716364SQ201420037081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1日
【發明者】孫紹軍 申請人:貴州金冠幕墻產品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