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包括預留結構鋼筋、墻體模板、V形鋼筋、多層板、止水帶以及方木;其中,所述墻體模板設置在預留結構鋼筋的頂部;所述V形鋼筋焊接在預留結構鋼筋上;所述多層板設置在止水帶的上下兩側,其端部抵接至墻體模板上;所述方木位于多層板的一側;所述多層板、方木通過鉛絲綁扎于V形鋼筋上。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不易漏漿,且模板不易移位等諸多優點,大大提高了變形縫的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板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屬于建筑施工構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建筑施工技術的改進,對模板技術也提出看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要采用先進的模板技術,才能滿足現代建筑工程質量的要求。
[0003]在建筑澆注過程中通常需要預留變形縫,以防止因氣溫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等外界因數導致建筑物發生裂縫或者破壞。而變形縫在施工時,由于空間狹小,極易產生漏漿。同時,現有技術的變形縫模板還是沿用傳統的木模,其固定不可靠,模板容易移位。
[0004]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不易漏漿,且模板不易移位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包括預留結構鋼筋、墻體模板、V形鋼筋、多層板、止水帶以及方木;其中,所述墻體模板設置在預留結構鋼筋的頂部;所述V形鋼筋焊接在預留結構鋼筋上;所述多層板設置在止水帶的上下兩側,其端部抵接至墻體模板上;所述方木位于多層板的一側;所述多層板、方木通過鉛絲綁扎于V形鋼筋上。
[0007]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止水帶為鋼邊橡膠止水帶。
[0008]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V形鋼筋的直徑為10_,其相對于止水帶呈對稱設置。
[0009]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還設置為:所述多層板的厚度為18_ ;所述方木橫截面為50*100_。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不易漏漿,且模板不易移位等諸多優點,大大提高了變形縫的質量。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由預留結構鋼筋1、墻體模板2、V形鋼筋3、多層板4、止水帶5以及方木6等幾部分組成。
[0013]其中,所述墻體模板2設置在預留結構鋼筋I的頂部。
[0014]所述V形鋼筋3焊接在預留結構鋼筋I上,其直徑為10mm,其相對于止水帶5呈對稱設置。
[0015]所述多層板4設置在止水帶5的上下兩側,其端部抵接至墻體模板2上。所述方木6位于多層板4的一側。該多層板4、方木6通過鉛絲7綁扎于V形鋼筋3上。所述多層板4的厚度為18mm ;所述方木6橫截面為50*100mm。
[0016]所述止水帶5為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1,其不能生銹,通過設置該止水帶5,能有效防止漏漿。
[0017]本實用新型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通過預留結構鋼筋I來固持相關模板組件,使模板不易移位,提高了變形縫的施工質量。
[0018]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預留結構鋼筋、墻體模板、V形鋼筋、多層板、止水帶以及方木;其中,所述墻體模板設置在預留結構鋼筋的頂部;所述V形鋼筋焊接在預留結構鋼筋上;所述多層板設置在止水帶的上下兩側,其端部抵接至墻體模板上;所述方木位于多層板的一側;所述多層板、方木通過鉛絲綁扎于V形鋼筋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帶為鋼邊橡膠止水帶。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鋼筋的直徑為IOmm,其相對于止水帶呈對稱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墻體變形縫模板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板的厚度為18mm;所述方木橫截面為50*100mm。
【文檔編號】E04G11/08GK203769303SQ20142012036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7日
【發明者】朱玉明, 蔡銳, 陳海濤, 岳仁峰, 吳傳鋒, 劉明華, 孟慶龍, 張長林 申請人: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