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調節板托面、調節板立桿、高度調節桿、底座調節立桿、底座,所述調節板托面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調節板托面固定連接在調節板立桿上端,所述調節板立桿下端和高度調節桿固定連接,所述高度調節桿插裝在底座調節立桿內,所述底座調節立桿固定連接在底座表面。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成本低;實用性強,提高屋面的通風和換氣、排煙功能。
【專利說明】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結構建筑裝置,更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可以調節屋面的 通風高度和安裝角度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鋼結構廠房彩鋼板屋面的安裝與施工,一般都是采用彩鋼板直接固定在屋面 的金屬檁條上,由于彩鋼板屋面與檁條基本就是緊貼在一起的,二者之間的間距極小,因此 屋面的基本不具備通風功能。在夏天高溫季節,鋼結構廠房內的溫度相比其他建筑溫度高, 廠房內熱空氣無法排出,因為生產廠房內產生的有害氣體更是無法排除,對操作人員的身 體健康損害極大。總之,現有彩鋼板屋面的安裝結構,存在不能有效通風、換氣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產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安全可靠、安 裝方便、成本低廉、可通風、換氣、排煙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
[0004] 本實用新型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調節板托面、調節板 立桿、高度調節桿、底座調節立桿、底座,所述調節板托面上設置有固定孔,所述調節板托面 固定連接在調節板立桿上端,所述調節板立桿下端和高度調節桿固定連接,所述高度調節 桿插裝在底座調節立桿內,所述底座調節立桿固定連接在底座表面。
[0005] 所述連續固定座由厚度5mm,寬度80mm的鋼板制成。所述調節板立桿和高度調節 桿通過角度調節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高度調節桿和底座調節立桿上通過高度調節螺栓固定 連接。
[000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易于制造,成本低;(2)實用性強,提高 屋面的通風和換氣、排煙功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08]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09]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10] 圖中:調節板托面1、固定孔2、調節板立桿3、角度調節螺栓4、高度調節桿5、底座 調節立桿6、高度調節螺栓7、底座8、連續固定座9、屋面板固定螺栓10、檁條C型鋼11。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2] 在圖中,本實用新型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主要由調節板托面1、固定孔 2、調節板立桿3、角度調節螺栓4、高度調節桿5、底座調節立桿6、高度調節螺栓7、底座8、 連續固定座9、屋面板固定螺栓10、檁條C型鋼11組成。
[0013] 所述調節板托面1上設置有固定孔2,所述調節板托面1固定連接在調節板立桿3 上端,所述調節板立桿3通過角度調節螺栓4和高度調節桿5固定連接,所述高度調節桿5 插裝在底座調節立桿6內,所述底座調節立桿6上設置有高度調節螺栓7固定連接高度調 節桿5,所述底座調節立桿6固定連接在底座8表面。
[0014] 所述底座8固定在連續固定座9上,所述連續固定座9由厚度5mm,寬度80mm的鋼 板制成,所述連續固定座9和檁條C型鋼11固定連接,所述彩鋼板通過屋面板固定螺栓10 和調節板托面1連接。
[0015] 本實用新型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可通過角度調節螺栓4和高度調節 螺栓7調節彩鋼板屋面的角度和高度,提高屋面的通風和換氣、排煙能力。
【權利要求】
1. 一種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裝置包括調節板托面(1 )、調節 板立桿(3)、高度調節桿(5)、底座調節立桿(6)、底座(8),所述調節板托面(1)上設置有固 定孔(2 ),所述調節板托面(1)固定連接在調節板立桿(3 )上端,所述調節板立桿(3 )下端和 高度調節桿(5)固定連接,所述高度調節桿(5)插裝在底座調節立桿(6)內,所述底座調節 立桿(6)固定連接在底座(8)表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續固定座 (9)由厚度5mm,寬度80mm的鋼板制成。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調節板立桿 (3)和高度調節桿(5)通過角度調節螺栓(4)固定連接。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彩鋼板屋面通風隔熱調節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調節桿 (5)和底座調節立桿(6)上通過高度調節螺栓(7)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E04D13/17GK203878888SQ201420179980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5日
【發明者】魏發利 申請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