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片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裂片裝置,包括用以支撐屏體的載臺,該裂片裝置還包括風刀,風刀包括位于載臺一側的氣流排出裝置,氣流排出裝置與高壓空氣管路相連。上述裂片裝置包括風刀,利用風刀達到裂片的目的,而風刀包括氣流排出裝置,氣流排出裝置可設置任意需要形狀的氣流通道,裂片時氣流排出裝置吹出的氣流沿著氣流通道運行,使屏體能夠沿要求的切割方向破裂,從而應對各種形狀的裂片需求。
【專利說明】裂片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顯示屏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顯示屏的裂片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顯不屏,如AMOLED (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或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一種應用于電視、電腦等電子設備中的輸出元件。顯示屏的屏體切角工藝在切割完成之后,需要進行裂片處理。隨著社會的發展,用戶使用需求不同,顯示屏屏體的形狀也有所不同。
[0003]傳統的裂片方式為使用夾具夾取邊角邊緣,再施加壓力來實現裂片分離。此方案受限于夾具形狀特性,應對特殊形狀邊角的裂片時,將出現無法共用的問題,必須要重新制作和更換夾具,造成成本浪費和效率下降。因此,傳統的裂片方式根本無法應對特殊形狀的裂片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針傳統的裂片方式無法應對特殊形狀的裂片需求問題,提供一種裂片裝置。
[0005]一種裂片裝置,包括用以支撐屏體的載臺,所述裂片裝置還包括風刀,所述風刀包括位于所述載臺一側的氣流排出裝置,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高壓空氣管路相連。
[000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風刀還包括能產生負壓以引導所述氣流排出裝置吹出的氣流的流向的抽氣裝置,所述氣流排出裝置和所述抽氣裝置位于所述載臺兩側。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抽氣裝置上的抽氣口位于所述載臺在抽氣裝置上的投影區域以外。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抽氣裝置上的抽氣口與所述載臺相對,所述載臺上對應所述抽氣口設置有供抽氣的開口區。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流排出裝置上設有直線型氣流通道,或弧形氣流通道,或曲線狀氣流通道。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所述高壓空氣管路之間為可更換連接,所述可更換連接為螺紋連接或過盈連接。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所述高壓空氣管路之間為不可更換連接,所述不可更換連接的氣流排出裝置上設置多個氣流管道,且在所述氣流管道上設置有閥門或所述裂片裝置還包括用來遮蔽所述氣流管道的遮蔽元件。
[0012]上述裂片裝置包括風刀,利用風刀達到裂片的目的,而風刀包括氣流排出裝置,氣流排出裝置可設置任意需要形狀的氣流通道,裂片時氣流排出裝置吹出的氣流沿著氣流通道運行,使屏體能夠沿要求的切割方向破裂,從而應對各種形狀的裂片需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裂片裝置的主視圖;
[0014]圖2為實施例一的氣流排出裝置的示意圖;
[0015]圖3為實施例二的氣流排出裝置的示意圖;
[0016]圖4為實施例三的氣流排出裝置的示意圖;
[0017]圖5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的正視圖;
[0018]圖6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的俯視圖;
[0019]圖7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的半剖面圖;
[0020]圖8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形成直線性氣流通道的示意圖;
[0021]圖9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形成曲線性氣流通道的示意圖;
[0022]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裂片裝置的俯視圖。
[0023]裂片裝置100,載臺110,風刀130,高壓空氣管路131,氣流排出裝置132,抽氣裝置133,屏體200,高壓空氣內管道1312,高壓空氣外管道1314,氣流管道1322,閥門1324。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5]AMOLED屏體切角工藝在切割完成之后,需要進行裂片處理。傳統的裂片方式為使用夾具夾取邊角邊緣,再施加壓力來實現裂片分離。此方案受限于夾具形狀特性,應對特殊形狀邊角的裂片時,將出現無法共用的問題,必須要重新制作和更換夾具,造成成本浪費和效率下降,因此,傳統的裂片方式根本無法應對特殊形狀的裂片需求。
[0026]為此,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出一種裂片裝置100,用以對屏體200進行裂片處理,裂片裝置100包括支撐屏體200的載臺110和用以對屏體200進行裂片的風刀130。裂片時,屏體200承靠于載臺110—側表面上。風刀130利用高壓氣流對屏體200進行裂片處理。
[0027]風刀130包括高壓空氣管路131、氣流排出裝置132和抽氣裝置133,高壓空氣管路131位于氣流排出裝置132的進氣口處。氣流排出裝置132位于屏體200上方,但不與屏體200接觸。當然,不設置抽氣裝置133也能實現裂片裝置100的功能,本實施例的裂片裝置100中增加一個抽氣裝置133是較優選的方案,抽氣裝置133的作用為當高壓氣流施加于切割位置時產生自上而下的氣流,引導玻璃沿切割方向破裂。
[0028]氣流排出裝置132與高壓空氣管路131之間可以為可更換連接,這種可更換連接為螺紋連接或過盈連接。
[0029]氣流排出裝置132可根據需要設置各種特殊形狀的氣流通道。例如,如圖2所示,氣流排出裝置132上設有直線型氣流通道。如圖3所示,氣流排出裝置132的上設有弧形的氣流通道。如圖4所示,氣流排出裝置132上設置的是曲線狀的氣流通道。裂片時,根據不同要求選用不同形狀的氣流通道的氣流排出裝置132,即可滿足各種裂片要求。當然,氣流通道的形狀不限于上述幾種具體的例子。
[0030]氣流排出裝置132與高壓空氣管路131之間也可以為不可更換連接,但此時氣流排出裝置132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
[0031]如圖5所示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132的正視圖,高壓空氣管路131包括高壓空氣內管道1312和包覆在高壓空氣內管道1312外側的高壓空氣外管道1314。由圖可知,高壓空氣內管道1312的直徑為1.5_,管道長度為14.5_。高壓空氣外管道1314的直徑為2.5_,管道長度為10_。高壓空氣管路131與氣流排出裝置132相連,在氣流排出裝置132上均勻排布若干個氣流管道1322。
[0032]如圖6所示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132的俯視圖。由圖可知,該氣流排出裝置132的邊長為10_,內部均勻排布了直徑為0.5mm的氣流管道1322。
[0033]圖7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132的半剖面圖,由圖可知,氣流管道1322的直徑為0.5mm,管道長度為5mm。在每個氣流管道1322的入口處設置閥門1324,通過操作平臺的電子裝置來控制閥門1324的開關。這種氣流排出裝置132可以通過控制閥門1324的開關來實現設置各種特殊形狀的氣流通道的目的。當閥門1324打開時,從高壓空氣管路131進入氣流排出裝置132的氣流首先通過氣流管道1322入口處的緩沖區域,氣流在該緩沖區域平穩過渡隨后緩慢流入開口的閥門1324,最終形成不同形狀的氣流通道。例如,如圖8所示,氣流排出裝置132上閥門打開的氣流管道1322形成直線型氣流通道。如圖9所示,氣流排出裝置132上閥門打開的氣流管道1322形成曲線狀的氣流通道。當然,氣流通道的形狀不限于上述幾種具體的例子。
[0034]此外,上述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的氣流排出裝置132也可以不設置閥門,而是用遮蔽元件來遮蔽氣流管道1322,也可以達到形成各種形狀的氣流通道的目的。當需要設置某種形狀的氣流通道時,可以用遮蔽元件遮蓋住多余的氣流管道1322,使未被遮蓋住的氣流管道1322組成形狀的氣流通道,這樣進入氣流排出裝置132的氣流會流經未遮蓋的氣流管道1322最終形成不同形狀的氣流通道。
[0035]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氣流排出裝置132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時,氣流排除裝置132與高壓空氣管路131之間也可以采用可更換連接。這樣,可完全消除自由排布陣列設計可能存在的變化不足的缺陷。
[0036]如圖10所示為上述裂片裝置100的俯視圖,由圖可知,抽氣裝置133位于最下方,屏體200放置在載臺110上,屏體200需要切割的部分突出于載臺110。
[0037]本實施例中,載臺110水平放置,但可以理解,載臺110不限于水平放置,只要能夠固定住屏體200,能夠使風刀130完成裂片作業即可。另外,本實施例中,屏體200需要切割的部分突出于載臺110,對應地,抽氣裝置133上的抽氣口是位于載臺110在抽氣裝置133上的投影區域以外,也即抽氣口需要對應屏體200突出于載臺110的部分,以便在裂片時能夠在屏體200的一側形成負壓區,進而引導氣流排出裝置132吹出的氣流。但抽氣裝置133及載臺110不限于上述設置方式,如,還可以是:抽氣裝置133上的抽氣口與載臺110相對,但載臺110上對應抽氣裝置133的抽氣口設置有供抽氣的開口區,此時屏體200需要切割的部分并不需要突出于載臺110。換言之,只要抽氣裝置133能夠引導氣流排出裝置132吹出的氣流,且不受載臺110的影響即可。
[0038]進行裂片處理時,首先,依照需要的異形切割圖形選擇合適的氣流排出裝置132或者將氣流排除裝置132的氣流管道1322調整組合成適合要求的形狀的氣流通道。然后,將屏體200于一側固定于載臺110,屏體200需要切割的部分突出于載臺110,氣流排出裝置132與屏體200置于載臺110的同一側,將抽氣裝置133置于載臺110的另一側。接下來,使高壓氣流通過高壓空氣管路131進入氣流排出裝置132,施加于切割位置,通過空氣壓力迫使邊角玻璃沿切割方向破裂。由于在載臺110底部增加了抽氣裝置133,從而可以產生自上而下的氣流,引導屏體200上已經切割的部分沿氣流排出裝置132上的氣流通道所界定的切割方向破裂。圖1中箭頭的方向即為高壓氣流的方向。
[0039]上述裂片裝置包括風刀130,利用風刀130達到裂片的目的,而風刀130包括氣流排出裝置132,氣流排出裝置132與高壓空氣管路之間根據需要可以為可更換連接或不可更換連接,但若為不可更換連接時氣流排出裝置132為可自由排布陣列設計,氣流排出裝置132的氣流通道可根據需要設置,裂片時可以依照異形切割圖形使高壓氣流通過氣流排出裝置132來配置成相應形狀,從而應對各種形狀的裂片需求,同時借助抽氣裝置133使屏體200能夠沿要求的切割方向破裂以得到需要的形狀。此外,由于抽氣裝置133的存在,于切割區域的一側形成負壓,還可有效避免裂片時玻璃碎屑飛濺的問題,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改善品質。
[0040]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裂片裝置,包括用以支撐屏體的載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片裝置還包括風刀,所述風刀包括位于所述載臺一側的氣流排出裝置,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高壓空氣管路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刀還包括能產生負壓以引導所述氣流排出裝置吹出的氣流的流向的抽氣裝置,所述氣流排出裝置和所述抽氣裝置位于所述載臺兩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氣裝置上的抽氣口位于所述載臺在抽氣裝置上的投影區域以外。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氣裝置上的抽氣口與所述載臺相對,所述載臺上對應所述抽氣口設置有供抽氣的開口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排出裝置上設有直線型氣流通道,或弧形氣流通道,或曲線狀氣流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所述高壓空氣管路之間為可更換連接,所述可更換連接為螺紋連接或過盈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裂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流排出裝置與所述高壓空氣管路之間為不可更換連接,所述不可更換連接的氣流排出裝置上設置多個氣流管道,且在所述氣流管道上設置有閥門或所述裂片裝置還包括用來遮蔽所述氣流管道的遮蔽元件。
【文檔編號】C03B33/02GK203855512SQ201420259095
【公開日】2014年10月1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20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20日
【發明者】牛梭 申請人:昆山國顯光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