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斗拱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撐結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斗拱結構,包括立柱、櫨斗和拱構件,所述的立柱周圍均勻分布倒刺螺釘,櫨斗的對應位置均勻分布倒刺空腔,立柱與櫨斗通過倒刺螺釘卡入倒刺空腔固定連接,拱構件架在櫨斗上層,所述的拱構件包括交叉斗及交互斗,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縱橫交錯疊加,支撐條連接處通過固定件連接,所述的固定件由卡扣及螺釘組成,卡扣垂直貼合插入相連支撐條上的卡槽里,卡扣的尾部的倒勾嵌入卡槽內,卡扣上設有螺孔,在相連支撐條上的螺孔釘入螺釘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其優點在于:連接結構隱藏在內部,增強了結構的穩定性,提高斗拱結構的抗震能力,形成一體式的斗拱結構,造型新穎。
【專利說明】一種斗拱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撐結構【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一種斗拱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斗拱是中國古建筑中用連結柱,梁,桁,枋斗連接的構件,是中國木構架建筑特有 的一種結構,它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代采桑獵壺上的 建筑花紋圖案,以及漢代保存下來的墓闕、壁畫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宋《營造法 式》中稱為鋪作,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稱斗科,通稱為斗拱。斗拱是在柱子的上部、屋檐之 下用若干方形的小斗和若干弓形拱層縱橫穿插裝配的組合構建,斗是斗形木墊塊,拱是弓 形的短木。拱架在斗上,向外挑出,拱端之上再安斗,這樣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形成上大下小 的托架。
[0003] 斗拱主要具有增加承托、增加擠壓面、防雨、抗震、裝飾等作用,傳統的斗拱結構 中各部件為榫卯結合的連接方式,部件間的連接節點不是剛接,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采用 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通過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然而,榫卯結合方式也有局限 性,在遇到強烈的地震波沖擊時,榫卯結合的空間結構在"松動"時易產生過大錯位而難以 復位,甚至卯口劈裂而脫卯,導致結構最終喪失承載能力而坍塌。
[0004] 專利號為201020022606. 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斗拱的堅向加強結構,通 過貫穿斗拱結構的螺桿將各層拱、斗構件及其他組成部分堅向串聯為一體,增強了斗拱結 構的整體性,提高了抗震性能,增長了建筑物的壽命周期。本專利是通過螺桿及螺母對各部 件進行固定,雖然提高了斗拱結構的抗震能力,但螺桿及螺母影響斗拱整體結構的美觀。
[
【發明內容】
]
[0005]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的斗拱結構榫卯結合的連接方式易產生錯位, 降低了斗拱結構的抗震能力從而導致坍塌,而通過螺桿及螺母對斗拱進行固定影響了斗拱 結構的整體美觀性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美觀、連接牢固的斗拱結構。
[0006]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設計一種斗拱結構,包括立柱、櫨斗和拱構件,所述的立柱周 圍均勻分布倒刺螺釘,櫨斗的對應位置均勻分布倒刺空腔,立柱與櫨斗通過倒刺螺釘卡入 倒刺空腔固定連接,保證了立柱與櫨斗連接的可靠性,拱構件架在櫨斗上層,所述的拱構件 包括交叉斗及交互斗,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縱橫交錯疊加,四根支撐條垂直交錯連接構成 交叉斗,四根支撐條端口垂直連接構成交互斗,支撐條連接處通過固定件連接,所述的固定 件由卡扣及螺釘組成,卡扣垂直貼合插入相連支撐條上的卡槽里,卡扣的尾部的倒勾嵌入 卡槽內部對支撐條水平方向進行固定,卡扣上設有螺孔,在相連支撐條上的螺孔釘入螺釘 對支撐條進行堅直方向的固定,保證了各支撐條連接的可靠性,連接結構隱藏在內部,形成 一體式的斗拱結構。
[0007] 所述的拱構件由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疊加6層組成。所述的交叉斗為井字形結 構。所述的交互斗為口字形結構。
[0008] 所述的螺釘為平口螺釘。
[0009] 所述的卡扣的尾部設有倒勾結構,卡扣靠近支撐條一側設有兩個螺孔。
[0010] 所述的卡扣采用鐵或鋼或合金材料制成。
[0011] 本實用新型同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連接方式模仿古建筑中的榫卯結合結 構,連接結構隱藏在內部,增強了結構的穩定性,提高斗拱結構的抗震能力,形成一體式的 斗拱結構,較高程度還原了古代斗拱的原始結構;立柱與櫨斗通過倒刺螺釘卡入倒刺空腔 的結構固定連接,保證了立柱與櫨斗連接的可靠性;支撐條連接處通過卡扣及螺釘組成的 固定件連接,保證了各支撐條連接的可靠性;井字形交叉斗與口字型交互斗逐層縱橫交錯 疊加構成拱構件,造型新穎,美觀。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0013]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4]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條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5]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條連接結構的截面圖;
[0016]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卡扣的正視圖;
[0017]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立柱與櫨斗連接處截面圖;
[0018] 圖中:1.立柱2.櫨斗3.交叉斗4.交互斗5.支撐條6.倒刺螺釘7.卡 扣8.卡槽9.螺釘10.螺孔11.倒勾;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這種結構和原理對本專業的人來說是 非常清楚的。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 本實用新型。
[0020] 實施例1
[0021] 如圖1及圖2所示,為斗拱的立體結構圖及俯視圖,斗拱包括立柱、櫨斗和拱構件, 拱構件架在櫨斗上層,拱構件包括井字形交叉斗及口子形交互斗,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縱 橫交錯疊加,拱構件由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疊加6層組成。四根支撐條垂直交錯連接構成 交叉斗,四根支撐條端口垂直連接構成交互斗,支撐條連接處通過固定件連接。
[0022] 如圖3、4所示,固定件包括卡扣及螺釘,卡扣垂直貼合插入相連支撐條上的卡槽 里,卡扣的尾部的倒勾嵌入卡槽內部對支撐條水平方向進行固定,卡扣上設有螺孔,在相連 支撐條上的螺孔釘入螺釘對支撐條進行堅直方向的固定,所用的螺釘為平口螺釘。
[0023] 圖5為卡扣的結構圖,卡扣的尾部設有倒勾結構,卡扣靠近支撐條一側設有兩個 螺孔,采用鐵或鋼或合金材料制成。
[0024] 如圖6所示,立柱周圍均勻分布倒刺螺釘,櫨斗的對應位置均勻分布倒刺空腔,立 柱與櫨斗通過倒刺螺釘卡入倒刺空腔固定連接。
[0025] 櫨斗及拱構件為鋼板組成的箱型鋼結構,立柱用混凝土制成。箱型鋼結構為12mm 鋼板,內龍骨筋板為l〇mm鋼板,鋼板材料為Q235B。
[0026] 用現代的連接方式模仿古建筑中的榫卯結合結構,將連接結構隱藏在內部,提高 了結構的穩定性,在遇到強烈的地震波沖擊時,卡扣的尾部的倒勾嵌入卡槽內部,并在支撐 條上的螺孔釘入螺釘加固,保證斗拱結構穩固。
[0027] 實施例2
[0028] 南京樞紐大勝關長江大橋南京南站及相關工程--南北立面斗拱工程,工程范 圍:南北二個立面,南立面斗拱8套,北立面斗拱6套,結構形式為本實用新型中的交互斗與 交叉斗疊加結構。
[0029] 本專利申請的具體施工方法為:
[0030] 1、對斗拱的臨時支撐點進行計算,保證結構的穩定性避免永久變形;
[0031] 2、根據工程的特點對安裝測量和校正制定相應的工藝;
[0032] 3、對建筑物的定位軸線、基礎軸線、標高和基礎混凝土強度及構件的質量進行檢 查;
[0033] 4、結構安裝前應對構件進行全面檢查,如構件數量、長度、垂直度、平直度等是否 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要求,合格后開始安裝工作;
[0034] 5、計算斗拱結構的安裝吊點,保證吊裝過程中結構及構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防止在吊裝中構件產生永久變形,櫨斗和拱構件等構件的支撐條附在構件上一起起吊;
[0035] 6、上部的拱構件結構的安裝必須在下部的拱構件結構調整就位并固定好后進 行。
【權利要求】
1. 一種斗拱結構,包括立柱、櫨斗和拱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周圍均勻分布倒刺 螺釘,櫨斗的對應位置均勻分布倒刺空腔,立柱與櫨斗通過倒刺螺釘卡入倒刺空腔固定連 接,拱構件架在櫨斗上層,所述的拱構件包括交叉斗及交互斗,交叉斗與交互斗逐層縱橫交 錯疊加,四根支撐條垂直交錯連接構成交叉斗,四根支撐條端口垂直連接構成交互斗,支撐 條連接處通過固定件連接,所述的固定件由卡扣及螺釘組成,卡扣垂直貼合插入相連支撐 條上的卡槽里,卡扣的尾部的倒勾嵌入卡槽內部對支撐條水平方向進行固定,卡扣上設有 螺孔,在相連支撐條上的螺孔釘入螺釘對支撐條進行堅直方向的固定。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構件由交叉斗與交互斗逐 層疊加6層組成。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斗為井字形結構。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互斗為口字形結構。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釘為平口螺釘。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的尾部設有倒勾結構, 卡扣靠近支撐條一側設有兩個螺孔。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斗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扣采用鐵或鋼或合金材料 制成。
【文檔編號】E04B1/58GK203867050SQ201420312903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2日
【發明者】金錢華, 張偉, 陳學方, 葉紹銘, 陳依林, 陸強 申請人:上海綠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