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所述圍欄由若干個圍欄單元組成,任意一個圍欄單元包括兩根空心金屬立柱、上弦、下弦、若干擋板、蓋帽、擋腳板、背加筋、兩根斜支撐、定位銷和掛鉤。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整個安裝除基座和斜支撐需要用電錘轉孔和固定螺栓外,其余部件之間的連接不需要使用電動工具,整個組裝過程只需要工人進行簡單的操作,不需要焊接等連接操作,基本不使用工具即可快速完成;當施工完畢后,可快速將各個部件立即拆卸入庫,工作效率高。
【專利說明】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圍欄,特別是涉及一種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
【背景技術】
[0002]在建筑工地、道路施工、電信維修等情況下,需要進行打圍作業,將工作區域和非工作區域分割開來,以保證施工人員在安全區域施工,同時能夠保證過往的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0003]現有的圍欄在安裝的過程中非常麻煩,不僅需要進行焊接、定釘等操作,而且多處采用螺栓固定,在裝配過程中,需要一個一個的將固定螺栓擰緊,使得裝配和拆卸都非常緩慢。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拆卸快捷方便,工作效率高。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所述圍欄由若干個圍欄單元組成,任意一個圍欄單元包括兩根空心金屬立柱、上弦、下弦、若干擋板、蓋帽、擋腳板、背加筋、兩根斜支撐、定位銷和掛鉤。所述每根立柱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插槽使得所述立柱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每根立柱的插槽內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插孔;所述上弦的下側面和下弦的上側面上對稱的設有凹槽,所述上弦和下弦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兩個掛扣,所述上弦和下弦通過所述掛扣掛于所述插孔上與立柱固定,所述上弦的上側面和下弦的下側面上分別開設有一條開口 ;所述若干擋板依次扣合形成一塊整板,所述整板的左右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兩根立柱相對的插槽內,所述整板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在上弦和下弦相對的凹槽內;所述蓋帽呈V形,所述蓋帽的兩端穿過所述上弦的開口與所述上弦的內壁相抵觸;所述擋腳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根立柱連接,所述擋腳板的上端伸入所述下弦的開口內;所述兩根斜支撐的一端與背加筋的兩端分別重疊且可拆卸連接在兩根立柱上,所述兩根斜支撐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掛鉤的一端掛于擋板上,另一端掛于背加筋上;所述定位銷穿設于立柱上的插孔內。
[0006]進一步的,所述每一根立柱的根部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通過膨脹螺釘固定在地面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立柱由上弦和下弦的開口面焊接而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擋板均由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彩鋼板的左、右兩邊從板內表面向上延伸彎折形成左、右企口,所述左、右企口的形狀對稱,取任意兩塊擋板分別為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的左企口與第二擋板的右企口相互扣合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擋腳板上設置有警示標。
[0010]進一步的,所述上弦的內部穿設有電線。
[0011]進一步的,所述擋腳板的兩端也分別固定有兩個掛扣,所述擋腳板通過所述掛扣掛于所述立柱上的插孔中與立柱固定。
[0012]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整個安裝除基座和斜支撐需要用電錘轉孔和固定螺栓夕卜,其余部件之間的連接不需要使用電動工具,整個組裝過程只需要工人進行簡單的操作,不需要焊接等連接操作,只需使用簡單工具即可快速完成;當施工完畢后,可快速將各個部件立即拆卸入庫,工作效率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立柱的局部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上弦的局部示意圖。
[0017]圖5是本實用新型擋板的拼接過程示意圖。
[0018]圖6是本實用新型擋板的組裝示意圖。
[0019]圖7是本實用新型上弦和蓋帽的局部示意圖。
[0020]圖8是本實用新型上弦和蓋帽的局部示意圖。
[0021]圖9是本實用新型斜支撐的局部示意圖。
[0022]圖10是本實用新型掛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在下面的詳細描述中,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認識到,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0024]請參考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由若干個圍欄單元組成,所述任意一個圍欄單元的較佳實施方式包括:基座1、兩根空心金屬立柱2、上弦3、下弦
4、若干擋板5、蓋帽6、擋腳板7、背加筋8、兩根斜支撐9、定位銷10和掛鉤11。
[0025]所述每一根立柱2的根部固定有基座1,所述基座I通過膨脹螺栓12固定在地面上。具體地說,所述立柱2通過焊接固定在基座I上,成為一個部件,在出廠時就已經焊接好。所述基座I上設置有固定孔,現場安裝時,直接用電錘在地上打孔后用膨脹螺栓12固定即可。
[0026]請參考圖3及圖4所示,所述每根立柱2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插槽201使得所述立柱2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每根立柱2的插槽201內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插孔202。具體地說,所述立柱2相對的兩個面上壓有兩個插槽201,插槽201內開設有一些插孔202,所述插孔202為貫穿立柱2上兩個插槽201的通孔,主要用于固定上弦3、下弦4和擋腳板
7。所述上弦3的下側面和下弦4的上側面上對稱的設有凹槽301,所述上弦3和下弦4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兩個掛扣302,所述上弦3和下弦4通過所述掛扣302掛于所述插孔202上與立柱2固定,所述上弦3的上側面和下弦4的下側面上分別開設有一條開口 303。
[0027]實際生產中,所述立柱2由上弦3和下弦4的開口面焊接而成。具體地說,所述上弦3和下弦4的尺寸、形狀一樣,所述上弦3和下弦4的相對兩個面上其中一個面上壓設有凹槽301,另一個面上開設有一條開口 303,所述立柱2是將兩根上弦3或者下弦4的開口面來焊接而成的,其橫截面的形狀就類似工字形。
[0028]請繼續參考圖1、圖5及圖6所示,所述若干擋板5依次扣合形成一塊整板,所述整板的左右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兩根立柱2相對的插槽201內,所述整板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在上弦3和下弦4相對的凹槽301內。具體地說,所述擋板5均由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彩鋼板的左、右兩邊從板內表面向下延伸彎曲形成弧形的左、右企口 501,所述左、右企口501的形狀對稱,取任意兩塊擋板5分別為第一擋板511和第二擋板512,所述第一擋板511的左企口 501與第二擋板512的右企口 501相互咬合,然后旋轉,最后對接成功。此連接方式在本領域內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0029]其參考圖7及圖8所示,其中,所述蓋帽6呈V形,所述蓋帽6的兩端穿過所述上弦3的開口 303與所述上弦3的內壁相抵觸。所述蓋帽6的設計在安裝時,可將V形蓋帽6合攏直接卡進上弦3的開口 303中,即可將蓋帽6固定在上弦3的上部,安裝簡單方便。又因所述上弦3內部預留有穿設電線13的隧道,如采用此種蓋帽6,可將電線13布設好后,再裝上蓋帽6,和目前大多數使用的圍欄相比,其降低了穿線的難度。
[0030]所述擋腳板7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根立柱2連接,所述擋腳板7的上端伸入所述下弦4的開口 303內。所述擋腳板7上設置有警示標701。具體地說,所述擋腳板7的兩端也分別設置有兩個掛扣302,所述掛扣302伸入兩根立柱2上的插孔202內掛在立柱2上,且所述擋腳板7的上端是從下弦4的開口 303伸入到下弦4的內部的,主要目的是形成密封連接,避免圍欄施工范圍內的碎屑飛濺出造成人員傷害。
[0031]請參考圖1及圖9所示,所述兩根斜支撐9的一端與背加筋8的兩端分別重疊且可拆卸連接在兩根立柱2上,所述兩根斜支撐9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具體地說,所述兩根立柱2上分別開設有小孔,所述立柱2內與小孔相對應處焊接固定有一螺母,所述螺母上設置有一根螺栓14。所述背加筋8的兩端和兩根斜支撐9的兩端均設置為扁平狀,所述背加筋8的兩個端部分別設置有一個長條形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一端孔徑大于螺栓14上的螺帽的直徑,另一端的孔徑小于螺栓14上的螺帽的直徑,所述兩個長條形的通孔一個為橫向設置,一個為縱向設置,所述兩根斜支撐9的端部也設置有至少一個長條形的通孔。組裝時,先將背加筋8的橫向長條形通孔的大孔徑端掛于螺栓14上,然后拉動背加筋8使得螺栓14處于長條形通孔的小孔徑端,再將背加筋8的縱向長條形通孔的大孔徑端掛于另一根立柱2的螺栓14上,再拉動背加筋8使得螺栓14處于長條形通孔的小孔徑端;接著再將斜支撐9 一端的長條形通孔的大孔徑端掛于立柱2的螺栓14上,拉動斜支撐9使得螺栓14處于長方形通孔的小孔徑端,其另一端與地面相抵觸,為了固定得更加穩固,再利用電錘在地上打孔裝上膨脹螺栓12,使得斜支撐9固定在地上,此時,所述兩根斜支撐9的一端與背加筋8的兩端分別重疊,最后擰緊螺栓14即可將背加筋8和斜支撐9重疊固定在立柱2上。
[0032]而市面上現有的圍欄將背加筋8與斜支撐9分別單獨用螺栓14固定,不但要在立柱2上鉆多個孔,再使用許多螺栓14來一一擰緊固定,而且組裝和拆卸時非常費時費力,另外螺栓14非常容易丟失,使得工作效率低,如采用本實用新型不僅節約零部件的使用,而且螺栓14是固定在立柱上面的,組裝時,將背加筋8和斜支撐9按照上述方法套在螺栓14上后,只需稍微擰緊螺栓14即可,螺栓14和螺母不易丟失,操作簡單,組裝和拆卸快速,工作效率高。
[0033]請參考圖10所示,所述掛鉤11的一端掛于擋板5上,另一端掛于背加筋8上。具體地說,所述掛鉤11的兩端均彎折成鉤狀,其中一端掛于兩塊擋板5相連接的企口 501上,另一端掛于背加筋8上,主要目的是對擋板5的固定起到加強的作用。
[0034]請繼續參考圖1、圖2及圖3所示,所述定位銷10穿設于立柱2上的插孔202內,當整個圍欄安裝好后,最后將定位銷10從插孔202插入,此時,上弦3就不能從立柱2上取下。所述定位銷10的長度大于同一根立柱2上兩個插槽201之間的距離。
[003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描述旨在說明具體實施方案的實現方式,不能理解為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教導下,可以在詳述的實施方案基礎上做出各種變體,這些變體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之內。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僅由所述的權利要述進行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所述圍欄由若干個圍欄單元組成,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個圍欄單元包括兩根空心金屬立柱、上弦、下弦、若干擋板、蓋帽、擋腳板、背加筋、兩根斜支撐、定位銷和掛鉤,所述每根立柱的相對兩側均設置有插槽使得所述立柱的橫截面呈工字形,所述每根立柱的插槽內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插孔;所述上弦的下側面和下弦的上側面上對稱的設有凹槽,所述上弦和下弦的兩端分別固定有兩個掛扣,所述上弦和下弦通過所述掛扣掛于所述插孔上與立柱固定,所述上弦的上側面和下弦的下側面上分別開設有一條開口 ;所述若干擋板依次扣合形成一塊整板,所述整板的左右兩端分別安裝在所述兩根立柱相對的插槽內,所述整板的上、下兩端分別安裝在上弦和下弦相對的凹槽內;所述蓋帽呈V形,所述蓋帽的兩端穿過所述上弦的開口與所述上弦的內壁相抵觸;所述擋腳板的左右兩端分別與兩根立柱連接,所述擋腳板的上端伸入所述下弦的開口內;所述兩根斜支撐的一端與背加筋的兩端分別重疊且可拆卸連接在兩根立柱上,所述兩根斜支撐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掛鉤的一端掛于擋板上,另一端掛于背加筋上;所述定位銷穿設于立柱上的插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根立柱的根部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通過膨脹螺釘固定在地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由上弦和下弦的開口面焊接而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均由正方形或者長方形的彩鋼板的左、右兩邊從板內表面向上延伸彎折形成左、右企口,所述左、右企口的形狀對稱,取任意兩塊擋板分別為第一擋板和第二擋板,所述第一擋板的左企口與第二擋板的右企口相互扣合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腳板上設置有警示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的內部穿設有電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拆裝的組合式圍欄,其特征在于:所述擋腳板的兩端也分別固定有兩個掛扣,所述擋腳板通過所述掛扣掛于所述立柱上的插孔中與立柱固定。
【文檔編號】E04H17/18GK203924901SQ201420360000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30日
【發明者】張洪生 申請人:張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