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水管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落水管安裝結構,涉及一種落水管的固定方式,解決安裝落水管破壞墻體的問題。包括基座和落水管卡座,所述基座為預埋件,為長條狀,基座的下部沿安裝落水管的方向預埋進墻體內;所述卡座包括安裝部和卡接部,安裝部固定在基座上部且垂直于墻體,卡接部位于安裝部上部,卡接部為環狀可環抱落水管管體。本實用新型采用預埋的方式不破壞墻體結構,防止對墻體保溫層防水層的破壞,保證墻體的一致性;卡接部采用可拆卸的形式,方便更換損壞的落水管,能夠反復使用,節約成本;卡接部與基座卡接通過螺栓緊固,還可以方便的調整卡接部在基座上的位置,對不同的落水管進行適應性調整,更加合理人性化。
【專利說明】落水管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落水管的固定方式,具體地說是落水管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建筑物安裝過程中,均為先施工完畢墻體后,再通過打膨脹螺栓的形式安裝落水管。隱患:1落水管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老化等問題會造成損壞,更換不方便。2膨脹螺栓會對建筑物保溫層形成二次損壞,破壞保溫效果,同時造成保溫層內進水,存在建筑物滲水和保溫層脫落等質量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落水管安裝結構,解決上述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基座和落水管卡座,所述基座為預埋件,為長條狀,基座的下部沿安裝落水管的方向預埋進墻體內;所述卡座包括安裝部和卡接部,安裝部固定在基座上部且垂直于墻體,卡接部位于安裝部上部,卡接部為環狀可環抱落水管管體。
[0005]所述安裝部和卡接部均為分體式,卡接部為兩個對稱的半圓,卡接部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倒L狀安裝部,相對的兩安裝部成Π形架設在基座上部并通過一水平螺栓螺母緊固。
[0006]所述安裝部和卡接部為一體式,卡接部包括弧形固定臂和弧形活動臂,活動臂一端通過鉸鏈固定在固定臂一端,另一端設有定位孔通過螺釘與固定臂的另一端固定,固定臂的中部下方固定在安裝部的頂部,安裝部下方設有凹槽,凹槽卡在基座上部,凹槽兩側設有緊固螺栓。
[0007]所述活動臂上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孔。
[0008]所述基座為倒T形,帶有橫梁的一側預埋進墻體內。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預埋的方式不破壞墻體結構,防止對墻體保溫層防水層的破壞,保證墻體的一致性。
[0010]2.卡接部采用可拆卸的形式,方便更換損壞的落水管,能夠反復使用,節約成本。
[0011]3.卡接部與基座卡接通過螺栓緊固,還可以方便的調整卡接部在基座上的位置,對不同的落水管進行適應性調整,更加合理人性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實施例一的安裝側視圖,
[0013]圖2是圖1的A向視圖,
[0014]圖3是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0015]圖4是實施例三的主視圖。
[0016]圖中:1墻體,2基座,3安裝部,4卡接部,41固定壁,42活動臂,421定位孔,5落水管管體,6螺栓螺母,7鉸鏈,8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8]實施例一,如圖1,圖2所示,落水管安裝結構,包括基座2和落水管卡座,所述基座為預埋件,為長條狀,基座2的下部沿安裝落水管的方向預埋進墻體I內,上部外露在墻體I夕卜,基座2軸向方向垂直與地面;所述卡座包括安裝部3和卡接部4,安裝部3固定在基座2上部且垂直于墻體1,卡接部4位于安裝部3上部,卡接部4為環狀可環抱落水管管體5,卡接部4的徑向方向垂直于基座2。
[0019]安裝部3和卡接部4均為分體式,卡接部4為兩個對稱的半圓,卡接部4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倒L狀安裝部3,相對的兩安裝部3成Π形架設在基座2上部并通過一水平螺栓螺母6緊固。
[0020]安裝時,將螺栓螺母6松開,取下基座一側的卡接部4,將落水管管體5放入后將兩側卡接部4通過螺栓螺母6緊固,使卡接部4抱進落水管管體5,從而實現固定作用。
[0021]實施例二,如圖3所示,安裝部3和卡接部4為一體式,卡接部4包括弧形固定臂41和弧形活動臂42,活動臂42 —端通過鉸鏈7固定在固定臂41 一端,使活動臂42可繞連接端開合,另一端設有定位孔421通過螺釘8與固定臂41的另一端固定,固定臂41的中部固定在安裝部3的頂部,安裝部3下方設有凹槽31,凹槽31卡在基座2上部,凹槽31兩側設有螺栓螺母6。
[0022]安裝時,將螺釘8取出,此時活動臂42可繞鉸鏈7轉動,打開活動臂42可將落水管管體放入固定臂41內,再將活動臂42卡在落水管管體5外側通過螺釘8緊固在固定臂41上,從而實現緊固作用。
[0023]進一步的,為了方便固定直徑不同的落水管管體5,活動臂42上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孔421,定位孔421沿活動臂42順序排列,這樣當遇到小尺寸的落水管管體5使,可使用位于較內側的定位孔421定位,當遇到大尺寸的落水管管體時,可采用較外側的定位孔421定位。
[0024]實施例三,如圖4所示,對于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中的卡座形式,由于落水管管體5具有一定質量,長期垂直懸掛于墻體I外側,給基座2 —定的拉力,為了防止基座2的下部與墻體發生松動,可將基座2設為倒T形,帶有橫梁的一側預埋進墻體I內,這樣基座2與墻體I之間有一定的阻礙,可有效避免松動。
【權利要求】
1.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包括基座和落水管卡座,所述基座為預埋件,為長條狀,基座的下部沿安裝落水管的方向預埋進墻體內;所述卡座包括安裝部和卡接部,安裝部固定在基座上部且垂直于墻體,卡接部位于安裝部上部,卡接部為環狀可環抱落水管管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安裝部和卡接部均為分體式,卡接部為兩個對稱的半圓,卡接部的下端分別固定有倒L狀安裝部,相對的兩安裝部成Π形架設在基座上部并通過一水平螺栓螺母緊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安裝部和卡接部為一體式,卡接部包括弧形固定臂和弧形活動臂,活動臂一端通過鉸鏈固定在固定臂一端,另一端設有定位孔通過螺釘與固定臂的另一端固定,固定臂的中部下方固定在安裝部的頂部,安裝部下方設有凹槽,凹槽卡在基座上部,凹槽兩側設有緊固螺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活動臂上設有至少兩個定位孔。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落水管安裝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基座為倒T形,帶有橫梁的一側預埋進墻體內。
【文檔編號】E04D13/08GK203947699SQ201420398542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8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8日
【發明者】張連宏, 苗培青, 唐爽, 高華偉, 王吉生, 婁鳳強, 孫梓航, 朱子劍, 朱毅, 謝丹, 何春暉, 姜海英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