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平室室體骨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流平室室體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左前頂梁、右前頂梁、左側梁與右側梁,前頂梁、后頂梁、左側梁與右側梁連接一體呈長方形框體,在前頂梁與左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前立柱,在前頂梁與右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前立柱,在后頂梁與左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后立柱,在后頂梁與右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后立柱,在前頂梁的中部和后頂梁的中部連接有第一加強頂梁,在左側梁的中部和右側梁的中部連接有第二加強頂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與強度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流平室室體骨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安裝架體,本實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種流平室室體骨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流平室廣泛應用在機械制造領域,但有的流平室室體骨架結構比較簡單,強度也較低;雖然有的流平室室體骨架結構強度較高,但其結構比較復雜。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緊湊、強度高的流平室室體骨架。
[0004]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流平室室體骨架,包括左前立柱、右前立柱、左后立柱、右后立柱、前頂梁、前頂梁、左側梁與右側梁,前頂梁、后頂梁、左側梁與右側梁連接一體呈長方形框體,在前頂梁與左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前立柱,在前頂梁與右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前立柱,在后頂梁與左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后立柱,在后頂梁與右側梁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后立柱,在前頂梁的中部和后頂梁的中部連接有第一加強頂梁,在左側梁的中部和右側梁的中部連接有第二加強頂梁。
[0005]在前頂梁的中部以及在后頂梁的中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立柱。
[0006]在左前立柱的中上部與右前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的中上部與右后立柱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橫梁。
[0007]在左前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側梁,在第一加強側梁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與加強下立柱;在左后立柱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二加強側梁,在第二加強側梁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與加強下立柱。
[0008]所述第一加強側梁與第二加強側梁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強側梁與第二加強側梁的相鄰端部之間間隔一段距離。
[0009]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與強度高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001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3]圖4是圖1的A— 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該流平室室體骨架,包括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頂梁
5、前頂梁6、左側梁7與右側梁8,前頂梁5、后頂梁6、左側梁7與右側梁8連接一體呈長方形框體,在前頂梁5與左側梁7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前立柱I,在前頂梁5與右側梁8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前立柱2,在后頂梁6與左側梁7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后立柱3,在后頂梁6與右側梁8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后立柱4,在前頂梁5的中部和后頂梁6的中部連接有第一加強頂梁9,在左側梁7的中部和右側梁8的中部連接有第二加強頂梁10。
[0016]在前頂梁5的中部以及在后頂梁6的中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立柱11。
[0017]在左前立柱I的中上部與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與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橫梁12。
[0018]在左前立柱I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側梁13,在第一加強側梁13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15與加強下立柱16 ;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二加強側梁14,在第二加強側梁14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15與加強下立柱16。
[0019]所述第一加強側梁13與第二加強側梁1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強側梁13與第二加強側梁14的相鄰端部之間間隔一段距離。
[0020]本實用新型通過左前立柱1、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頂梁5、前頂梁
6、左側梁7與右側梁8構成基礎骨架,通過第一加強頂梁9、第二加強頂梁10、第一加強立柱11、第一加強橫梁12、第一加強側梁13、第二加強側梁14、加強上立柱15與加強下立柱16進行加強,整體強度大大提高,同時保持了結構比較簡單的特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流平室室體骨架,包括左前立柱(I)、右前立柱(2)、左后立柱(3)、右后立柱(4)、前頂梁(5)、前頂梁(6)、左側梁(7)與右側梁(8),前頂梁(5)、后頂梁(6)、左側梁(7)與右側梁(8)連接一體呈長方形框體,在前頂梁(5)與左側梁(7)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前立柱(1),在前頂梁(5)與右側梁(8)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前立柱(2),在后頂梁(6)與左側梁(7)的結合處連接有左后立柱(3),在后頂梁(6)與右側梁(8)的結合處連接有右后立柱(4),其特征是:在前頂梁(5 )的中部和后頂梁(6 )的中部連接有第一加強頂梁(9 ),在左側梁(7 )的中部和右側梁(8)的中部連接有第二加強頂梁(1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體骨架,其特征是:在前頂梁(5)的中部以及在后頂梁(6)的中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立柱(1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體骨架,其特征是:在左前立柱(I)的中上部與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以及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與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連接有弟一加強橫梁(12)。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平室室體骨架,其特征是:在左前立柱(I)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前立柱(2)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一加強側梁(13),在第一加強側梁(13)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15)與加強下立柱(16);在左后立柱(3)的中上部以及在右后立柱(4)的中上部均連接有第二加強側梁(14),在第二加強側梁(14)上連接有加強上立柱(15)與加強下立柱(16)。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流平室室體骨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加強側梁(13)與第二加強側梁(14)的高度相等,且第一加強側梁(13)與第二加強側梁(14)的相鄰端部之間間隔一段距離。
【文檔編號】E04B1/18GK204001191SQ201420442279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6日
【發明者】高建飛, 高涌 申請人:無錫順達智能自動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