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包括上操作臺,與上操作臺通過支撐柱(7)連接的下操作臺;所述的支撐柱(7)的上端延伸至上操作臺之上,下端延伸至下操作臺之下,支撐柱(7)的下端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就地取材,現場制作方便,操作簡便快捷,易于移動,能夠快速的把鋼筋材料從鋼筋棚外運送到鋼筋棚內,實用性強,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減小鋼筋工人在棚外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小高空墜物對操作人員的危害,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用途較為廣泛,可普及性極高。
【專利說明】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地鋼筋加工平臺,具體為一種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
T D 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尤其是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全國各地處于非常火熱的大建設時期。而在有限的土地上要進行諸多建筑物的修建,很難滿足所有建筑的土地需求,因此,為了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時滿足諸多建筑物的需求,建筑物的高度是越來越高,隨著建筑物建設的增高,施工安全工作就顯現的更為重要,尤其是高空墜落物對于地面施工人員造成的砸傷等事故,更是頻繁發生。
[0003]在建筑施工中,高空墜物危害性極大。鋼筋加工場范圍內發生高空墜物傷人事件概率極大,原因如下:
[0004]①.鋼筋加工棚不能完全覆蓋工人加工操作面,鋼筋原材料需要從棚外人工運輸到棚內;
[0005]②.成品加工完成后需要人工從棚內運輸到棚外;
[0006]③.人工單次運輸量少,進出鋼筋棚次數多。
[0007]以上三種情況造成工人在棚外停留時間過長,塔吊吊運次數增加,發生高空墜物事件的概率增加。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傳統的鋼筋加工操作平臺是固定的,不能移動,所有的鋼筋原材全部依賴人工或者塔吊運輸,這種固定的操作平臺缺點是占用塔吊時間長,占用人工時間長,直接造成經濟浪費,加大操作人員危險性。
[0008]因此,提供一種新型的鋼筋加工平臺,減少鋼筋加工人員位于鋼筋加工平臺外的時間,進而降低高空墜落物對鋼筋加工人員的安全威脅性,已經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9]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裝組合方便,在傳統操作平臺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增加帶自鎖系統的萬向輪,可以靈活移動,可以從棚外批量運輸鋼筋原材進入到棚內,時間短效率高,可以有效減少經濟浪費,減小工人受高空墜物傷害的概率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11]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包括上操作臺,與上操作臺通過支撐柱7連接的下操作臺;所述的支撐柱7的上端延伸至上操作臺之上,下端延伸至下操作臺之下,支撐柱7的下端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 ;
[0012]所述的上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上縱向水平橫桿1,與上縱向水平橫桿I垂直連接的上橫向水平橫桿3 ;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I與上橫向水平橫桿3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上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0013]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I的兩端設置有螺紋式橡膠扶手6 ;
[0014]所述的所述的下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縱向水平橫桿5垂直連接的下橫向水平橫桿4 ;所述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橫向水平橫桿4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下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0015]所述的上操作臺和下操作平臺之間設置有與上操作平臺和下操作平臺垂直,且平行于支撐柱7的聯系立桿2。
[0016]所述的支撐柱7包括底盤法蘭703,與底盤法蘭703垂直焊接的支撐立柱701,設置在底盤法蘭703四個角的法蘭固定螺栓孔702 ;
[0017]所述的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包括法蘭片903,設置在法蘭片903四角的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 ;所述的法蘭片的底部焊接有轉動架904,轉動架904通過連接軸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901。
[0018]積極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就地取材,現場制作方便,操作簡便快捷,易于移動,能夠快速的把鋼筋材料從鋼筋棚外運送到鋼筋棚內,實用性強,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減小鋼筋工人在棚外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小高空墜物對操作人員的危害,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用途較為廣泛,可普及性極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自鎖式萬向輪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為:上縱向水平橫桿1、聯系立桿2、上橫向水平橫桿3、下橫向水平橫桿4、下縱向水平橫桿5、螺紋式橡膠扶手6、支撐柱7、支撐立柱701、法蘭固定螺栓孔702、底盤法蘭703、直角扣件8、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自鎖式萬向輪901、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法蘭片903、轉動架904。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0024]如圖1所示,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包括上操作臺,與上操作臺通過支撐柱7連接的下操作臺;所述的支撐柱7的上端延伸至上操作臺之上,下端延伸至下操作臺之下,支撐柱7的下端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 ;
[0025]所述的上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上縱向水平橫桿1,與上縱向水平橫桿I垂直連接的上橫向水平橫桿3 ;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I與上橫向水平橫桿3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上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0026]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I的兩端設置有螺紋式橡膠扶手6 ;
[0027]所述的所述的下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縱向水平橫桿5垂直連接的下橫向水平橫桿4 ;所述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橫向水平橫桿4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下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0028]所述的上操作臺和下操作平臺之間設置有與上操作平臺和下操作平臺垂直,且平行于支撐柱7的聯系立桿2。
[0029]如圖2所示,所述的支撐柱7包括底盤法蘭703,與底盤法蘭703垂直焊接的支撐立柱701,設置在底盤法蘭703四個角的法蘭固定螺栓孔702 ;
[0030]如圖3所示,所述的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包括法蘭片903,設置在法蘭片903四角的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 ;所述的法蘭片的底部焊接有轉動架904,轉動架904通過連接軸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901。
實施例
[0031]材料準備:
[0032]上縱向水平橫桿1:采用直徑為48mm,長度為5.5m的鋼管3根;
[0033]聯系立桿2:采用直徑為48mm,長度為0.8m的鋼管8根;
[0034]上橫向水平橫桿3:采用直徑為48mm,長度為2m的鋼管5根;
[0035]下橫向水平橫桿4:采用直徑為48mm,長度為2m的鋼管5根;
[0036]下縱向水平橫桿5:米用直徑為48mm,長度為5.5m的鋼管3根;
[0037]螺紋式橡膠扶手6:50 X 300mm共4套;
[0038]支撐柱7共6套,其中支撐立柱701采用直徑為48mm,長0.8m的鋼管6根;法蘭固定螺栓孔702采用直徑為50mm的螺絲孔;底盤法蘭703采用100X 100X 20mm的鋼式法蘭片;
[0039]直角扣件8:采用普通直徑扣件60個;
[0040]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共計6套,其中自鎖式萬向輪901六個;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采用直徑50mm的螺栓孔;法蘭片903采用100X 100 X 20mm的鋼式法蘭片;轉動架904四個。
[0041]本方案利用推車移動原理,操作人員通過螺紋式橡膠扶手6控制架體的方向并且進行推拉,可以自由進出鋼筋加工棚,批量運輸鋼筋原材和成品材料。
[0042]支撐柱7縱向間距1.8m,橫向間距2.4m共6根,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橫向水平橫桿4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下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上縱向水平橫桿I與上橫向水平橫桿3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上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支撐柱7與中間聯系桿2間距1.2m,底部距地面0.2m.下縱向水平橫桿5距地面0.3m。下橫向水平橫桿4在下縱向水平橫桿5之上,通過直角扣件8與支撐柱7和中間聯系桿2相連。
[0043]上縱向水平橫桿I距離支撐柱7頂部0.2m,上縱向水平橫桿I的四端安裝螺紋橡膠手柄6,便于操作人員推拉。支撐柱7由支撐立柱701
[0044]底盤法蘭703焊接構成,底盤法蘭703四角設置為4個直徑50m的法蘭固定螺栓孔 702。
[0045]支撐柱7通過法蘭固定螺栓孔702、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內穿
[0046]螺栓與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連接。法蘭片903和轉動架904焊接,轉動架904和自鎖式萬向輪的軸通過軸承連接。這樣就組裝完成了可移動的鋼筋運輸平臺。當運輸量較大時,架體的鋼筋網格可以加鋼管斜撐加固(類似于剪刀撐)。
[0047]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就地取材,現場制作方便,操作簡便快捷,易于移動,能夠快速的把鋼筋材料從鋼筋棚外運送到鋼筋棚內,實用性強,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減小鋼筋工人在棚外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小高空墜物對操作人員的危害,保證了操作人員的安全,用途較為廣泛,可普及性極高。
[0048]以上實施案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及改進等,均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操作臺,與上操作臺通過支撐柱(7)連接的下操作臺;所述的支撐柱(7)的上端延伸至上操作臺之上,下端延伸至下操作臺之下,支撐柱(7)的下端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上縱向水平橫桿(1 ),與上縱向水平橫桿(1)垂直連接的上橫向水平橫桿(3);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1)與上橫向水平橫桿(3)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上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縱向水平橫桿(1)的兩端設置有螺紋式橡膠扶手(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下操作臺包括縱向平行分布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縱向水平橫桿(5)垂直連接的下橫向水平橫桿(4);所述的下縱向水平橫桿(5)與下橫向水平橫桿(4)的交接處通過直角扣件(8)與垂直于下操作平臺的支撐柱(7)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操作臺和下操作平臺之間設置有與上操作平臺和下操作平臺垂直,且平行于支撐柱(7)的聯系立桿⑵。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柱(7)包括底盤法蘭(703 ),與底盤法蘭(703 )垂直焊接的支撐立柱(701),設置在底盤法蘭(703 )四個角的法蘭固定螺栓孔(70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式鋼筋加工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鎖式萬向輪裝置(9)包括法蘭片(903),設置在法蘭片(903)四角的法蘭片固定螺栓孔(902);所述的法蘭片的底部焊接有轉動架(904),轉動架(904)通過連接軸連接有自鎖式萬向輪(901)。
【文檔編號】E04G1/15GK204112687SQ20142045172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2日
【發明者】李緒立, 李繼飛, 李想, 彭巖, 郭瑞娜, 陳紅玲 申請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